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角
达内拥有3000名工程师级讲师,1000名研发人员,200名专家的教学团队,平均5-8年以上行业经验。达内校企合作构建由企业工程师、达内技术讲师与高校师资共同形成产学研混合型师资团队,迄今为止已经培养30多万名学生,合作院校1200多所,其中800所本科院校,400所高职院校。
全媒体专访视频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企业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产教融合的质量和水平,而行业领先企业的积极参与更是为产教融合的高水平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行业领先企业,达内科技自2005年开始就进行了校企合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了解,达内拥有3000名工程师级讲师,1000名研发人员,200名专家的教学团队,平均5-8年以上行业经验。达内校企合作构建由企业工程师、达内技术讲师与高校师资共同形成产学研混合型师资团队,迄今为止已经培养30多万名学生,合作院校1200多所,其中800所本科院校,400所高职院校。
达内凭借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过硬的教学质量、成熟的就业服务团队,如何把这些优势运用到校企合作中去?达内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还有哪些规划?记者和达内科技集团校企合作中心总经理高玮进行了对话。
达内科技集团校企合作中心总经理高玮
当然这三大类的内容我们会根据本科和高职会提供不同课程,这也是达内的核心学方法,因材施教、分级培优,针对不同学历基础、不同性别、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会提供不同课程。比如跟本科合作,更多的会用Java培优的课程,跟高职合作,会用Java就业类课程。
实习实训到共建学院 不断深化校企合作
CEDU:达内的校企合作有着怎样的过程?
高玮:达内2005年就开始跟高校合作,那时候的模式就是实习实训。2015年开始跟学校做专业共建,校企双方联合向教育厅、发改委申报专业,学生填报志愿,直接进班学习。2017年开始和学校做了专业产业学院共建。达内现在合作院校有1200多所,其中800所本科院校,400所高职院校。
CEDU: 达内和院校共建人工智能学院的出发点是什么?
高玮:人工智能学院是达内重点去推的一个项目,达内最早在2017年9月份推出面向社会的人工智能课程,累积到现在,已经培养了2万多名人工智能的开发类工程师。达内基于在社会培训方面的教学积累来倒推调整课程,达内希望把从第一线得到的最精准的教学资源通过共建人工智能学院的模式,落到高校中去。达内人工智能学院项目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十大产教融合项目之一,现在这个项目通过申报答辩获得建设资格的学校有81所,陆陆续续已经完成阶段性建设的将近20所。
CEDU:达内和院校能够和院校进行深度合作的原因在哪?
高玮:我们跟学校的合作之所以越来越深入,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推动,比如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职教20条等。达内课程可以对标的是学校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实践课,主要承接学生学校的实训的课时,还有专业核心课以及专业实践课以及毕业设计。从周期来看,学生在大一、大二时主要是由学校来完成教学任务,大三是由达内来完成教学任务,大四学生就会到企业进行真正的实践性实习。
CEDU: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质疑,您认为原因在哪?
高玮:我觉得根本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制度,一个是人。首先,学校在采购资源的这个板块其实是最缺的,国家相关政策也有一个逐渐落地和优化的过程。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肯定还是曲折的。第二,学校老师的思想观念需要改变。
此外,学校这个观念可能也需要有一定的改善和调整,作为企业来讲,院校是客户,如果企业想良性、长久地发展下去,也要更多地去研究、琢磨提供给高校有质量的服务和产品输出,这样整个链条才能良性运转。
CEDU: 相对于传统学校人才培养,达内培养的新型人才有哪些特质?
高玮:第一,达内的学生是从早晨9点到晚上9点进行学习,一周5天,有时还加上星期六,这样连续的高强度学习要学习4到6个月。这是对学生掌握最新技术能力的打造,其实也是培养创业精神的过程。所谓创业精神,就是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战胜市场的过程。第二,学生要有用户设计的概念,也就是美学观念。不管哪个岗位,美学都很重要。 第三,科学思维能力和全局意识。
大量教学实践经验积累 效果及时反馈
CEDU:进入校企合作领域的企业很多,达内的优势在哪?
高玮: 第一,达内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核心优势是教学的资源,达内的教学资源与最先进的技术紧密结合,每个月都有更新。还有双师型工程师教学队伍跟学校来进行融合,这种服务能力是达内的核心。第二,达内每年面向社会培训的学生有15万人,有非常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来验证教学资源和教学服务能力和模式的有效性,这是其他的同类的企业不具备的。这两者能够结合在一起的话,我认为就是达内最核心的竞争力,因为达内每一天都在验证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教学服务能力,把这样的成熟的资源和团队复制到学校中去,能够给学校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CEDU:到现在为止,达内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了多少学生?
高玮:达内通过校企合作板块已经培养30多万名学生,通过社会招生的学生已经累计将近100万名,这些学生里很多是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CEDU: 达内如何追踪毕业学生动态?
高玮:学生毕业之后,达内都有定期的回访,有月度回访、季度回访、半年回访,就是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一方面是了解用人企业对学生的反馈,一方面了解达内的课程有哪些可能不太符合企业的需要,然后再来优化课程。
CEDU:达内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有哪些规划?
高玮:达内从2017年开始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高强时代,达内希望通过高强时代这样专门做软件研发业务的公司来做产学研。校企合作学生和社招学生用学习时间来做真实的项目,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方面可以在在读期间根据能力争取奖学金,另外又能够低成本高质量的交付软件研发项目。我们也希望把这样的产学研的模式植入到校企合作中去,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文/侯娜欣 中教全媒体)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