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专访 | 慧科集团首席战略官、慧科研究院院长陈滢:推进产学融合2.0新模式 培养新经济时代下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    浏览:12890

全媒体视角

经过四轮融资,慧科集团整体估值已超过70亿元人民币,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独角兽企业,和全国超过1500所院校进行了学院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训练营共建等合作。在和高校进行合作的同时,慧科集团还和多家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通高校和企业的链接通道,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生态与新工科发展所需的基础供应链,成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第一品牌。

全媒体专访视频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型人才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而如何培养这些急需的新型人才则成为传统高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于是学校和企业一起,有了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等形式来帮助高校破解新型人才培养难题。在这其中,慧科集团从2010年创立初始就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逐步构建校企合作教育新生态。

时光荏苒,八年过后,经过四轮融资,慧科整体估值超过70亿元人民币,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独角兽企业,和全国超过1500所院校进行了学院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训练营共建等合作。在和高校进行合作的同时,慧科还和多家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通高校和企业的链接通道,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生态与新工科发展所需的基础供应链,成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第一品牌。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慧科从课程到师资到运营管理的严苛与专业,也是慧科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专注和探索。新经济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慧科又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绩的?我们采访了慧科集团首席战略官、慧科研究院院长陈滢博士。

慧科集团首席战略官、慧科研究院院长陈滢

培养新经济时代下的复合型人才

CEDU:新经济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陈滢:新经济时代一个主要特色就是以信息科技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推动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在这个场景下,针对新时代的人才,慧科定义了FAST(Foundation-Application-Science-Technology)能力矩阵,就是要培养具有科学观、系统观、工程观的人才,不仅让他们在特定场景下用很好的技术解决特定问题,还需要能够发现新问题、定义新问题、并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所以在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全要素、跨界。

CEDU: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滢:第一,培养人的目标发生了的变化,新经济时代需要能够利用新技术、能够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的人才。第二,人才培养的体系和内容发生了变化,之所以推出新工科,也是要让更多的学科更有“用”,更能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目录等等都要在新经济条件下进行调整和优化。第三,在整个的教学模式上要拥抱新的教学方式,这几年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精品课程的评比等等都是让更多的教学资源积累下来,这也是通过新教学模式让优质教学资源能够普惠到更多的学校去。第四,双创教育以及双创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的结合,双创教育也是这一轮教育内涵式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式。第五,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在内的新技术的使用推动了教育的向前发展。

CEDU:相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哪些独特优势?

陈滢:从慧科跟学校合作的成果来看,首先,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因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慧科融入了很多新的企业认知、实习和真实项目演练,让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就具备了很多和真实场景接触的机会,所以学生在大学里就已经跨界,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真实的行业是什么样的,真实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并用真实的技术解决真实的项目与问题。其次,慧科一直坚持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专业和创业融合到一起,要把创新创业的理念、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里去。我们要培养的是要有跨界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这些学生在创新层面会更具有鲜亮的特色。很重要的是,我们对接的校企合作更多的是新兴产业,比如早期的云计算,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等,这些行业都急需产业人才,所以慧科的新工科人才输出非常切合产业的需求,就业的形势和薪资水平也比不是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来的要高。

打造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第一品牌

CEDU:慧科成立已经八年,在这八年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滢:第一,在品牌建设上,慧科已经是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第一品牌;第二,从实际效果看,有两百多所学校和慧科进行了专业、学院共建;同时,还有更大范围的院校使用慧科的在线教育平台——高校邦进行在线教育教学。

慧科成立已经八年,不仅在做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更多的是把教育的需求侧(用人企业)拉到创新的闭环里去,让他们提出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内容体系是企业需要的。慧科在整个改革优化的过程中:一、创立新工科专业上,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营销、互联网金融、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慧科在中国的很多院校进行了从学院共建到专业共建到学科课程共建等多个方面的合作。二、在整个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我们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移动端、虚拟现实等,打造了专为高校服务的智慧学习平台高校邦,已经有九百多所院校的学生在高校邦上进行学习并取得学分。三,我们在创新创业的建设上也为高校提供整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解决方案,如创新实验室、师资培训等。此外还有国际合作,比如输送学生出国留学、和国外高校进行2+2、3+1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新工科产业学院融入中外合作办学中,深入开展国际产教融合,推动新形势下的全球化人才培养和创新。

总体来说,这八年硕果累累,从服务的内容、范围到合作的院校都已经超越原来的设想。我们现在更多聚焦产业急需的人才培养,让更多的学校能够有新工科的建设,为此我们也成立了10亿元人民币的高等教育新工科发展基金支持学校做新工科的建设。

CEDU:慧科和众多院校进行了合作,如何对众多项目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教育质量?

陈滢:慧科在合作的很多学校都派有驻校的“班主任”,帮助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企业的实训实习和就业等等,学校与慧科的合作是真正紧密的合作。同时,慧科有运营团队分布在各个省、各个学校,慧科不只是签个单、上上课,更多的是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学习情况等并反馈教学进行优化。此外,慧科每堂课都会对教师进行打分,满分是5分,低于4.5分就会给予警告。通过对学生的运营,对教师的质量控制做过程性管理,这也是慧科的优势特点。

CEDU:慧科如何助力高校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陈滢:慧科在过去八年一直进行相关探索:第一,慧科一直在搭建教育新生态,在教育新生态里,不只是有慧科这样的公司,更多的是一批掌握着新技术的公司,比如做新场景下教学的、做资源库的新企业,我们一起搭建一个教育新生态去支撑人才培养。第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慧科有很多创新,不仅是人才培养体系更多的是课程研发、交付到实验实训,我们提出了新的实验实训场景,包括就业、创业、出国等。慧科在整个闭环过程中,从人才的入口到人才的出口,都是在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第三,我们需要帮助学校一起面向新科技新经济培养人才。

CEDU:9月19日,阿里云联合慧科集团发布阿里云大学实战训练营综合教育解决方案,训练营将会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陈滢:训练营以培养立足未来发展的泛云生态数据智能人才为目标,通过技术赋能高校、教育生态协同,重新定义了实践训练标准。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与企业场景化项目,针对大一至大三不同层次学生,通过2周集中强化训练,以慧科集团和阿里云联合研发的实例分析、实境训练、实战检验的“三实”教学新模式推动学生深入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场景及应用技巧,切实提升新工科人才实践能力。训练营将进一步探索交叉复合型教学之路,建立校内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实践小体系,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当前经济、与企业需求频繁互动,为新兴产业、新兴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CEDU:除学生外,在新工科师资方面,慧科有哪些计划?

陈滢:慧科的师资主要为三种类型的师资,一方面是慧科自有的专职师资,另一方面是慧科聘请来自企业的行业专家及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师资,还有就是高校的师资。为了扩充师资储备,提高师资在新兴专业上的教学水平,慧科还会定期举行师资培训活动,比如刚刚公布的数据科学师资训练营,将在十月下旬举行,它将通过30天的集中高强度培训,以实战为导向,以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方式,通过阿里云云计算组件学习、阿里云大数据组件学习、数据分析与数据仓库学习、阿里云机器学习的四阶段训练,使师资大幅提升真实项目实战水平和应用水平。

积极推进产学融合2.0新模式

CEDU:慧科在全国已经跟1500多所院校取得合作,您认为获得高校青睐的原因在哪?

陈滢:第一,有些高校的某些专业本身好,但需要更好。慧科能提供很好的产业资源,能帮助高校发展的更好。第二,有些高校的某些专业存在着生存危机,在这种驱使下更需要产教融合,需要更多外力来支持,慧科正好有师资、有内容,那一拍即合。第三,在新工科、双创方面,慧科已经和教育部进行了紧密的合作,慧科是真实干事的,并在几年的积累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CEDU:校企合作被视为打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重要途径,但很多校企合作看似热闹,实则收效甚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陈滢:我一直在呼吁产学融合2.0新模式,在1.0模式里,很多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但由于这些企业不是以教育为核心的,他们是营利性公司,主业不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不懂教学话术、不知道如何衔接校企需求。在2.0模式里,像慧科这样做教育的公司,可以把阿里、腾讯、百度、微软、IBM等都汇集到2.0的平台上,并通过研发变成适合高校教学的内容和产品。慧科这样的平台既懂教育又跟产业有紧密的联合,在这里所有的资源经过整合、研发变成人才培养体系输给学校。阿里、微软等企业为什么来找慧科,就是慧科+阿里、+微软做的事情可以更大、更有效率,企业做企业的事,慧科做教学、做运营,学校也能培养更多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CEDU:您认为普通院校怎样才能做好校企融合?

陈滢:普通院校学校往往面临竞争不到更好的师资等问题,慧科可以帮助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弥补短板。在校企融合的过程中,慧科能给院校带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优质师资等来赋能院校学科建设。此外,普通院校要对自己的定位要更加实际,要跟区域经济进行结合。慧科的产学融合2.0模式就是在跟学校做产学融合时要一起定位学校的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聚拢资源。

CEDU:目前取得的地位为慧科将来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陈滢:慧科的品牌已经慢慢建立起来,慧科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资源也日趋丰富。同时,客户对我们的要求也会更高,也给慧科的各方面有了很多的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慧科的发展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将来如何更好的发挥慧科资本的优势,在产业上如何能有更多很好的合作伙伴,如何能够加强慧科生态建设,都是慧科要去积极应对的。

本文作者:中教全媒体 侯娜欣

版权声明:中教全媒体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1968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