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全媒体专访︱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任军: 以信息技术为抓手 重新定义大学课堂
作者:    浏览:13631

全媒体视角

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无法回避的,这是高等教育领域最深层次的改革,也是最难的改革。难在何处?不在学生,而在教师。

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任军

进入信息化时代,便捷的知识获取方式、多元化的社交网络冲击着大学的课堂教学,“手机课堂”,“睡觉课堂”比比皆是。大学课堂应做出怎样的改变?课堂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内蒙古民族大学基于对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深入思考,于2014年全面启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实施“二三四五”课改工程。课改工程实施四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任军表示,学校以混合式教学改革为抓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切入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义,推进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显著提高,在中西部高校和民族高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日前,中教全媒体就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课改背景、课改思路、课改进程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果等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任军进行了专访。

以课改推动教学生态的根本性改变

CEDU:您认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

任军: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2.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各类高校2880所(普通2596),排世界第二;在学人数总数为3699万人,排世界第一。这组数字说明,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但是严格来说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总体来看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也就是说,需要优质的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高等学校培养的人又找不到工作,这是同时并存、又很突出的问题。

要支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为现代化强国,高等教育必须先行。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个提法是具有创新性的,说明党中央已经把教育提高到了空前重要的程度。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陈宝生部长强调的课堂革命,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CEDU:从高校角度来说,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

任军:人才质量有问题,除了宏观层面的原因,更多是高校自身的原因。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现行的教学模式仍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为工业化服务的,大机器生产以及工厂制的建立引发了教育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 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被固定下来,其基本特征是采用“统一计划、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授课、统一考试”的方法培养同样规格的人才。其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弱化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就微观层面来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最大问题。

其实,大学的教学是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从教育者视角来看,从传统观念来看,我们理解的教就是知识传授,但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多样化,如果大学老师授课仍以知识传授为目标,这基本属于无效的教学。从学习者角度来看,学生如果只局限于专业知识的简单记忆和背诵,不学会创新,不去思考,这也就是一种虚假的学习。

所以,传统课堂模式,从教的角度和学的角度来看都存在问题。从教学的主体来看,课堂强调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从评价来看,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忽略了过程性评价;从结果来看,没有学会学习。简而言之就是传统课堂模式的教与学没有达成一致。这种单纯的知识传授,从本质上说是违背人类认识基本规律的。学生脱离了感性认识,没有以学习主体身份去主动建构知识,其所接受的知识通常是毫无意义的材料,而我们所传授的知识是高度抽象和封闭的,学生自然不能体验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学生看似在学习,其实没有凭着兴趣学,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自主探究学,也就是没有达到深度学习的程度。最多也就是重复已有的知识体系,当然不可能成为面对新情况、接受新挑战、创造新知识的创新型人才。

CEDU:当前,高校正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夯实人才培养质量。您认为,课改的关键是什么?

任军:在开展课改之前,我们要思考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教和学?课堂评价标准是什么?怎么样判断学得好?怎么判断教的好?教师需要改变什么?教师的必要性何在?因此,高校的首要任务是要改变观念,牢固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教为教会,学为学会”转向“教为不教,学为会学”。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课改是成功的,教学的生态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陈宝生部长指出:“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不唯师,只唯生;不唯教,只唯学;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课改的关键就是落实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信息化打造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

CEDU:内蒙古民族大学于2014年全面启动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实施“二三四五”课改工程。实施该工程的背景是什么?

任军:课堂教学到底应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课堂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我认为,一定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在信息技术不断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应该也有可能做出适应性改变,这种改变的现实性选择就是混合式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变革,它不仅改变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的行为和交互方式,而且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对教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其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信息技术进步条件下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信息技术给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为改造传统课堂提供了有效手段。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进行重新定义和设计。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学校课改的目标做了设计,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切入点,以信息化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没有急功近利地搞“大干快上”,而是按照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了“政策引领,立项推动,先试点,后铺开,先培训,后教改,边改革,边完善”的课改思路。并在改革当中逐渐提炼出“二三四五”课改工程。

CEDU:“二三四五”指的是什么?

任军:“二”指的是抓住两条主线。学校将课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设计,构建了“横向联动、纵向推进”两条工作主线,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网络中心多部门横向联动,推动、支持和服务教学改革;校、院、室三级责任明确,分阶段、分批次纵向推进课改。

“三”是分三个阶段推进课改,即起步动员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持续提升阶段。学校的课改已于2017年进入到持续提升阶段,此阶段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实施课程评价以及优秀课改案例评选,提高课改质量。

“四”是四项建设,即数字化校园、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和学风建设。目的在于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五”是五措并举,即坚持立项推动、营造教改氛围、完善激励体系、重视评价反馈和强化技术支持。其中,最核心的是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如果没有经费持续投入,课改将难以开展。如果激励机制跟不上,课改的持续性将无法保证。

CEDU:经过4年多的课改实践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任军: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混合式教学改革为抓手,以信息化打造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推进了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校立项教改课程777门,其中,473门为深度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304门非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另外,还建设在线开放课程44门,网络资源课程193门。

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2016年、2017年,学校督导分别听课985人次、1388人次、1376人次,课堂教学优良率分别为89.9%、91.8%、93.3%,呈稳步提升状态。

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学习质量显著提高,调查结果显示,93.7%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融合提高了学习效果,92.6%的教师认为教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83%的课改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从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看,学生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了,自信心增强了,敢说话了,表达能力提升了。

从社会效应来说,课改产生较大社会反响。学校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高校”。同时被权威媒体多次报道,区内外多所高校到校考察交流,在中西部高校和民族高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课改关键在“五个坚持”

CEDU:课改是很多高校的重点,但也是难点,请您详细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任军: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无法回避的,这是高等教育领域最深层次的改革,也是最难的改革。难在何处?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一是多数教师“以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彻底转变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二是绝大多数高校在“学科优先”的体制机制下,表面上都在喊“教学优先”、“教学为中心”,但事实上教师的主要精力被导向了学科和科研,多数教师很难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投入教学。

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要从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顶层设计上,统筹谋划学校的教学改革。这就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方案,引导广大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初心上来,让投入课改的教师有成就感、荣誉感和获得感。长期坚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课改就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成效。

我的体会是大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先进的理念引领下的持续改进原则,不可急功近利;坚持以质量提升为目标下的内涵全面建设,不可迷失方向;坚持以政策推动与典型引领双轮驱动并重,不可厚此薄彼;坚持以信息技术作为助推教学改革的手段,不可忘记初心;坚持以学校综合改革中统筹设计教学改革,不可单打独斗。

CEDU:随着学校成功实施了“二三四五”课改工程,打造了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对内蒙古民族大学今后的发展带来哪些助益?对于学校未来3~5年的发展,您有哪些规划和思考?

任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本色。我校今年正好是建校60周年,多年来,学校以建设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综合性为目标,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务实办学、创新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的理念,坚持以构建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全面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学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新时代,放眼未来,我们继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始终坚守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本文作者:中教全媒体 苏群

版权声明:中教全媒体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1852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