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展示 |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传承大学精神 提升办学水平
作者:    浏览:11507

传承大学精神   提升办学水平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业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纪实

一、背景

学历继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圆了无数适龄青年的“大学梦”。其学习时间相对自由,学习方式相对自主,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克服了时空限制,将学习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以“开放、自主、交互”教育等特点吸引着广大有学历提升需求的在职员工。然而,较全日制高等教育而言,学历继续教育也存在天生不足:由于其学习形式是“业余”的,学习地点分散,面授时间有限,出现了学生“只见老师、不见学校”,“只领证书、未入校门”等现象。与全日制高等教育相比,学历继续教育的功能更多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而“育人”方面的功能明显弱化。

为了弥补学历继续教育的天然“短板”,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厚重的校园文化,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举措,面向学历继续教育学生(以下简称“业余学生”)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精品文化活动,不仅有效增强了业余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而且通过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陶冶作用,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二、主要举措

(一)办好“两个典礼”,感受荣誉自豪

笔者认为,开学典礼与毕业典礼具有重要的仪式意义和教育功能。开好开学典礼与毕业典礼,既能让业余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更是“大学第一课”和“大学最后一课”,使学生明白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由此产生身为“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因此,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非常重视举办业余学生的“两个典礼”,每年或者统一组织部分学生回校参加“两个典礼”,或者派学院领导及相关老师到校外教学点出席“两个典礼”。在开学典礼上,向学生介绍华南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讲述一代代华工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及其辉煌业绩,并将融入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园建筑的“时代记忆”一一重现,使业余学生明白“何为大学,大学何为”,自觉传承“厚德尚学、务实创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华工精神。在毕业典礼上,学院领导在祝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与学生共同回忆求学经历的点点滴滴,不失时机地讲述不同时期杰出校友的先进事迹,勉励业余学生走出校门后关心国家命运,勇担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通过“今天你们以华工为荣,明天华工以你们为傲”的寄语,告诫一届届毕业生铭记母校教诲,做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有用之人。

(二)开启“校园文化之旅”,领悟华园精神

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良好办学传统的国家重点大学。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分为两个校区,五山校区建于1934年(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校内湖光山色、绿树繁花,景致怡人,文化底蕴深厚;大学城校区建于2003年,环境如画,建筑如诗。学校两个校区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具有丰富的校园历史人文景观,校园环境优美,人才辈出,在华南地区久负盛名,一直是令广大学子神往和流连忘返的高等学府。

继续教育学院依托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厚重的校园文化,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通过校外教学点的配合,组织业余学生分期分批回校参加“校园文化之旅”活动。通过观光游历、聆听讲解、参观校史馆和学院座谈等方式,让身在校外的业余学生们走进校园,享受华园胜景,感受华工文化,理解华工精神。

学院在开展大学校园文化之旅活动时,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安排活动,分别是组织一次经典路线考察、举行一场校史校情知识讲座、免费提供一份大学饭堂午餐、发放一本大学景观画册、赠送一枚华南理工大学校徽,让广大业余学生在暖暖的人文关怀下体会到平日里久违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为了更让多业余学生了解华工历史和现状,感受校园文化,学院一方面采取“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业余学生回校参观考察,直接感受学校的人文景观和校园氛围,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邀请学校老领导、关工委老同志和档案馆工作人员前往各教学站点开展校园文化巡讲,培养业余学生对母校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开展文体科教活动,融入校园生活

为了让身处校外的业余学生有更多机会回到母校,体验校园生活,融入校园文化圈,学院每年面向各种形式的业余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如:运动会、羽毛球比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以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等等。并积极组织业余学生与学校全日制学生开展联谊活动,组织业余学生回校参加全校性的各类文体活动和比赛,如:校运会、院际篮球赛、女生节活动、校园青年歌手比赛等。与此同时,积极组织业余学生回校参加科技、创业活动,聆听各类专题教育讲座。这一系列文体科教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业余学生的文化生活,使他们有机会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感悟融合,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份子,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也提升了华工文化和华工精神对这些学子的感召力、影响力。

(四)完善校友服务,体会“家”的温暖

青年学子一旦“踏入”华南理工大学校门,从此以后就跟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学院不仅对在读学生提供的完备的教育和服务,还继续关注已经“走出”校门的校友,为他们职业、事业提供必要的服务。为此,对内,学院专门成立校友服务办公室;对外,在学校校友会的指导下,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校友分会,在人力物力上为做好校友工作提供充分保障。二年来,学院指导、组建了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多地的继续教育校友分会。学院已逐步建立起一支有组织、有制度、有能力的校友工作队伍,对毕业学生建立班级校友联络员制度,负责记录、整理并更新校友去向。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依托学院官方网站、QQ群和微信群等,建立多种渠道加强校友联络。在学院官网“校友风采”专栏和学校刊物《华工人》上,大力宣传继续教育学院优秀校友事迹。每年校庆期间举办“校友返校日”活动,组织各地校友返回母校重温求学经历,共叙同窗之情。定期邀请成功校友回校作报告,对在读学生开展榜样教育、信心教育、成功教育和创业教育。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为校友企业招贤纳才提供方便。为校友“穿针引线”,依托学校雄厚的学科和技术优势,为校友事业和企业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效果

学院针对业余学生开展的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受到学生和校外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和欢迎。比如,每年的开学季和毕业季,校外办学单位都争相邀请学院领导出席所在地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或者主动将学生组织回母校举办“两个典礼”。每学期初学院发出开展“校园文化之旅”活动的通知后,校外办学单位和广大业余学生都踊跃报名。由于接待能力限制,学院一个学期只能接待十几个办学单位约2000名学生回校。有些业余学生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回校”机会,甚至带上家属一同听讲座、参观校史馆和校园,一同到学校饭堂就餐。他们说,人人都有一个“大学梦”,都希望有机会到自己心仪的大学校园里走走、看看。学院提供机会让业余大学生走进校园,与全日制学生一起在饭堂就餐、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业余学生们对母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学们为能成为一名华工学子而感到兴奋和自豪!系列学生活动也有效增强了业余学生的班组织建设和凝聚力,拉近了老师、同学、校外办学单位和学校的距离,为业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打下了基础,增强了学生以及校友的爱校荣校意识。

四、启示

(一)业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自信心相对不足,但他们跟常人一样,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乃至上进心,也渴望有机会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学生。

(二)帮助业余学生完成学业,除了要有良好的课程(课件)、师资和学习支持服务之外,学校还应给予这部分学生多一点关爱和包容,通过关爱、激励和帮助,激发其内心的上进动力。

(三)对业余学生开展思想教育,要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在职学习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照搬针对全日制学生的思想教育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寓文化于活动之中,使业余学生对母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有认同才有传承。传承了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就可潜移默化。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1299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