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歆杰: 中国慕课处于探索期课程会逐渐分化为两种类型
作者:    浏览:13172

慕课强调名校名师名课,借助互联网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和粘性较强的学习体验。当前这些特点依然存在,慕课依然是在大范围内高质量传播高等教育知识的最佳途径,它的替代品尚未出现。但是慕课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它还在探索期,未来其形态可能发生较大转变。我个人认为,当前慕课在中国表现出如下5个突出特点和近期发展前景。

1.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近期内会得到较大发展。

中国政府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包括慕课和SPOC)作为“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重点工作,与“十一五”期间的精品课程和“十二五”期间的精品开放课程衔接,会促进慕课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政府在慕课发展方面具有双重愿景:利用互联网促进教育公平;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点使得中国慕课发展与美英等国有显著差异。

2.慕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首先是慕课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慕课是否视为职务作品?是否适用《著作权法》?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网络传播权如何在教师、高校和平台间界定?这些问题不早日明确,就是在为慕课未来发展埋雷。

其次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政府背书,因此各个慕课平台的免费资源会持续增加。但平台的发展必然需要其能够自身造血。目前已经出现收入的形式包括证书收费、部分内容收费、系列课程(迷你学位)收费、学分收费、学位收费、企业培训收费、SPOC平台(云服务)收费等。这些都是针对不同需求提供的增值服务,都有其合理性。但不同平台是否需要齐头并进,各自的市场立足点是什么?这一点尚不明晰。

3.出现社会学习者和校园学习者并驾齐驱的局面,课程会逐渐分化为专业性和学术性两种不同类型,可能出现专职慕课教师。

社会学习者和校园学习者这两类人群对慕课的需求是不一致的。社会学习者更侧重于专业性内容和训练,而高校学生则会对学术性内容更感兴趣。现有的慕课会逐渐向这两个方向过渡,很难二者兼顾。当前主要的慕课资源提供者是高校教师,在对社会学习者提供更精细化学习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可能出现专职慕课教师。他们有更丰富的专业性资源,能提供更细致的培训服务。

4.慕课的形式呈现出短平快和个性化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社会学习者的粘性,课程在变短,开始出现直播慕课,平台则更强调移动端的推广和应用。除随堂模式外,开始出现自主模式等运行方式。学生根据某门课程的知识图谱,完全自定制慕课学习流程,或根据系列课程的知识图谱,完全自定制系列课程的学习流程,已成为关注热点。慕课的游戏化运行和慕课游戏一直是两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5.慕课近期无法挑战传统高校,但是已能够挑战传统的培养方案实施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未来这种挑战可能会加剧。

除知识传授外,大学还具备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更高层级的属性,在交流和实践方面也有天然优势,当前的慕课在这些方面无法挑战高校。但是在不同学校已经开始出现完全(或部分)基于慕课学习的学位项目(当前主要以专业硕士项目为主),这就使得大学的形态会逐渐开始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利用(本校或他校提供的)慕课资源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探索案例,包括完全慕课学习,慕课学习+ 落地化考试,慕课学习+(不同程度)翻转课堂教学等等。这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尝试使得大学的教学模式开始改变,从知识在课堂内被正确地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过渡到课堂中更多关注学习成效、加强课堂交互或者提供学习灵活性。教师的角色也从单一来源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伴随者和支持者转变。

在这个方面,出现了教育部、学校、院系和部分一线教师目标一致的局面,因此慕课引发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转变会加速。

纠结于慕课颠覆了什么,或者慕课本身是否被颠覆,其实没有太多必要。工具和手段都会消亡,但借助工具和手段所达成的目的–高质量地进行人才培养,会始终如一。

作者为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来源: 中国教育网络

为进一步推进以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指导下,中教全媒体连续成功主办四届具有权威性、前沿性的中国MOOC大会。2018(第五届)中国MOOC大会将于7月13-14日在北京举办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18811.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