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技术和教师混合式研修方式 实现对乡村教育的精准帮扶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一、项目背景——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培训)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2015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同年6月份,国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正式出台,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要保证五年360个学时的培训时间;要优化培训内容,注重加强师德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要改进培训方式;要调整“国培”方向。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培训四大指南包括《送教下乡培训指南》、《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指南》、《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指南》,重点强调国培项目要着力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改进培训课程内容,完善协同培训机制,加强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培训监管评估,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培训对比以往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强调建设县区域教师培训团队。通过高校与县区域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完善协同培训机制,通过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名师工作坊等项目,为县区域培养培训骨干教师及送教团队,督促指导乡村学校建立校级培训者队伍,逐步形成高校为引领,县区域培训机构实施的培训方式,将高校由原先的“输血机构”转变为“造血机构”,增强县区域培训机构的“造血功能”,从而持续支持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强调推行教师培训的混合式研修方式。通过网络研修、集中培训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改变以往骨干教师以面授为主,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的培养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重在现场诊断示范、研修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以网络研修重在支持主题研修的常态化开展,现场实践推动乡村教师及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的方式,聚焦建设乡村教师研修支持体系和开发符合乡村教育实际的优质资源,从而持续支持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搭平台促进教师培训创新,服务乡村基础教育。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师培训形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特别是通过最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培训更便利、更直观、更具有吸引力,从而实现对乡村教育可持续的、常态化的技术支持。
二、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师远程培训基本情况
华南师范大学积极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和网络教育优势,积极承接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和广东省教师培训项目,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助力新常态下教师专业发展。2013年-2015年三年间,累计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和中西部“国培计划”项目共计90项,省培项目67项,网络+面授混合式研修项目158项,共计培训人数407998人次。覆盖新疆及新疆兵团、西藏、青海、宁夏、贵州、广西、内蒙古、天津、浙江、江西、吉林、福建、海南、广东、四川、山西、陕西等25个省级行政区。其中,覆盖中西部15个省、市、自治区。
截至目前,我校教师远程培训从项目创新、类型覆盖均已走在全国师范大学前列。2013-2015年,承担教育部创新示范性项目我校名列第一,承担国培中西部及省级远程培训项目数量及规模名列第二,跨进了全国师范院校第一梯队,成功塑造了华南师范大学在教师远程培训及基础教育改革创新领域的质量品牌。
三、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主要模式
(一)在全国率先示范实施“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
华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了基于网络的“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省级、市级、区县级教师培训工作。目前学校累计在全国建设基于网络的“教师工作坊”1600余个,受益教师10万余人,各类工作坊上传微课31362 个,上传其他学员生成性资源665101个,形成了“名师引领,受训教师互助,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新模式。
(二)实施“名师工作坊”培训,创新了基于混合研修的名师高端培训模式。
打破“远程无法培训高端师资”的传统思想桎梏,推行混合式培训,系统提出了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岗位实践与成果展示相结合,名师个人发展与引领骨干教师成长相结合的名师培养模式。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广东清远,广西河池、岑溪、贵港,福建莆田等地实施,培养名师规模300余人,辐射带动骨干教师培养15000人。
(三)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培训,创新了跨地区、跨校之间开展校本混合式校本研修的模式。
在全国率先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探索了学员平等参与为基础,任务驱动为机制,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全员培训新模式。这类项目将传统基于一个学校的“校本研修”发展为跨地区、跨学校的“大校本研修”,有效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和空间,拓展和优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解决了长期以来校本培训“萝卜炖萝卜”,质量水平难以提升的尴尬问题。目前,学院在新疆、海南、广东、江西等地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培训项目,受训学院约2万多人。
(四)依托“手机教师网”实现对乡村教师和学生的精准帮扶
“手机教师网”是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自主研发的移动培训系统,今年6月1日,在微软开发者国际峰会上,正式向全球发布,现场上千人,在线直播十多万人同时观看该系统的基础教育服务应用。依托“手机教师网”,构建了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发达地区优质中小学、欠发达地区县镇中心小学、农村教学点的四级网络体系。通过手机直播技术平台,以手机微信为载体,能便捷地实现乡村教师远程培训,城乡协同备课和协同教学,跨区域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教师和家长协同沟通,校园文化传播等“研、训、用、学与教”一体化功能。该系统技术先进,应用草根。这是一轮以新技术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旨在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教学模式,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做到乡村教育的精准扶贫。目前,学院已经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安徽四省区实施了这个项目,受到了普遍关注和好评。
1.手机教师网拥有丰富的教师培训资源,包括大学教授、优秀教研员专题讲座、中小学优秀教师教学案例等,让农村及偏远山区教师足不出户,在本地就能便捷地享受优质培训资源。
2.利用手机教师网实现城乡协同备课、协同教学。通过华师附校直播,四个省(广东博罗、广西宜州、岑溪,福建南靖县、安徽阜南县)等地农村教学点实时收看,各市县中心学校直播,当地村小农村教学点协同教学。
3.利用手机教师网开展中小学校教研活动,实现跨校校本,城市、乡村教师、教研员、专家一起做跨校校本研修,一起磨课、评课、议课。
4.利用手机教师网进行家校协同,家长可以用手机观摩学生所在班级的活动。华师附属学校手机直播课堂向乡村学校直播的同时,也向家长开放,家长参与互动和交流的热情极高。今年六一儿童节,广西岑溪四所小学的六一儿童文艺汇演活动进行手机直播,用草根的方式实现了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多方互动,通过平台,让远在广州、深圳等地务工的家长也能实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感受到老师、学校的教育成果。
5.利用手机教师网校园文化活动传播。对学校家长会、教研活动、亲子阅读分享、教师阅读分享、校际足球联赛、大型文艺汇演活动等进行直播,对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传播。
6.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全面报道了我校大学生依托手机教师网开展的“大学生揣着手机去送教”项目。大学生依托“手机教师网”送教实习,不仅是优质培训和教学资源对乡村学校的传播,更是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承与延续。
(五)实施大学生实习工作坊创新项目
我校在全国首次推出“大学生实习工作坊” 创新项目(分为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工作坊),网络教育学院承担工作坊网络平台和技术支持。大学生到乡村基础教育第一线教学实习,实现对乡村教育的精准帮扶,同时依托“大学生实习工作坊”,能够得到名师持续不断的指导和帮助。学校通过引进行业专家、中小学名师,依托网络工作坊平台,构建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相结合、线下指导与线上指导相结合的混合式大学生教育实习指导模式。一是利用移动学习技术和微课制作技术全方位呈现大学生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产品设计、实训流程等真实的实习实训活动场景;二是利用网络工作坊平台引入中小学名师、行业专家,配合大学教师,实现对大学生双师型培养模式。目前,非师范生“大学生实习工作坊”有7个学院参与试点。师范生“大学生实习工作坊” 有100多名中小学一线名师、高校专家对我校9大学院在外实习1500名师范生给予线上与线下的全方位指导。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