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职业教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 计算机专业组
2、市场导向,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明确本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并据此开发学历教育课程体系。
3、教学相长,学生通过系统理论学习提升了职业能力,教师获取了第一线的工作经验,更好地改进教学,同时,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也得到提高。
一、课题背景
成人教育是社会成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促进手段和终身教育的主体。然而,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发展依然面临着几个主要的问题。第一,历史遗留的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使成人教育依然在“学历补偿”教育的办学模式中徘徊,成人教育作为社会再教育的平台,没有适应职业结构的调整。第二,在传统的成教“普教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成人教育的从根本上讲仍然是理论型人才的教学格局,忽略了成人教育对象均具有经验性、实践性、自我中心的学习特点,以及他们在职业发展、专业提升和自我完善等方面的学习需要,致使成人教育的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教育影响力日益下降。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改造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的出现,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使得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都备受关注。成人学历教育承担了学历补偿和大学后教育的双重功能,绝大多数学习者已经步入社会,具备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很多在各自岗位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他们与普通高等教育中尚未接触社会实践、对职业诸多懵懂的对象相比,具有更明确的学习需求,更高的学习体验,需要实践性更强并辅以必要理论的学习内容。
这些变化都要求成人学历教育应与时俱进,以成人学习的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要求的学习目标为标准进行建设。普通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传授理论知识,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成人继续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延伸,有着更高的实践性需求,成人学历教育必须与职业教育相融合。成教工作者应抛开社会偏见,把握教育本身的意义,在充分满足成人学习者需要的前提下,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寻求转型和更宽的发展道路。
二、课题实施
1 成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模式改革课题的设立
基于多年从事成人学历教育的切身体验及对成人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专业申请了学院的教育改革立项,旨在探索一种真正的、切实可行的成人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新的教学体系,将学历补偿与职业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市场竞争力。体系改革确立了三个目标:
(1)职业性。成人职业教育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建立其职业化的培养方向,在完成学历补偿的基础上,切实地向社会输送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形成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或职业技能。
(2)高效性。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以能干什么或会干什么为特点,理论知识体系遵循“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培养重点是会干什么、能干什么。针对职业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课题以课程项目化的方式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3)发展性。现代的市场经济要求人才具有复合性,过于“专一”的人才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教学体系不能仅仅围绕单一的技能展开,也需要提供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为其继续学习和职业拓展提供基础保证。
2 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化需求调研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职业能力,成人职业教育应树立培养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的理念,由理论本位、知识本位转型为实践本位、能力本位。
从职业教育的目标出发,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学习者应具备哪些从业能力或职业技能,教学体系应涵盖哪些职业教育所要求的“必需”和“够用”的知识……在计算机专业学历与职业化相结合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用“市场调研法”进行岗位需求论证,深入分析社会人力需求,根据行业实况科学制定教学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和成人学习者的需要。
调研市场对象选定为招聘网站。首先,通过招聘平台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需求,实时性好,更科学地统计职业需求的发展变化;其次,招聘平台的数据具有广泛性,各个地域、各行各业、各种性质的用人单位均纳入其中;第三,信息来源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第四,招聘网站上的每个职位的需求都有详尽的描述,从中可以直接获取到市场对相应职位的具体、全面的技能需求。众多招聘网站中选取了排名最靠前的51job和智联招聘平台。
根据师资队伍结构特点和计算机专业的社会应用热点,专业方向确定为互联网网站建设。课题起步建设时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如火如荼,到2012年正式出现“互联网+”的概念,2014年李克强总理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一系列的结点、过程都证明互联网技术在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民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网站建设作为专业方向一直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应用的广度。
数据采集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搜集网站主流技术(Java、PHP、.net)对应职位的需求量,然后搜集具体每个职位的技术需求,并进行需求统计。
表1 2011年底北京地区网站建设技术职位需求统计数据
通过对200个职位进行抽样,将“职位描述/要求”中的技术需求进行分类、统计,获取该方向“必需”和“够用”的知识或技能,以Java方向为例,分析结果如下:
表2 2011年底Java技术的统计结果
3 基于能力本位的改进式集群模块化思想
模块式教学是针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块,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了针对性。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CBE(能力本位教育)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MES课程开发模式具有很大的弹性和个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CBE关注职业能力培养的观念,使基于能力本位开发的课程收到普遍欢迎。但是,MES模式开发的课程是指向职业培训、针对具体技能的,职业的发展潜力和适应性较弱。CBE开发模式产生的课程不可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它将单项能力组合成综合能力的方式,忽视了工作的整体性。
集群式模块课程是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在我国的本土化,“宽基础,活模块”是集群式模块课程的主要特点。这种课程结构使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即“通才”的需求,与用人单位的“专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也使市场需求变化快,而学校需要相对稳定的办学及专业建设周期长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但是,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实施,遵循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规则,导致学习内容与职业行为的联系不紧密,只能提供职业基础教育,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科教育的倾向。
依据课题确立的三个目标及上述三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我们采取了融合三种方法各自优势的方法,建立一种基于“能力本位”的、对集群式模块课程进行改进的教学组织模式。
首先,“能力本位”出发点可以构建课程体系的职业性特征。CBE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模式,强化了职业技术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安排,特别突出对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大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其次,MES的灵活的模块搭建模式可以构建课程体系的高效性。模块式教学是针对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块,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了针对性。
最后,利用集群式模块课程的“宽基础,活模块”思想,合理搭配基础模块,为学生的职业拓展提供空间。百分百的纯职业教育使学生只能在一个固定的职业环境中就职,集群式模块课程中“宽基础”部分提倡的“公共类”模块和“职业群专业基础”模块可以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职业技能进行训练。课题中,为了更突出“职业性”目标,“职业群专业基础”模块必须经过改进,将与职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涵盖于此,而不能采取广而博的方式陷入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精的简单的“宽”的误区。
4 新教学体系中模块组织原则
课题中模块划分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高内聚,低耦合原则。模块针对职业能力需求设定,模块之间的关系既有一定联系,对应同一岗位的不同工作任务,构建不同的工作能力;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各自分别开展教学。
第二,单一责任原则。模块的设计要小而精,模块内部的课程具有专一性、内聚性强的特点。从而保证模块为特定的需求提供学习服务,突出模块学习的目的性。同时,小而精的模块也便于组合,适应不同的能力需求。
第三,打破界限,按需重组原则。模块中的内容不拘泥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标准。因为每一个模块设计都具有其自身独立的教学目的性,而传统的课程未必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当前的模块,所以构建模块时不是选择课程,而是选择内容,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需要多少则选择多少。
第四,层次性原则。实行模块化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因此,模块的划分要具有层次性。学生经过较低层次模块的学习后,应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可以从事一定的工作;学生也可以继续较高层次模块的学习,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
5 模块化体系结构
课题设计的模块化体系实践如图1所示,该图呈现了模块设置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建某个职业能力所需要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
模块化体系设计自底向上,横向分隔表示不同的职业能力层次,纵向分隔表示了六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学生的学习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入学伊始先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宽基础”部分的学习,对应体系中的模块A、B、C;第二阶段,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进入专业模块的学习,完成学业。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基础部分的学习来了解自己的过程,比学习活动开始前就确立专业方向更加科学,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
专业体系中的“公共文化基础模块”提供文化素质培养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供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能及办公软件的高级使用技巧。“专业基础模块”是各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必备知识,旨在为确立专业方向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每个专业模块都配套了综合性实训课程,对应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模块内课程采取项目统一牵引的方式,利用同一个项目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经历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实训课前的专业课程会完成项目的部分子任务,实训课对各子任务进行整合,并且扩充新任务,综合性地完成整个项目。
图1 模块化课程体系展示
三、 改革成效
新体系从2013年开始招生至今,根据市场需求在专升本层次开设了Java、PHP、网页设计、网络工程等方向(PHP方向两年后停招),生源数量如图2所示。新的课程体系不仅从招生上吸引了很多就职相关的从业者,而且因为新体系下课程的实用性和前沿性都与学习者产生了更多的互动、共鸣,口碑相传,在北京市成人招生逐年下滑的大数据下,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招生一直呈现不减反增的逆势。
图2 2013-2017年专升本层次招生数据
近五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模式的实效性。
首先,学习者愿意走入课堂。除了获得学历之外更认可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很多课程弥补了学习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问卷调查中“jQuery与Ajax程序设计”和“MySQL数据库”名列前茅;还有很多课程在实践的同时弥补了学习者从业过程中原理性知识的不足,解决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提高了职业素养,为他们的提升、再就业都创造了条件。
其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高了师资水平。从学科教学转型到职业化教学,师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任课教师必须更新知识、提升技能。除了参加相关培训之外,在与有实践经验的学生的互动中更可以取长补短,获取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学本无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提升自我,受益学生。
好的教学体系和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提升了生源质量,好的生源质量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升,优秀的师资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如此进入良性循环,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成人学历教育转型与发展的很好模式。
四、启示
新形式的成人学历职业教育,结合了时代的需求,满足了学习者的职业诉求,提高了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转型发展,值得借鉴。
此外,在国家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应用好信息化手段,融入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特征,将是一个新的课题。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