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之外,去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印发的《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切实优化招生结构,精准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一系列的政策和举动无一不反映着我国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迫切性,尤其是在当前世界产业变革与升级的形势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发展迅速 供需矛盾突出
据统计, 2016年至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为63%,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预计未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并将在2025年超过4000亿元。近期发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
在市场前景广阔的同时,人工智能产业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产业需求急迫,另一方面则是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面临着瓶颈与困难,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统计,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内有效人才缺口达30万,特定技术方向和岗位上供需失衡比例尤为突出。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高校必须在结合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培养更多人才才能让人工智能产业更好的发展。此前,我国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但如何完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制度,在本科层次培养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校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深化产教融合 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端人工智能人才的必由之路。相对于传统学科专业,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往往是在拥有核心产业资源和数据的企业出现。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需加大产学研用、产教融合的力度,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助推高效人才培养,搭建校企充分合作与交流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作为和产业紧密集合的专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必须以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积极与领先企业、行业服务机构等共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综合育人平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同时,教育部实施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自2014年起实施以来,已经成功建立了一批校企深度合作的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研究院,为接下来大面积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借鉴和示范。
思想盛宴 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实现了飞速发展,人才培养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原创算法、生态系统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推动产业发展。
虽然已有345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但由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较晚、人才培养经验积累不足等原因,如何有效的开展本科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仍是各高校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同时,如何在专业培养的基础上做好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导向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为了解决高校当前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所面临的的困境,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搭建学校与企业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中教全媒体将于2021年4月23-24日在京举办“2021(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大会以“洞见未来 集智创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为题,将邀请行业专家、大学校长、教务处处长/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学院院长以及前沿企业等嘉宾将带来一场丰盛的人工智能教育思想盛宴,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洞悉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与创新,为各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供典型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专业的力量。
报名方式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点击【链接】马上报名
会务组联系人
王老师 18601127475
王老师 13401137306
尹老师 18615535447
何老师 13263280025
夏老师 13240171988
安老师 18610686009
杨老师 18610620480
人工智能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2019首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全景报道
2020年高校新增、撤销本科专业名单公布,最火的还是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开场视频
大会现场视频
会场座无虚席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