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演讲 |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杜湘瑜:多维重构,立体融合,探索高效混合式教学模式
作者:    浏览:12848

11月14日,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第二届)暨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2020年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大会聚焦“疫情后慕课创新发展”,全面展现我国抗击疫情慕课建设、管理与应用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深入研讨疫情后基于慕课的教育教学理念革新与行动变革。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湖南省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本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获得者、学校首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杜湘瑜就主题“多维重构,立体融合,探索高效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了报告。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湖南省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本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负责人和主讲人、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获得者、学校首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杜湘瑜

现场精彩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能跟大家一起来交流混合式教学的体会、实践和理解。

报告从以下四个方面跟大家一起来探讨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当前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索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效率的一些做法,最后,结合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翻转课堂实践,交流体会与思考。

大家对混合式教学都不陌生,早在2000年美国教育家就围绕有围墙的大学是否被网络大学所取代这一观点开展讨论,领域的专家认为即使在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但是传统教学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混合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和网络化学习的反思后进行的一个融合式变革。对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不同的领域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剖析和定义,但是大家共同的一点认识是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线下教学和新兴的线上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我们教学效果。

推进混合式教学势在必行。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面,提供更多的教育学的资源和手段,将使我们教育学的过程更多样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契合混合式教学。

同时,我们开展混合式教学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丰富优质的慕课、微课、在线数据库等等数字化的资源,为学生的线上自学提供了客观的基础。而线下教学也已经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我们知识传递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还有各种先进信息化的平台,这些都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

构建一个好的混合式课堂,必须在纵向上实现多维重构,立体融合。

(1)课程平台的多模式融合,课程平台既要体现资源的呈现功能,又要提供使用的反馈功能,才能实现资源、学生、互动、监控、评价和管理的有机融合。

(2)课程资源的多样化融合,任务性资源、知识性资源,还有检验性的资源和辅助学生更好学习的指导性资源等等,当这些多样化的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学习资源链。

(3)对学生来说更需要进行一个学习方法的改变和融合。形成线上线下学习结合,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以及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4)在评价机制方面也要做到全方位的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过程结果、个人自评和小组考评,理论和实践等等层面考核的融合。我们要重视考核评价的实时反馈,只有将我们评价结果反馈到教学环节,才能让我们教学环节成为一个动态可调的系统,时刻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纵向的要素融合之外,在横向上把握三个动,营造三个感才能构建高效的混合式课堂。

首先第一个是教学内容的衔接度,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教学内容层面的衔接度和系统化。线上资源通常具有一定的零散性,通过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等方式,重塑知识体系,强化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另外一个层面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线上教学主要以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吸收为主,而线下教学则要内化线上学习的知识,回答学生的疑问,推进知识的延伸。

第二是问题探究的深刻度。线上积极引导,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挑战性问题,同时优化我们的资源设计,既有经典知识,又有一些前沿性的引导性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寻求问题,探索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感体验。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则要采取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等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的思考。

第三个是教学过程的完整度,在每个教学单元,甚至每个知识点都尽可能要保证独立的闭环。包括教学任务的提出,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总结归纳,效果检验,进而来引出新的知识点,让每个环节能够层层递进。

三个感,第一个是营造沉浸的空间感。注重线上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借助各种互动教学平台,全方位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互动,形成一个虚实结合的空间。第二个感是设置适当的压迫感,在混合式教学中设置适当的压迫感是非常必要的。在自主学习的阶段,老师可以采用竞争机制的方式,在线下课堂通过小组PK,提高线下课堂的压迫感,提高学生的敏锐度。压迫感应该是可调的,评估学生当前的学习条件,知识基础等等要素,通过观察考核的结果来动态的调整压迫感,避免学生产生挫败感和疲惫感。第三个是形成舒适的节奏感,在混合式教学中形成一种对学生和老师都非常舒适的节奏感,包括我们的线上教学密度的把握,对于一些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

结合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思路,我们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了混合式教学。首先我们有机融合了以多功能智慧教室为代表的物理空间和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新工科的资源空间,以及以微信雨课堂为主体的交互空间,构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环境。

通过对传统课堂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基于SPOC-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其中我们在引入这个阶段,线上发布预学单,引导学生预学,整合并推送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一站式预习,对学生的预习进度进行跟踪和激励,使学生上课前基本处于相似的水平。而进入线下课堂,可以利用案例演示让同学们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形成兴趣驱动。回到课堂以后,我们基于物联网+的课堂工具,开展课前测,把握学生自学的状态,让老师和学生对当前的认知水平一目了然。

在参与式学习这个核心阶段,利用多维的信息化资源和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模式课堂,在课前,基于MOOC等平台进行广泛的自由讨论和解惑,在课上,则基于互联网+课堂工具,进行实时的问答和反馈,时刻把握每一个学生对当前内容的认识程度,我们还将个人实验平台和虚拟仿真平台引入课堂,边学边做,边做边论,边论边验证,让每个知识点都更深刻更丰富的方向挖掘,提高课程的挑战度和创造性。

经过多轮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我也有一些体会。首先混合式教学既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课程专业知识,又要求教师钻研现代教育技术;既要求教师具备传统的课堂讲授能力,又要求教师能熟练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因此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设计好每一次课。不可否认的是混合式教学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另外我认为混合式教学最大成就之一是能够逐渐的改变学生待哺式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形成自定义目标、自学、自测的学习闭环。老师则需要更加多的去关注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需求、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引领教育实践,与时俱进。教学管理应根据教学模式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同步在课程计划与保障、课程监督、课程评估方面进行改革。只有教、学、管三管齐下,才能让混合式教学落到实处,形成实效。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谢谢大家。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3010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