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专访|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发展产教融合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    浏览:13220

全媒体专访视频

文/侯娜欣 中教全媒体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路径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多项措施来推动校企双方进行产教融合,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力求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是校企双向互动与整合的过程,需要校企双方共同进行深入的合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从高校的角度看,产教融合给高校带来了哪些改变?在实施产教融合这一模式时更注重哪些方面?记者在2019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会议期间采访了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

校企科研合作带动人才培养产学合作

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并于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曾勇在采访中阐述了电子科技大学施行产教融合的必要性:电子科技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工科教育的传统是强调工程实践,学生一定要到企业去实习实践,但随着市场经济变化,常规实习实践变得有一定难度,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正好强调工科学生一定要跟企业、产业结合,也符合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产教融合的方式多样,曾勇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和产业结合的方式,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实践,另一种是和企业进行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电子科技大学有几百个实践基地,其中有些实践基地还是国家级示范基地。此外,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学生要到进行一年到一年半的企业实践,学生要在企业一边实践实习,一边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每年大约有70%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继续升学,学生是否会对企业实践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对此,曾勇表示,电子科技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学生不仅要了解工程实践,更要对企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研究性。在电子科技大学的产教融合里,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很多研究院,这些研究院也是产教融合的基地。曾勇强调:“我们强调学生要从工程实践中间提炼出带有一定研究性甚至挑战性的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团队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相关的科研研究,科研的产教融合带动了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此外,很多研究生导师就跟企业有合作,大部分研究生做的课题、论文问题都来源于企业甚至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校企的科研合作也带动了人才培养的产学合作。”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产学融合是校企双方的深度交融来培养出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在这其中,学生无疑是整个模式中最大的受益者。曾勇在采访中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实施产教融合以来学生的变化:工程教育曾经有一个趋势就是在往理论化、科学化的方向走,但现在来看,工程教育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基础,也要有工程实践的能力,特别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曾勇指出:“在工程教育领域强调产教融合以后会让整个教育生态发生变化,这不仅让学生有了专业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针对实际的工程问题去思考怎么解决,这就锻炼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前的学生过分强调科学基础,忽视企业实践,学生就业后会有再培训的过程,现在加强了校企合作,学生在就很容易把基础知识转化成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在工程技术方面、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谈到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规划和想法,曾勇表示:“在一些重大的产业,我们要加强参加产教融合的力度。比如电子信息+,电子信息本身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不仅在电子信息产业本身要发展,各行各业都会有电子信息,将来的一个大方向就是把电子信息+各行各业的结合做好。另外要促进校企合作的研究机构的建设,我们有专门的校企合作研究院模式,地方政府特别是企业会投入相应的研究经费来协助进行人才培养。因为地方发展、产业发展最缺的是人才,有了人才产业才有基础,这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

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合作方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产教融合中合作企业的选择,曾勇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企业的专业要有一定创新性,技术要有前沿性,这样对学校的研究水平提高也有帮助。

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的推进也促进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据了解,电子科技大学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INTEL、MICROSOFT、TI和IBM等跨国公司在学校设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奖学金项目等,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

曾勇在会议的演讲中指出,学校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化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提升学校国际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并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在国际上进行校企之间的长期合作项目,项目涉及到的有非洲国家,特别是加纳、埃塞俄比亚、南非,还有亚洲的越南等国家。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其最终目的还是培养人,而检验人才培养的成果最终也要由用人单位来衡量。“检验产教融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学生在企业的受欢迎的程度,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在企业招聘的时候,提供的待遇、薪酬就是对学生的检验,我们的学生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曾勇在采访的最后说到。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2430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