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创新
作者:    浏览:14536

2019年11月30日,“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对接会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主办,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慧科集团承办,中教全媒体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在会上作了“‘新医科’的思考与实践”的精彩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

现场精彩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致力于在综合性大学背景下创新医学院(部)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本科医学教育体系,以切实保障医学教育健康发展。同时,在新体系中分析如何解决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一是医学课程存在医前教育、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三段式分割局面,课程内容前后割裂,不同阶段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学校与临床教学基地联系不紧密;且缺乏适应整合课程体系的教学资源,缺乏胜任新课程体系的教师队伍以及缺乏配套的管理规范等。二是传统医学院校重专业轻通识,缺乏人文教育的氛围,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对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医学人文情怀和对生命的尊重难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造成卓越的医学教育缺乏创新、失去灵魂。三是医学院校教师评价标准偏重论文、科研和奖项,与教学有关的评价指标少,导致教师重科学研究轻人才培养,缺少有利于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教书育人的文化氛围。四是尚未系统开展针对全球工业革命4.0背景下的卓越医学人才教育新模式,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转变的医学教育。以上现象在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造成了医学教育体系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前瞻性,制约了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医学院一直尊重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充分发挥“部市共建”“部部共建”的体制机制优势,遵循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规律和遵循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既保持医学院医、教、研、管的相对完整性,又充分将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科和人文环境等优势转化为医学教育核心竞争力;在强化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临床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并不断完善“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顶层设计,夯实医教协同,统筹学校、医学院和13家附属医院一体化资源,实施学校教师与临床教师联动育人、交互授课,辅以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的机制创新予以制度保障,全面支撑教学改革的实施。该体系的实践落实了接触临床前移、医学问题前移、科研训练前移的“三前移”措施,以及人文通识教育与医学教育结合、临床与基础医学教育结合、科研训练与医学实践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推动基础任课老师、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师资队伍进行高度的整合,同时也发挥实践教学依托临床教学基地的作用。我们确保基础医学教育不断线,临床医学教育不断线,职业态度和人文教育不断线,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线,这四个不断线支撑着医学生的培养体系。坚持“教医术、育人心、存敬畏”的理念,充分夯实医教协同,创新综合性大学有灵魂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立德树人,筑牢有灵魂的医学人才培养根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整体规划学生思政教育和品格培养,开展“授袍、授帽、缅怀、感恩、宣誓”五项仪式教育等各种活动,效果显著。

始终注重将医学教育与人文、文化紧密结合,引导医学生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追求,通过顶层设计优化医学教育生态体系。医学的卓越不仅体现在“厚基础、强实践、重转化、塑规范、融国际”的特色上,还展现在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上。我们通过促成(学)校(医)院联动“一体化”格局;构建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课堂内外、多载体和线上线下的“大教育”体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将医学人文与职业素养等“大思政”教育融入培养各环节,让科学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无缝衔接和贯穿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价值引领塑灵魂。把握新生季、在读期和毕业季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组织师生同台演绎王振义老师为原型的原创话剧《清贫的牡丹》,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鼓励教师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层层推进名医大家上讲台、下临床、带实验、授技能,通过课内外教学传播正能量。多师联动促医学人格养成。在专业导师基础上,建立139位名师名家名医作为新生导师或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发挥“思想引领、专业导航、科研启发、创新激励”作用,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医学文化氛围。

二是医教协同,基础临床有机整合贯通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们大力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体系的整合,全面实施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从理念、组织架构和教师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充分调研、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整合课程,形成了“团队牵引、首席负责、全程激励、制度保障”的实施办法。针对各阶段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同伴学习、实验、见习床旁教学、临床示教、临床技能培训以及社区实践和网络教学等;教师积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开展PBL、CBL、TBL、病房小讲课、床旁教学和情境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将科研训练纳入课程计划,特别是采用了“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BL)”及“科研轮转”等多种科研训练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研究项目的大量机会,让学生通过进入研究项目来进行学习,学生的科研训练得到了显著加强,并有较好的科研产出,学生在课外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真正实现将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和极具创新思维的老师汇聚在一起,相互激励、共同超越。

整合专职教师、研究员、临床医生师资队伍。所有课程师资均由基础、临床教师组成,如消化系统课程,即整合了基础医学的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师,亦有来自临床的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科学教师。所有课程均强化基础和临床老师合作教学和全过程参与,如PBL课程、案例为基础(CBL)的课程由基础和临床教师同堂授课,RBL教学或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导师库由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组成。同时,基础、临床教师合作编写出版了我国首套整合课程系列教材,以及与整合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系列教材讲义及数字化辅助教学平台,体现了国际先进医学教育理念与中国及我院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特点,在国内亦属首创。

整合第一和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通过整合位于学校、医院的国家级临床技能实训总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级重点实验室、各级模拟实训分中心、各附属医院教学示范病区等实践教学基地,形成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系统性的实践教学的体系,通过建立课程化的、基于探究导向(RBL)的学习及模拟实训,强化创新实践技能、锻炼临床思维及培养临床技能。以此构建覆盖学校与医院、学生与教师、技能与科研全维度的整合医学教育体系。各医院重视医学生的早期接触临床,利用入学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及各种相关活动,开展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训练。到医学院第一天就让学生接触到临床真实环境,去做导医,感觉到病人的不容易,感觉到生命的珍贵,感觉到对生命的敬畏和医学的温度何其重要。

通过这些改革,也增强了学生的医学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系统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导向思维能力。我经常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说,这三个思维能力你学会了,哪怕以后不做医生,也会有很强的能力,因为系统思维、逻辑思维、问题导向思维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学医的人做生意也行,做医生也行,做科学研究也行,实际上做领导也行。

三是实施制度保障,建立并夯实医教协同可持续的教学组织、机制和制度

切实保障医教协同的施行,出台与各环节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做到组织有保障、经费有保障、制度有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保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保障改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通过组织协调,建立院校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以“团队牵引,首席负责,全程激励,制度保障”的机制,明确教学团队由首席教师负责,建立跨学科、跨校院的教学团队,集基础和临床为一体的卓越师资队伍并保证队伍的梯队性;改革按学时计酬的绩效制度,强化全过程激励,出台与各环节相对应的规章制度,以保障改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是学科交叉,前瞻性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有效路径

21世纪的医学科学出现了三大转移,目标上移,重心下移,投资前移。这三个改变必定会催生医学科学战略的转移,必定会催生医学教育实质性的转变。可以预计到21世纪中后期,医学诊疗模式将出现重大的战略转移,一方面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医学出现,另一方面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医学模式的诞生,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再生医学等生命科学的发展,也要推动治疗模式的变革。因此,医学诊疗模式战略的转移必将催生医学教育实质性的转变。新医科,通过探索全球工业革命4.0背景下的卓越医学人才教育新模式,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的转变。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新工科”等其他体系建设交互推动,建立生物医学科学平台,培养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同时全面整合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方兴未艾的医学新领域,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医科”教育新体系,培养能够适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变革,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新模式,即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需要新质量,具有国际竞争的医学教育质量。新体系,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体系。我们要做到三个强化,在人类医学教育基础上,必须强化数据科学和物质科学的教育。同时也要强化生物医学科学的教育,更要强化医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生物医学分成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是医药的补充。

早在2002年,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就开始探索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模式。我们前瞻性布局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尝试开始在全国综合性高等院校理工科优秀毕业生中招录临床医学“4+4”专业学生的培养。开设交叉性课程,助力培养高端复合型“新医科”医学创新人才。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在生物材料、人工智能及转化医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开设和规划了大数据分析、医用机器人技术等医工、医理交叉课程20余门,积极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之路。同时,我们也借助基础医学拔尖人才计划,希望打造未来一批医学领军人才,这种领军人才是开展原创性的医学理论研究的杰出人才。我们必须培养懂医学、懂生命、懂数理化这样一批人,成为医学研究未来的领军人才。今天医学的进步,实践表明,医学离不开理工科,如果没有理工科的技术在医学当中发展,今天的医学就必然会停滞不前。

总而言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直认为,我们的使命是培养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如果没有灵魂,再卓越,再创新,也是不靠谱的。一个年轻人缺乏灵魂的躯体,就意味着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随时走向死亡的躯体。我们的医学教育首先强调的是有灵魂,在这个基础上强调卓越!强调创新!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医学教育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在持续强化“交大医学”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聚焦一流、凸显特色、转型发展、引领创新”的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和教育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尽一份责任和义务!

(演讲整理:中教全媒体 曹艳)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25697.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