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肇弘:企业微课的那些事儿
作者:    浏览:14578

最近在中国,从中小学一直到中小企业或是上市公司,大家都在疯微课,有很多单位不约而同地举办微课大赛之类的活动,近来我也因微课培训而常常奔波于两岸,在在都显示了微课目前在中国的火热状况。

相信大家对于微课的基本概念都已不陌生,相较于 MOOC 让人感觉比较高大上,有点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感觉;微课的门槛低,显得更加和蔼可亲些,加上只要一两天的培训,每个人几乎都可以很容易上手,因此目前「万众微课」遍地烽火的情况也不令人讶异了。

不过从创新的角度来说,微课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潮的玩意儿了,透过智能手机或是 Pad等移动装置,人人都能轻松制作微课。但其实,企业要成功导入微课,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切入和应用。很多朋友应该知道我曾经谈过一些有关企业MOOC的那些事儿,但今天,我想和大家从企业学习的角度,仔细地聊一聊有关企业微课的大小事儿。

有所微有所不微

首先,我们来谈谈「微课」的「微」。

这年代,千万别被表面的字义所迷惑了。比如说,微软,你认为这家公司很「微」吗?你每天离不开的微信,你觉得它很「微」吗?大家谈很多的微学习,你认为也很「微」吗?答案很明显,这年头,越说自己很渺小的,其实可能才是最强大的。微课,其实是「有所微,有所不微」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观察,和「企业慕课」一样,目前「企业微课」在国内也仍处于发展初期,许多企业都还在探索到底微课是什么?为什么要导入微课?微课如何制作?虽然看起来,微课的制作一点都不难,企业只要选定工具和主题,要快速产生数量庞大的微课,应该并不困难。但我一向主张,企业导入微课时,不要只将微课视为一种培训或教材的形式,因为微课的每一个知识点或许很微小,但以知识管理的框架来定义微课时,却可以组合出很庞大的企业知识体系。每一个微课的教学者或学习者或许很微小,但当以知识管理体系的框架来定位所有成员时,所有参与在其中的知识工作者,都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引擎。

如果要给微课提出一些创新的定义或见解的话,或许我们可以从「短、小、精、简、速、易、自、众、」这几个角度来解读「微」这个字的涵义。

短小精简速易自众

短 : 这当然指得是微课的呈现形式和时间长短。从视频的长度而言,MIT 的说法是不要超过 6分钟,否则学员的注意力会急速下降。因此,微课一般大概也就是以 3~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呈现。

小 : 我个人认为,企业微课=(移动学习+非正式学习+碎片化学习)。智能手机和Pad的屏幕比较小,要在 Wifi 和3G/4G的环境下可以随时自由学习、碎片化学习,视频也得压缩得小一些,不见得都要到高清或超清画质,才会在各式不同环境下的让学生的学习体验顺畅一些。

精 : 正因为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清楚地讲解一个知识点,所以更要在讲解的方式上手法上更具巧思创意,务必要讲得更生动、讲得更专业、讲得更精采、讲得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才不会让让学习者有「度秒如年」的感觉。

简 : 既然是微课,当然是要人人都能上手,最好是用简单的工具就每个人可以制作出很不错的课件教材。如果只是为了制作微课,砸大钱搞了个专业的录播团队和摄影棚来显示自己的档次和奢华,那显然是杀鸡用牛刀了。

速 : 无庸置疑,要用最快的速度来产生或制作微课,才能凸显出微课的效益。而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两点 : 第一是老师对于微课制作工具的熟悉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论你用什么工具,都要对这些工具操作非常熟练,才能更有效率地制作微课;第二则是环境和设备的选择,一般来说,最好是学会用手机或Pad就能制作一门微课,这样就能随时随地创作,随时随地上传,如此就能快速地将微课发布于企业的微课学习平台上。

易 : 从微课的制作工具来说,当然操作要很简易,最好就像傻瓜相机一样,只要按个钮能快速拍出令人满意的相片,千万别拿着一台单眼相机来干傻瓜相机的活儿。从微课的内容来说,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要切割的妥善一些,每个知识点的讲解要让学习者感受到很容易进行或很容易理解。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最好的策略,就是将其分解为许多个较为容易的知识点。总之,由于可能 70%以上的微课学习者都是在移动情境下进行学习,要进行深度的逻辑思考或推理演艺…等活动,的确会比较困难,因此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上,最好能将其设计为简易一些才会比较容易吸收。

自 : 就像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自己编辑或发行媒体一样,「微课」也要是「自微课」,老师自己就要能搞定制作的大小事,不用假手他人,才能很快地将自己在某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快速地传播出去。

众 : 简单来说,单一一个人制作微课当然是很不错的,但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针对某一种职务,例如销售人员、客服人员、技术人员….等等,针对某一类职务的知识点,让组织内的部门同仁全面参与微课的制作,「人人微课、万众微课」,然后在活动过程中稍加入一些竞赛活动或者是相互点评的机制,不仅大大增加了竞争性和有趣性,更能藉此激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学习型组织文化,也可以快速累积与萃取组织中宝贵的知识资产,发挥聚沙成塔的效应。

结语

最近有朋友对我说 : “廖老师,你也来谈微课会不会太大才小用啦?”其实,从企业角度来说,两者并没有什么贵贱之分,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或许有朋友觉得慕课和微课是两个不从层次的东西,但在组织绩效及提升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企业慕课」和「企业微课」各有不同的应用情境和适用范围,未来的赢家,肯定是能将「企业慕课」和「企业微课」好好地整合运作的企业。

在我最近与若干企业界朋友交流的状况观察,我认为目前国内仍有不少企业对于「企业慕课」和传统 eLearning的差异以及导入的必要性,其中的道理还没仔细想透,要将企业大学好不容易推动多年的员工学习转向外部的顾客或合作伙伴,其中的思维和视野还没那么到位,在国内要大量普及看来还需要一些些时间。但「企业微课」似乎比较没那么多纠结,导入会快一些,普及会快一些,做出成果应该也会快一些。

虽然说,「天下武功惟快不破」,但要克敌制胜,只有抢快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内功深厚,才能稳占先机并掌握优势。希望本文能让您更加悟透企业微课「有所微,有所不微」的硬道理。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120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