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劳动力市场和科技变革与产业变革的需要,不断地把就业状况作为 ” 双一流 ” 建设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绩效、学科评估中作为主要依据。
怀进鹏强调,当前,部省合建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在识变应变中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聚焦关键、强化优势、实现突破,推动部省合建高校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
新版目录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是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点上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经认真研究,充分吸收采纳有关意见完成《指南》建议稿,并组织全国8所涉农高校23位专家对《指南》进行论证,最终形成了《指南》报送稿。《指南》2022年8月31日由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
“元宇宙将开创一个新时代。”这是文福安教授在采访中说到的第一句话。字里行间中不难看出,作为一位研究专家,文福安教授对于元宇宙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高等教育数字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学习革命、质量革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创新性路径,也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变轨超车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
在社会的高需求下,人工智能人才极度紧缺,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成为企业和高校共同的任务。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简化了评估环节,对于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高校聚焦人才培养保障能力建设,不再考察具体教学要素环节,进一步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松绑”。
河西学院顺利通过了需要加强建设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进展核查,正式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首批将招收教育、农业和旅游管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为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储能技术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经研究,决定选取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会同有关企业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为全面总结各地赛事开展情况及经验成效,现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相关总结材料,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经专家审核、前期沟通和认真研究,现确定兰州理工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晋城技师学院等28所院校为新一轮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院校。
经企业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审议通过,形成了2022年7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指南,共有252家企业通过评审。
2022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强化规范管理,高效统筹考试招生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工作,确保考试招生安全有序、公平公正
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
8月21日上午,在同济大学中层干部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作题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建好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的主旨报告。
郑庆华表示,元宇宙作为一个全新架构,必将对未来的社会组织架构及社会形态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不仅是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学科建设推动解决国家重大发展命题的关键举措。
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夏侯建兵接受了中教全媒体的采访,并结合多年来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的实践畅谈其对于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观点。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体系的构建,要通过“一盘棋”系统理念,探索形成各领域同题共答、各环节同向发力的育人工作机制,完善“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格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
雷朝滋表示,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实现从基本均衡到高位均衡,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经高校提交整改材料、专家审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等61个认证有效期为“2019年8月至2025年7月”的专业通过了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期审核,继续保持原认证有效期至2025年7月。
数字化转型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利用平台建设契机,加快就业工作数字化进程,实现就业供需更精准?就此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
智慧高教平台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阶段性成果。
在教育部指导和支持下,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本、大力推进学科交叉、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的科技创新体系。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成立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
教育部学位中心官方平台7月26日发布消息,7月25日下午,学位中心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会上透露:第五轮学科评估已顺利完成。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会上介绍:下一个十年,教育部将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我们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必须从“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迫切需要把评价导向聚焦到时代之需、国家之需、民族之需上,答好创新和人才“两道大题”。
大学要在战略谋划、顶层设计中凸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价值思考,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第一使命,把能否培养出国家需求、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检验大学办学成败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