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专访 | 丁新教授:县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词诠释与建议
作者:    浏览:12113
​全媒体视角

2020年6月10日在叶县成功举办了“平顶山市县域教育信息化模式创新与应用(叶县)现场会”,丁新教授受邀参加本次活动以及基层考察。会后,中教全媒体与丁新教授就叶县之行的感受以及县域改革建议展开了进一步交流。

丁新教授

丁新简介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之一,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教育技术学和远程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完成国家和教育部重点课题、广东省高水平教改和科研项目多项:专著和译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近百篇。曾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副秘书长、教育部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网络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组副组长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多项(均为第一完成人)。

采访报道 / 中教全媒体 曹艳

当前,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河南叶县先行先试,通过PPP模式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

2020年6月10日在叶县成功举办了“平顶山市县域教育信息化模式创新与应用(叶县)现场会”,丁新教授受邀参加本次活动以及基层考察。会后,中教全媒体与丁新教授就叶县之行的感受以及县域改革建议展开了进一步交流。

中教全媒体:2020年6月10日,“平顶山市县域教育信息化模式创新与应用(叶县)现场会”如期成功召开,通过参加会议与基层考察,您有什么感受呢?

丁新教授:记得我在会议发言时曾坦陈:“在参加叶县会议的代表中,我是年龄最大,对叶县经验认识最肤浅的。”正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一穷二白”,参加会议就格外用心,从会议传递的大量信息中捕捉到了不少让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的内容。

短短一天时间,不可能全面准确的把握会议内容和精神。但是窥豹一斑,透视会议的关键词,如“PPP模式”、“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教育“均衡与创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以敬畏之心做教育”等,我觉得很振奋人心的。包括我们会场后面墙上的几个字:用科技连接你我,让亿万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这是一个很好的口号,如果这个口号能够落实下来,或者这个口号能率先在叶县落实下来,就是叶县那么多孩子的幸福,那么多家庭的幸福!

中教全媒体:请具体介绍“PPP模式”、“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教育“均衡与创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以敬畏之心做教育”等关键词内涵。

丁新教授:

“PPP模式”:一个有责任心、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来提升本地教育品质以及改变教育面貌的政府,与一个“以敬畏之心做教育”,即将企业发展所得用来回馈社会的企业的强强合作。政府出政策、订规划,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积极实施;企业出资金、出技术,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软硬件服务“ppp模式”在叶县取得了初步成效,已经迅速改变了叶县的教育生态和面貌。会议除了分享这一模式的成果和经验外,也探讨“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可复制以及可推广问题。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共同选择的教育解决方案。全球有191个国家的15.8亿学生停课,占全部在校学生的91.3%(UNESCO,2020)。面临紧急情况,各国都通过在线远程教学来克服面授课堂教学被迫中止的困难。对于叶县来讲,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除了替代课堂面授教学之外,更是对疫情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全方位检阅,以及对叶县PPP模式的一次大考。事实证明,那些平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比较好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比较高的、政府和学校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在线教学的效果都比较好,接受检阅和迎接大考的成绩也都很好。叶县就是这样的范例。在此基础上,需要探讨的是,疫情后在线教育能否和如何持续发酵,以及信息技术与校园内面授教育相结合该如何展开新的篇章。

“均衡与创新”: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将这两个动名词并列使用。我还注意到叶县的共享在线教学平台,就是以“均衡”命名的,可谓匠心良苦。其实不难明白叶县政府的良苦用心。对于县域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即全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第一位的。叶县的发展思路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让乡镇和农村共享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整个县域,特别是乡镇和农村的教育水平。而均衡发展,切记不是乡镇农村把城市的高水平教育拉下来的“杀富济贫”,更不是“安于现状”,把现有的资源和模式从城市搬到家到乡村。城乡之间的差距毕竟是客观存在,这个差距不仅仅是教育差距。均衡发展实质上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和社会治理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把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模式简单搬到乡镇和农村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需要探讨的问题——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创新的互动关系。即均衡发展需求如何激发教育创新,反过来什么样的教育创新有利于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际上,要真正实现县域均衡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县域教育向高水平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实现均衡发展。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叶县县长在会议报告中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实际上这又何偿不是叶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顶层设计,宏伟蓝图的关键词。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上,特别是乡镇农村,处于贫困和极端贫困的人群,不仅过去和现在几代都处于贫困状态,而且有可能他们的下一代还会继续处于贫困状态。扶贫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经济扶贫可能解决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脱贫问题,而教育扶贫可能不像经济扶贫那样立竿见影,但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让贫困人群的子女能够接受优质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分享现代思想和现代文明的氛围和成果。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际遇,有利于解决下一代人从根本上脱贫,即“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问题。叶县这一宏大叙事,正在通过PPP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特别是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步步实施。

“敬畏之心”:这是叶县PPP模式的合作企业代表在会议上发言的主题词。“以敬畏之心做教育”也是企业支持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支持互联网+教育改革创新的心声和原动力。“以敬畏之心做教育”,透视着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一种行为范式。这一思想境界的基础,是对社会支持企业发展的感恩之情,通过以敬畏之心对教育,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进行投资的方式来回馈社会。这一行为范式,企业的投入不再以经济赢利为目的,甚至会拿出一部分企业在其他方面的赢利,不计经济回报的投资教育。“以敬畏之心做教育”表明,企业力图通过与政府、社会和学校,在教育这一公益事业领域的良性互动,寻求企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际上,当社会效益明显,特别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时,想不要经济效益都不行了。

中教全媒体:叶县之行,您有很多感受与启发,深思之后您对农村县域教育改革发展有哪些建议呢?

丁新教授:

1. 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创新教育发展模式不动摇

审视近年来叶县县域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探索叶县县域教育取得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的深层次原因,有多种视角和多种方法。关于关键词的分析是很粗旷的,但有时又是很深刻很有效的一种。它可以直击事物发展所秉持的理论和理念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直析改革发展的思维和思路的哲理性、逻辑性和适切性,直探事物发展实践的路线、方法和程序的合法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上述关于几个关键词的分析,实质性的探讨了叶县县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理念、思维、思路等务虚的内容,涉及到实践层面的发展路线、方法、程序等务实内容。这些都是叶县县域教育项目和发展模式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希望叶县能够秉持这些关于促进教育“均衡与创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以敬畏之心做教育”等科学、理性和前瞻性的理论,理念和思路不动摇;在这些理论指导下,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和创新已经为实践证明,适合县域教育均衡和创新发展的“PPP模式“等路线,方法和程序。通过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特别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与教育对象的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叶县县域教育获得更大、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不负众望,为全国同行提供叶县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而且适合县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模式。

2. 一切为孩子着想,改革教学方法,尽快主动适应教育对象已经是互联网“原住民“的重大变化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服务对象就是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适合孩子们成长的经验和教学法,当然也包括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融合的各式各样的经验和教学法。这些经验和教学法,因地、因时、因师(教师)、甚至因生(学生)而不同。特别是教学法,与教师所处的学校氛围、信息技术条件和教师本人的素养和经历有关,具有很强的学校和教师的个性特征。

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我们的教育对象已经悄然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在校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从年龄结构上讲,已经完成了从互联网“移民“到互联网“原住民“的迁移,已经全部是互联网世界的“原住民“了。这些孩子从他们懂事起,甚至是一出生起,就生活在互联网世界里。而我们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从年龄结构上讲,大都是互联网世界的“移民”。大家都承认,互联网世界是个神奇的世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影响是颠覆性的。互联网“原住民“和“移民”不仅分别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更重要的是,他们接受事物、考虑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习惯可能根本不同。严重的问题是,作为互联网“移民”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他们多年来积累的对互联网“移民”学生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教学法,对互联网“原住民“的学生还有效吗?

另一方面,对于县域基础教育而言,在县城和信息技术条件好的乡镇,互联网“原住民“可能名副其实。而条件差的乡镇和农村,这里的互联网“原住民“可能还没有真正生活在互联网世界,没有享受到互联网的待遇。对于这部分学生,如何使他们尽快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原住民“,就又是一个县域教育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必须重视基础教育对象已经变成互联网“原住民“的问题,原本适用于互联网移民学生的经验和教学法面临必须改革创新甚至推倒重来的形势。同时,对于县域基础教育而言,帮助乡镇和农村年龄上本属于互联网原住民的学生,实现互联网意义上的”脱贫“,让他们早日进入互联网原住民的角色,享受互联网原住民的专属教育“特权”,就是教育扶贫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3. 注重教学设计,从应急在线教学向有设计的远程教育和混合教育发展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是一种“应急“远程教育。它的功绩是维持了疫情期间的教学秩序,使各级各类教育没有因为疫情严重而中断。对于叶县而言,还起到了检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能力和水平,”PPP模式”通过一场大考的作用。但是应急在线教学,缺乏严谨的教学设计支持,基本上是把真实空间的课堂,搬到了虚拟空间的平台,大部分实现的是同步交互的实时教学。因此,其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和作用。

疫情后的教育教学,要在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进行一次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尽可能想办法保持在线教学的热度。但是功夫要下在有设计的远程教育身上,尽可能的发挥远程教育特有的:智能化程度高、交互性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时空灵活等优势。这几年的校园内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远程教育可以在包括翻转课堂在内的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际上远程教育非常适合于与课堂面授,课下协作学习等相结合,而有效开展混合学习。所以,疫情后的县域基础教育,必须加强教学设计,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尽可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自身的优势,一方面发挥远程教育在翻转课堂等教学法创新,以及在有效混合学习中的作用。

4. 树立教师主体意识,挖掘学生“原住民”潜力,让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县域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角

教育,包括县域教育的主体都是教师和教学管理(技术)人员,而教育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而且与教育对象即学生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甚至信息素养和能力都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叶县PPP模式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绝对没有问题。我们也注意到,PPP模式非常关注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这说明其内涵在不断充实。实际上,PPP模式的内涵发展还有许多文章可作。PPP模式再好,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将所有的努力落实到教师和学生身上。

其中,如何使教师成为县域教育改革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主体;如何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教师如何适应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特点改革教学法等都是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研究和尊重互联网原住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考习惯,培养并充分利用学生驾驭互联网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学会享受互联网+教育服务;尝试与学生共同开展翻转课堂等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改革;在新知识、前沿和扩展内容的教学中,师生平等或师生易位,与学生一起在互联网世界进行学术和非学术的互动;在相对高的起点上,实现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素养的双重教学相长。这些都是面对互联网原住民学生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和教学改革是师生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县域教育的改革发展,是政府、社会、企业和学校,特别是学校师生员工、精心设计、组织有序、分工明确、协同努力的系统工程。我们高兴的看到,叶县开了一个好头。希望叶县经验能开花结果,真正促进县域教育在新的基础和高水平上取得更大更高层次的发展。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2790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