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展示 |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结构”移动微型学习
作者:    浏览:14236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结构”移动微型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摘要
随着新型移动技术的发展,借助移动终端开展微型学习将有望成为未来远程教育的补充模式。本案例研究以微信公众开放教育项目的“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样本,通过4个月的创建运行,对598名学习者特征、资源内容、学习行为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微信公众平台在吸引学习者、传播微内容、推进个性化学习与实时效果评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微信用户的地域分布、网络环境、知识结构和学习需求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资源转换率偏低,学习者之间交流不畅,学习行为可控性较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专业知识的社会化普及为目标,根据“微信用户”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设计,加强推动频率与媒介形式并重的资源建设,创建微信技术多元支持下的学习情境,以及融入情感与认知因素的学习支持服务,由此改善微信用户的学习效果,提升移动微型学习的社会效益。

案例亮点
本此案例“数据结构”移动微型学习是在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教育)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探索。通过借助微信公众账号构建“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以及对598名学习者4个月的学习数据采集与分析,将研究的焦点从课程资源建设转向移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并基于研究的结果,从优化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角度出发,为移动微型课程的开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法。

一 背景:介绍案例发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型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移动终端开展微型学习将有望成为未来远程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模式。所谓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是一种基于移动技术,利用微型媒体呈现资源内容的学习方式。相比其他类型的远程学习,微型学习在传播短小、松散、实用的片段化知识信息方面,更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开展非正式学习的需求(Shieh,2009;陈维维,2011;白浩等;Jenny, Wei-Chieh Wayne,&Emily,2013)1;2;3;4。其中,微信公众平台率先通过订阅号的账号类型,帮助组织或个人创建移动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编辑、发布、检索等智能化管理,以及基于知识内容的双向交互功能。国内外研究大多从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层面阐述微信公众平台对移动学习的支持作用(袁磊等,2012;柳玉婷,2013;李东炜,2014)5;6;7,而移动微型学习不仅包括资源内容的传输,也是融合教学模式、协作活动、移动交互和支持服务等要素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因此,如何结合具体的课程实践,在对微信用户的特征、学习需求、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微信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设计、资源建设、情境创建和支持服务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是本次案例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

二 做法:对做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1样本来源

本案例以微信公众开放教育项目的“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研究样本。该平台是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数据结构”(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教育))Moodle在线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的移动微型课程,根据微型移动学习的碎片化学习的特点,融合了视频、图表、文字和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共构建32条知识点内容,包含线性表、单链表、树与二叉树、哈夫曼树的构造等资源内容,每章文字篇幅不超过1000字。另有5条有关教学辅助和学习支持的信息。知识点内容的发布时间间隔平均为3-7天,管理类信息则主要集中在运行初期的1-2个月内。

2研究方法

在“数据结构公众平台”近4个月的网络运行过程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78名微信用户通过自动搜索、朋友圈分享和推荐,选择关注“数据结构公众平台”,其中,80名微信用户在课程运行期间退出关注,因此,本案例研究的样本采集实际来自于598名微信用户的学习数据(详见图1)。

图1 每日用户人数的增长趋势图

在此基础上,本案例采用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对598名微信用户的基本特征、地域分布和增长速率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得出影响学习者规模扩展的主要因素。其次,借助原文的读取、转发与交互的数据分析,梳理资源内容的媒介形式、推送频率与学习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微信问卷的调查方法,从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最后,综合此前的结果分析,为完善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移动微型学习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调查所采集的数据均由分析软件SPSS 16.0版进行梳理,使用Excel软件绘制相关分析图表。

三 成效:对成效进行归纳总结。

1信息转发对微信平台学习者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

用户新增来源的30天数据显示,96.02%的新增用户采用了“搜索公众号名称”加入课程平台。虽然图文消息右上角菜单、名片分享等并未成为用户扩展的主要方式,但Pearson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数据结构公众平台”的新用户增长与学习资源的分享转发频次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0.05)(参见表1)。其中,在资源转发路径方面,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比例远高于“好友转发”和“腾讯微博”,转发人数和次数分别达到50.72%和52.22%(参见图2),由此可见,已有用户在微信朋友圈高频率的转发行为对平台用户的增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表1 原文转发次数与新增用户人数的相关性分析

图2 原文分享转发路径分布(03.26-07.08)

2微信平台学习者对资源内容的开发有更强的主导作用。

不同于其他远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内容收集、选取、加工到发布的资源开发过程,“数据结构公众平台”更需要重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例如4月24日发布的“一道工程硕士的考题”和6月5日发布的“次小生成树”均是应学习者的微信留言而做的内容补充。“数据结构公众平台”的微信用户散布全国各地,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参差不齐,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尤为突出,因此,学习者在资源内容的组织与推送方面将表现出更强的主导作用。

图3 37条学习资源的图文阅读量统计(03.26-07.08)

3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推送频率是影响学习者持续学习的重要因素。

微信公众平台的实际图文转化率数据显示,单个知识点的平均转化率仅为26.85%,约有73%的用户虽然收到了内容推送的提醒,却并未参与学习。此外,从图4的每周学习资源送达与图文页阅读情况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公众平台开放近1个月后,学习内容的阅读率并未与用户增长的速率保持同步,并且原文阅读与用户数之间的增速差距在明显增大。究其原因,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式学习模式容易使学习者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自主学习的持久动力明显不足。

图4 每周学习资源送达人数、原文页阅读情况(03.26-07.08)

除此以外,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推送频率也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学习资源发布7天内原文阅读人数统计图呈现了37条学习资源使用率的变化,每条信息在发布当天都会达到阅读人数的峰值,随后在1-2天的时间内迅速回落,并在之后的5天时间内保持与新增用户数量相当的浏览量(参见图5)。因此,微型公众平台的学习内容的用户集中关注时间较短,这对微内容制作与推送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适当减少资源发布的时间间隔,并能保持相对平稳,将有助于提升用户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图5 学习资源发布7天内的原文阅读人数趋势图(部分截图)

4微信平台学习者的总结性学习评价优于形成性学习评价。

“数据结构公众平台”的学习效果评价采用了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了学习者的图文转化率、信息转发行为与师生交互,而总结性评价则表现为学习效果的检测评定。数据显示,在598名用户中,共有84名用户有过转发学习信息的行为,占比14.05%(参见图6)。在师生交互方面,仅有57名(9.53%)的用户给公众平台发送74条微信留言,其中13条信息是针对学习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另有29条留言是用户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很喜欢”和“很有用”等好评占比86.2%,仅有4条评价为“不怎么样”、“没什么意思”的中差评,其余32条留言由于内容不完整,不纳入此次统计范畴。

图6 人均发送次数分布图

“数据结构公众平台”采用向用户发送微信问卷作为学习效果的总结性评价(参见表2),问卷中包括选自“数据结构”Moodle在线课程的综合测试15道客观题与4项自我评价的调查,共有127名学习者给予了问卷反馈。在学习内容的综合测试方面,共计81.10%的人能够达到75%以上的准确率,其中答对所有选题的有24人,占比18.9%,答错10题以上的人仅占3.94%。错题大多集中在“栈”、“最小生成树”、“排序”等与微信留言较多的知识点,学习资源的媒介形式(图文、视频)与错题率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自我评价的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学习难度不大,仅有9.45%的人表示“在微内容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造成学习认知差异的原因依次为:“前期学历非计算机专业”、“工作与计算机专业无关”、“缺少与其他学习同伴的互动”、“教师未能给予及时反馈”等。总体而言,“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中大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仍较为理想。

表2 综合测试的结果统计表

四 启示: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简要总结案例的启示。

通过本次案例研究,我们认为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为移动微型学习提供有效支持,但仍需要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资源内容、学习环境、支持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在发挥其综合优势的同时,使学习者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1注重以“微信用户”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本案例的研究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分布广,网络环境、知识结构和学习需求差异显著,因此,如何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微信课程未来是否能得以扩展应用的基础。我们应以微信用户为核心,将专业知识的社会化普及作为目标来开展课程设计。在此基础上,实时跟踪微信用户的学习需求,开发建设与之适应的资源内容;以有利于网络传输为原则,设计短文本、微图像、微音频和微视频等不同的资源呈现形式;以符合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为导向,适当加快内容更新、助学促学信息的推送频率;结合微信的智能应答、分组管理和实时交流技术,创建多元化学习情境和与之配套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微信公众平台支撑下的课程学习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制作、传输、获取、接纳与散播,从而扩展移动微型学习的社会效益。

2加强推送速率与媒介形式并重的资源建设

以往有关微课程内容的应用研究大多以微视频作为主要的媒介形式,然而,本研究发现,学习内容的媒介形式(视频、图文)对资源转化率与学习认知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微信用户的专业背景、学习需求、学习参与度等方面是造成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资源内容的更新速度对资源转换率的促进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如资源发布后的1-2天往往是图文浏览量最为密集的时段,在引发高频率的用户转发的同时带来了新用户的加入。

因此,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资源内容的制作遵循媒介“最小代价律”的设计原则,采用适合的信息视觉化形式,在字形、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媒介形式的编辑方面,尽量避免给学习者的接收、浏览与认知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其次,利用有序的分步式资源推送方式,调整复杂知识的发布序列,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点渐进的推送顺序以降低理解难度,增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使微信用户在面对零散的资源信息时仍然能清晰地识别学习路径。同时,提升学习资源的送达频率,将资源发布的时间间隔缩减至2至3天,减少学习的整个周期,将有助于学习者在相对较短的学习期间内持续学习热情,更积极地参与微课程的学习。

3着力微信技术多元支持下的学习情境创建

移动交互功能的扩展与应用是创建学习情境的关键,由于受到公众订阅号的技术限制,“数据结构公众平台”只能满足微信用户与知识内容、平台管理者之间的沟通,而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需求却无法得以实现。我们建议在现有公众平台资源推送的单向传输基础上,嵌入问题查询和自动回复的智能答疑模块,增强学习者与公众平台资源内容的双向交互体验。如根据常规问题设置关键词检索,让微信用户在发起问题的同时,就能获得类似问题的答案反馈,当智能反馈结果不符合用户要求时,再作为新问题转至公众平台等待教师的回复。此外,为弥补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交互的不足,提升微信用户与平台、资源、教师之间的黏合度,我们可以协作学习为导向,对不同用户进行分组管理,设立微信小组群,教师不仅能够参与微信小组群的指导学习活动,还可以将线上活动延伸至现实环境中,从而使移动社交技术、协作学习活动和微信公众平台资源推送下的独立学习整合为更加连续的学习过程。

4融入情感与认知因素的学习支持服务

从数据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100%学习资源的送达率也不足以使用户的学习真正发生,单个知识点的平均图文转化率仅占约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学习者表现出较大的学习随意性。因此,在日后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建议在优化移动学习环境之余,有针对性地提供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教学辅助类信息,就学习者在认知方面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进行引导与帮助,以确保学习者的移动微型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利用微信社交网络的技术与平台优势,为微信用户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情感支持和约束性服务。采用带有微信语言特点的学习鼓励、设置移动学习的定时提醒、协助制定微信课程的学习计划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在规范微信用户的学习认知和行为规范的同时,丰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使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成为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保障。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1549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