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教务处处长专访 |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国华:向课程思政与创新教育聚焦发力,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
作者:    浏览:11869

全媒体视角

68年来,北京林业大学以发展我国林业事业,绿化祖国,持续改善国家生态环境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学林爱林、为林兴林”的高级专门人才。展望未来,我们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实现新时代北林新崛起的宏伟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拿出“北林方案”,贡献“北林智慧”,提供“北林力量”!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国华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作为我国林业高等学校排头兵,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强。在几代北林人接续奋斗下,实现了从单科到多科、从学院到大学、从“211 工程”到“双一流”建设的跨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近日,中教全媒体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国华,就学校发展历程、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时代发展规划等展开交流。

立足“林”学特色优势,助力绿色中国发展

中教全媒体:都说北京林业大学是绿色高等学府,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学校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黄国华: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当时的教学核心是林学与风景园林。文革时期,学校搬迁云南,1978年回到北京,学校慢慢复兴,逐步形成以“林”为特色,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大学。2012年以后,学校形成了“务实、尊师、重教、勤学”的教学特色,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学科群,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研究型重点大学。

68 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学校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训和“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伟大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我国林业高等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化课程思政与创新教育改革,构建育人新模式

中教全媒体: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最终目标,学校作为林业领域的最高学府,是如何实施课程思政,达到“立德树人”?

黄国华: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起步比较早,做的比较好,很好地做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2017 年,学校课程思政研究获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点攻关项目,在课题研究与课程试点基础上,学校遴选确立课程思政教研教改专项课题121项,组织广大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目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将课程思政有效覆盖到所有教学单位。

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讲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四史”的学习,懂珍惜、懂传承、懂奋斗,学习革命精神,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就是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四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向深入,使学生入耳(听到)、入脑(听进)、入心(记住)。

中教全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您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内涵是什么?

黄国华:学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是突出三个方面,即创新思维、创新勇气、创新实践。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创新勇气是创新教育的动力,创新实践是创新教育的具体行动。对学生来说,上大学的模式有两种,一是按照学校模式化、标准化培养,成为专业人士;二是实现心中自己,完成自己的目标,做到自我突破。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细化,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情况个性化发展,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中教全媒体: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我想了解一下学校是如何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

黄国华: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科类大学有所不同,理工类大学的学生有很多工业思维、工业想法,他们的创新创业项目产品化速度快。比较来看,农林院校的很多研究都有季节周期,林业大学好多实验是针对木本的植物,木本植物为多年生,很多实验需要师兄师弟传承才能完成。学校在2018年明确了创新创业的思路,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意见,引导教师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另外,我们制定了推进的具体实施方案与时间表,学校各部门分工明确,合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对学生分类指导,提倡分型发展。第一类是引领者,不仅有创新的意识、有创新的勇气,还能够主动学习多领域知识,学校每年专门选出30名左右的学生,开展精准化的辅导支持,为他们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大课堂。邀请企业领域的“双师型”专家为他们讲课,并且组织他们去中关村等创新创业前沿阵地去学习、实践。第二类是试验者,主要是以赛代练,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就业大赛等,每年大概选出200名左右学生。第三类是普惠者,每年大概1000名学生,让他们每年参加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强化导师指导,通过做研究、做课题的方式来加强创新意识、积累创业经验。

此外,学校实施分层式培养,为参与创新创业的同学配备导师,鼓励他们组建三人以上团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中教全媒体:据我了解,产学研用协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另一个热点,近年来,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为高校发展的重点,学校在产学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黄国华:学校在“政产学研”结合方面做了深入探索与创新实践。“政”主要是和地方政府合作,最成功的合作是与江西省政府,学校不遗余力的为江西生态文明样板工程设计实施方案,提出森林绿化、林业产业、潘阳湖保护以及水体污染防护等诸多具体实践方法。

学校积极推动产教结合,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是搭建合作平台,与科技园企业联合培养学生,邀请具有一定技术职称的企业导师参与学生培养。二是科研反哺教学,2012年开始,每门课程安排学时专门讲授科研最新成果以及知识检验。2019年,我们又出台办法,提出科研平台转化为教学平台,科研成果成为教学成果,科研资源成为教学资源,现在的专业实习、实践、实验等,都会有导师组织学生去科研实验室完成。

面对科技革命时代新要求,提升一流本科建设新水平

中教全媒体:当前,大数据技术助力教育变革,全球视野的双一流建设之路已在脚下,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请问AI时代会给中国教育带来哪些变革?

黄国华: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必将深刻地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我提这样几个观点:

一是迈向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主动式教育教学信息化体系。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办学的重要支撑和展示平台,已经成为学习资源共享与融合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是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主要依托。

二是迈向智慧教育教学,要打造高校教学新形态 。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进入信息时代的一场革命,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迈向智慧教育教学,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就是通过教育信息化,特别是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教育创新,尤其在教育教学现代化与国际化方面做出贡献。

三是迈向学习者中心,转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要回归教育本质,要树立“学习者增值”的质量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围绕“学习”全过程“定内容、做设计、选形式”。要关注在线教学的实际效果,用厚重的教风、主动的学风,致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致力建设“和谐、友爱、互助、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堂关系,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学习共同体。要引导建设朋辈式同学关系,在“互学、互助、互教”中答疑解惑,分享资源,共同成长。

四是迈向“教”“学”融合,注重培养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

高校将推动大规模在线教学常态化,从全校、学院、课程三个维度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研讨式、探究式、互动式新型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创新教室、研讨教室等智能型学习环境,使用全国性慕课平台和校内综合网络教学平台,探索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全面重构 “教”与“学”。

中教全媒体: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带来变革性影响,对大学培养人才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黄国华:一方面要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人才培养的好不好,不简单与与教师拥有多少知识相关,更与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要求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校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带动其他各项工作推进。

中教全媒体:新时代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黄国华:第一,一流理念改革。学校从2017年就提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北林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举办专题论坛,引导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妥善分配每个学院每个老师的聘期任务,专业、招生、教学研究项目、研究论文与成果等方面都制定目标任务,要求教师秉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的原则完成聘期任务。第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方法。第三,提供一流的教学条件。近几年按照教师的教学习惯建设了20多间智慧教室,包括互动式、单独式、研讨式等,都是为教师们“量身”设计的。第四,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现在每年都支持两三百项教研项目,每年都能有两三百篇教改教研论文成果。第五,构建教师激励体系,更好的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成绩奖,即年度个人先进奖;贡献奖,即两年评选一次;成就奖,即四年评选一次。

中教全媒体:“十四五”开局之年,本科教育设立了怎样的目标?

黄国华:“十四五”期间希望通过努力,学校能够达成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奋力落实:一是落实一流理念,教师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二是实现一流培养能力,从思想转变、能力提升两方面着手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学校每年安排近200名教师参加校外培训。三是建设一流培养体系,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变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加强通识知识与基础知识教学,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学科间共性的知识,按照“大一全校通、大二学科通、大三专业通、大四求职能力通”的原则修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能力体系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能够与社会需求切合、胜任社会岗位。四是打造一流课程和一流课堂,拥有一流专业与一流教材,好专业应该满足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学校将以内涵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与此同时不断加强教材建设。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高校建设的关键之年。68年来,北京林业大学以发展我国林业事业,绿化祖国,持续改善国家生态环境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学林爱林、为林兴林”的高级专门人才。展望未来,我们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实现新时代北林新崛起的宏伟目标,为建设美丽中国拿出“北林方案”,贡献“北林智慧”,提供“北林力量”!

采访报道 / 中教全媒体 曹艳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2860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