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智慧,点亮思想—2017中国未来高等教育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作者:    浏览:14362

伴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日益融合,人们原有的学习方式、教育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当学习的地域不再受限于大学的围墙,当学习的广度不再局限于学科的划分,高等教育自身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裂变。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拔人才?又以什么样的理念培养人才?大学如何平衡自身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等方面所肩负的使命?一系列崭新的命题引人深思。

14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会议大厅座无虚席。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远驰教育集团主办,中教全媒体协办的“2017中国未来高等教育创新高峰论坛”隆重举行。来自沪、京、江、浙的高校校长、书记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长等共计200余名嘉宾齐聚于此,上海教卫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上海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佘国平,上海市教委青保处处长朱坚,上海市教委民办教育管理处处长赵扬等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论坛由中教全媒体主编夏巍峰主持。

中教全媒体主编夏巍峰主持会议

嘉宾致辞

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为大会致开幕词。他指出,未来教育的革命将在“互联网”与“教育”的碰撞中产生。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迹象,如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的迅速发展,都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技术的发展在倒逼教育的改革,无论是教育形式的变迁还是人们对教育的期望,亦或是教育管理的机制,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德毅以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为例,探讨了高校是否做好准备以一套全新、全面的评价机制来选拔人才,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

主办方代表上海市教科院董圣足所长、上海远驰教育集团董事长吴涛分别为大会致辞。“几见江梅傲雪开,年年论道各抒怀……”董圣足所长现场赋诗一首,赢得了阵阵掌声,使得整个会场的气氛更加热烈。吴涛董事长在致辞中说,“每年与上海市教科院携手举办的行业论坛已经成为共同践行社会责任、参与行业变革的重要平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本次论坛邀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者,旨在为推动中国大学的转型和发展谋求良方。”

上海市教科院董圣足所长

上海远驰教育集团董事长吴涛

主题演讲

“截至2016年11月,学堂在线的注册人数已经超过600万,课程数量已有1000多门,国内外合作机构有200多所。” 学堂在线首席运营官纪飚博士在演讲中呈现了一组数据,令人惊叹学堂在线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慕课平台发展之迅猛。

纪飚对慕课的起源、概念及特征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对慕课的未来展开了畅想。他认为,未来的慕课将会呈现出几大新的特点:课程展示形式将有更大的创新、全流程的教学支持、虚实的场景式教学、大数据助力教研融合、人工智能提供教学支持。

学堂在线首席运营官纪飚博士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但你能想象我国城镇00后拥有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高达82%,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已经超过2小时了吗?上海职考壹佰教育教学总监吴军民的演讲“未来学习者学习行为研究及对策”令与会嘉宾眼前一亮。

吴军民在调研中发现,在线教育重新塑造了师生关系,传统的“严师”不再吃香,幽默会讲段子、学富五车、充满激情、认真负责、颜值高将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所具备的特征。同时,他指出无法坚持是许多用户不选择互联网教育课程的重要原因,要做好在线教育需注重答疑和互动的深度挖掘。

上海职考壹佰教育教学总监吴军民

在本次会议上,有一位“神秘嘉宾”通过“时空连线”的方式为大家奉上了一次内涵丰富的主题演讲,他就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今天,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创建双一流高校应如何借助技术之力? 针对一系列问题,李志民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当知识传递不再是高校最主要的功能时,应重新思考其在价值引领、文化传承方面所肩负的使命。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与现场嘉宾进行“时空连线”

提及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有两个类似“钱学森之问”的“教育之问”引人深思。一是“乔布斯之问”,即为什么信息技术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另一个是“扎克伯格之问”——在个性化学习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这个职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部长王元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框架下,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是教育系统自身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不应高估技术的短期影响、低估教育的长期影响。未来教师的最大职责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如果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将永远不会失业。”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部长王元丰教授

被称为“一个骨子里饱含VR基因,集产业、资本、内容为一身的VR全球布局者”的文钧雷深度剖析了VR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全球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千人会执行会长、清华大学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文教授有着丰富的研究及实践经验。

他指出,VR及其关联产业是目前全球最长的最复合的创新产业链,也是现阶段最大的创业生态集群,产业生态遍及视觉终端设备、辅助输入及操控系统、VR相机/3D投影、开发者工具平台、内容体验及游戏、社交网络等诸多方面。而需要注意的是,VR产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均存在人才缺口。

清华大学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文钧雷

“通过VR教学,学生‘被欺骗’的程度越深,学习效果就越好!”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小平教授语出惊人,却引发了台下与会者的高度共鸣。其实,此处的“被欺骗”是指学习过程中的“沉浸感”。李教授认为,虚拟现实技术被应用到教育信息化,是对教育理念的重大推进。未来,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策划、导游和导航,而学生则更多地侧重于探索与实践。

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小平教授

精彩互动

在六位专家、学者的主题报告之后,台下的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就自己思考与专家们展开了积极对话。“怎样才能保障学生在线学习的完成率?”“我们学校要建立一个土木工程的虚拟实验室大概要多长时间?”“VR会成为大学将设置的专业吗?”“高校与学堂在线的合作模式是什么?”……纪飚博士、王元丰教授、文钧雷教授、李小平教授、吴军民总监针对上述提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次论坛十分精彩,呈现了许多新概念、新思维和新愿景,是未来与传统、产业与教育、数据与现实深度对话的论坛。”上海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佘国平在总结讲话中说。他认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要坚持三个着力点,即适应需求、创造需求和文化引领。互联网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相应的体制机改革也要跟上,“所有的合力均为了培养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

上海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佘国平作总结讲话

2017年开年,中国未来高等教育创新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推动高校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论坛无论在议程安排还是在内容设置方面都十分精彩,既汇聚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又呈现了最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许多与会者在散会后仍不舍得离去,与专家、学者们进行深度探讨。大会主办方慨言,今后将继续肩负使命、搭建平台,引领高等教育的持续创新,与社会各界共建健康良性的高等教育生态。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161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