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开拓产学研结合,NIDays邀请多位业界意见领袖聚焦探讨
作者:    浏览:13815
​目前,NI已在中国设有独立的院校团队,并积极与中国高校老师共同探索新工科的建设,加速教学与产业的对接。

现如今,工程问题愈加复杂,越来越呈现出跨界系统融合的特征,如何站在全球创新工程教育的高度,直面未来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并且提出创新的工程系统化设计?NI 院校计划总监Andy Bell在10月26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NIDays 2017全球图形化系统设计盛会 院校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环节表示,“作为全球创新工程教育的领导者以及创新者,NI非常重视对院校,特别是中国院校的投资,目前,NI已在中国设有独立的院校团队,并积极与中国高校老师共同探索新工科的建设,加速教学与产业的对接。”

图1:NI全球院校市场总监Andy Bell在NIDays上做演讲

正如NI资深院校市场工程师李晓锦介绍,现如今跨界融合的工程问题不断涌现,例如共享单车,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部件,正慢慢融入了诸多跨界元素:手机开锁的移动互联网、车位识别的简单物联网、GPS定位、以及大数据对车的密度分析等。这一切也正推动NI在院校领域的投入经历变革,如何将工程技术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实践平台?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工业现场?如何为高校赋能、为教师赋能,帮助高校生具备当下实际工程所需的能力?…….一系列亟待解决、未来更将影响全球产业变局的人才培养核心问题,让NI提出了“培养下一代卓越工程师”的划时代院校教育主旨。

NI提出基于教育的工程系统设计,助力学生培养创新与应对挑战能力

毋庸置疑的是,物联网、无人驾驶和5G等新技术对学生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呢?Andy Bell表示,NI 已经为学生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将分三个阶段帮助学生实现系统化设计:首先是帮助学生了解核心概念,然后是搭建子系统,最后是设计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

图2:NI分三个阶段帮助学生实现系统设计

作为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解决方案来应对全球最严峻的工程挑战的供应商, NI最新推出了LabVIEW Beta ToolKit,并和PTC合作,旨在将物联网(IoT)带入高校教育课堂。LabVIEW Beta ToolKit包含了myRIO学生嵌入式设备、LabVIEW工具包、PTC的ThingWorx软件等教学工具包,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教学工具,在课堂中搭建真正的IoT应用。

其中,LabVIEW Beta ToolKit提供了创新的学习体验,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myRIO和PTC ThingWorx在线工具的集成,利用LabVIEW系统设计软件快速对真实的测量数据进行基于云的分析和可视化。NI院校总监Andy Bell表示:“这一教学方法的目标就是借助物联网来加速工程研究和学生的发现速度,通过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加强对电子和机电一体化等传统课程的认知。”

多渠道开拓院校教育,NI平台成中国高校合作首选

2月份,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概念,尤其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如今院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仍是多种多样的,如优质教学资源辐射范围小、理论学习缺乏实验支撑及实验室缺乏系统管理等问题。

据此,NI资深院校工程师李晓锦以两个案例介绍NI的院校教育战略,第一个案例是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微电子半导体测试领域的人才培养。NI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合作的形式,将NI在半导体测试领域的方案引入到学生的教学当中。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西电拥有国家宽带型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NI同西电老师一起,共同合作开发了混合信号IC测试的课程。

图3:NI资深院校工程师李晓锦在NIDays上做演讲

第二个例子是面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据李晓锦介绍,常熟理工从2002年就开始与NI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 15年来双方在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行业认证、学生创新以及就业招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目前,NI与常熟理工共同开发了11门校企合作课程,从专业基础的测控技术、虚拟仪器到专业核心的汽车电子控制、测控技术等都有涉及,双方共同合作了3个校企合作联合实训室,服务于学生的课程学习以及项目实践。

不止于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NI已经连续四届支持全国虚拟器大赛;为了更大范围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创新教学改革,NI已经连续3年支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年来共支持了150多所高校、200个项目,共计投入4百万的经费以及NI等值的产品来支持老师的创新教学改革项目。

图4:2017年第四届全国虚拟器大赛参赛作品

李晓锦谈到:“全国虚拟器大赛在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与行业对接,NI在第四届大赛上新增了前沿工程应用组以及职业技能组,希望通过这些赛项的设计,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开发出更符合工业需求的学生项目,进而锻炼其工程系统设计的能力。”

四位行业意见领袖齐聚NIDays,深入探讨产学研结合

新工科的建设非常强调教学与产业的对接, NI在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5G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源以及行业案例,同时NI非常注重院校教育,积累了丰富的院校资源以及院校经验。在NIDays 2017的院校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付宇卓教授、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部主任张志强、NI上海研发部总经理郭文哲共同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

图5:四位行业大咖共同探讨如何促进产学研发展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谈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通过搭建学习交流和各个层面的平台,来支持大学和产业的融合,定向培养符合我们国家工业和经济发展的人才,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吴幼华强调工业的基础同样重要,包括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基础人才管理等,吴幼华指出NI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

“对工程公司来说,我们对学校的要求是,希望学生进入企业、工厂以后,可以直接对接重点项目,他们可以在相关的学科方向提供很大的帮助,”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部主任张志强透露NI与中车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并通过完整的流程去培养测试、编程、后期开发等专业人才。

“面对社会不断出现的新兴产业,高校如何培养下一代人才,任重而道远。从企业角度来说,现在技术变化非常快,需要学生有快速学习的技能,还要具备创新的能力。NI将全力以赴连接院校与产业,为院校赋能,让技术研发与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和绿色,” NI上海研发部总经理郭文哲对NI院校教育的主旨概以总结,同时提到NI的实习生计划,NI通过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来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据悉,NI与院校的合作非常深入,NI与东南大学合作搭建毫米波技术联合实验室助力5G预研,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起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等。“如今,我们在大学测试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当有更好的政策聚焦新兴产业时,比如新的智能制造的产业规划布局后,我们可以实现许多领域的快速发展,如交通、桥梁、建筑,冲刺行业领先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付宇卓认为长期以来推动产学研结合已初显成效。

关于NI    
自1976年以来,NI (www.ni.com) 一直致力于提供各种强大的基于平台的系统来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提高效率和加速创新,以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工程挑战。从医疗、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到粒子物理等各行各业的客户正在使用NI的集成软硬件平台来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转载文章,原文:
2、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