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以“新医科”为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的高质量、精准化继续教育品牌,以提高大健康岗位胜任力为己任,服务辽宁省医疗卫生人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探索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新时代继续教育之路。
文 / 中教全媒体 张晓蒙
苏红:学院的更名与大连医科大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5月4日,时称关东医学院,是我党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对医学人才的急需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医科高校。1950年正式成为五年制医科高校。1958年6月成立了大连医学院业余大学,先后经历六次更名。从大连医学院业余红专大学到大连医学院夜大学,从大连医学院成人教育处到大连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最后从大连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现在的大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随着学校1969年奉命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到1978年再回大连原址复办,学院也再次开办成人教育。在国家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时,学校各项工作也取得长足发展,于1994年1月,学校正式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院也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并随着继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学院更名为现在的名称。
从学院的更名能看出悠久的办学历史,也会感受到适应时代发展、为满足人民对健康需求而培养合格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办学风格。学院目前根据学校本科专业特色及社会需求,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探索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苏红:学院经过60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在学校整体战略规划下,学院提出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秉承“仁爱、服务、创新、共享”的办学理念,以整合我校优质资源为主,通过互联网+专业+政府+企事业+行业等,打造以“新医科”为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的高质量、精准化继续教育品牌,以提高大健康岗位胜任力为己任,服务辽宁省医疗卫生人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走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新时代继续教育之路。围绕办学指导思想,逐渐形成以下办学特色:
(一)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高质量、精准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顺应形式,立体建设教材
我校连续四届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学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规划教材主任委员单位,积极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材编写工作,每轮教材主编及副主编的人数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学院按照第四届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赵杰校长提出的:教材编写要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放眼未来、留有想象空间,结合继续教育现状、注重医教融合及教学研究的要求,积极组织编写出高质量教材。2021年,由我校教授牵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第4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最高奖特等奖,是全国继续教育、东北三省、人民卫生出版社等领域与机构唯一的特等奖项。
(2)全覆盖、精品化建设学历继续教育线上课程资源
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转型、产业调整升级以及学习者职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等多样化需求。按照全覆盖、精品化的思路,持续加大线上课程视频资源建设。学历继续教育线上资源覆盖面达95.4%。在此基础上,着力建设线上精品课程。
(3)多层次、模块化建设培训课程资源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开放共享为原则,吸纳专家、行业人员以大健康理念为核心,建设一批技能型、探究性课程资源。
(二)构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共建新模式
学院与康养产业链、岗位群紧密对接,创新康养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学院依托辽宁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辽宁省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大连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等工作基础,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对接健康养护、健康医疗、健康医药、健康管理等岗位群,开展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为主的大健康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和完善课程及培训体系,打造满足人民对健康需求的“预防、诊疗、康复、健养”服务链,10余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47万余人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同事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另外探索打通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通道,创建“书证融通、能力递进”的“1+X”培养体系;搭建相应实训基地;同时打破行政所属,坚持产教研有机结合,探索选聘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组建成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年初,学院选派骨干教师作为专家组长积极组织制定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大赛相关赛项规程及赛题,作为裁判长负责制定人社部全国乡村振兴大赛相关赛项的技术文件、赛题、负责统筹赛场等工作,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经过持续探索,实现了专业课程与联盟合作单位、实训基地的对接,教师与培训项目的对接,学生技能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苏红: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例: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主要任务,从入口到出口强化质量关。
(1)突出学科优势,办好本科专业。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文件中提到:普通本科高校应聚焦主业,集中力量办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专业。2018年开始,学院停止专科专业招生,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学科资源优势,坚持以高校为办学主体,集中力量办好优势本科专业。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新时代继续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提高思政工作水平。今年,我校有1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喜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负责人和团队认定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3)结合学生特点,创新教学形式。根据成人学生的自身特点,加强教学资源课程建设,依托互联网平台,逐步建立网络学习和面授教学、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训相结合的混合式培养模式。选派优秀师资为学生开展面授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4)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教学全过程管理。不断加快改进学习平台功能,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及反馈。积极探索考试工作改革,使教学全过程可记录、可监控、可评价、可追溯。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坚持“质量有要求、要求有执行、执行有评价、评价有标准”,建立办学质量自评制度。
苏红:学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疫情期间,学院不仅用自建资源,也充分利用国家公共服务平台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同时加强题库资源建设,探索并实现线上考试。
另外,针对疫情防控,学院制作了校园疫情防控知识系列宣传片共10余项内容,为学生返校及在校学习提供科学指导,该系列视频经学习强国、辽宁新闻采录播出,辽宁电视台连续10天轮播展示。
苏红: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广泛开展在线教育,基于互联网的各类教研活动形式也得了快速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医学教育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医学教育新形态。”
因此未来随着在线教育应用的常态化,医学教育“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应更加突出融合应用,从“互联网+”走向“智能+”“医学+”。
苏红:继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用两个词形容,“终身”和“融合”。
首先,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发展,我国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从学历导向以学历教育为主,转为非学历导向以继续教育培训为主是趋势。高校进行非学历继续教育,是高校向社会辐射教育资源,提高受教育者的终身就业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其次,深化产教融合是新形势下推进高校继续教育内涵建设和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之间相互转换,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