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波: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坚持与选择
作者:    浏览:12296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双一流”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路径进行了系统化深刻阐述。日前,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回望首轮“双一流”建设,各地各建设高校各项工作平稳推进,成效明显,为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高校正处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阶段,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国家急需、坚持特色一流、保持战略定力。围绕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重要问题,记者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进行了专访。

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 服务人才强国战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您看来,判断“双一流”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杜玉波: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从根本上来说,检验“双一流”建设的成效主要看培养出了什么样的人才,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其中涌现出引领社会发展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良才,也就是为各行各业重要岗位培养出领军领导人才、战略科学家、总工程师、国家教学名师等大师级人才。

我们说,“双一流”建设高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单纯发表多少篇科研论文,也不在于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几个百分点,而在于它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始终保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的报国情怀。

具体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呢?

杜玉波:从世界高等教育实践来看,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按照本国的政治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也都是在培养高质量人才和服务本国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天,没有什么比培养接班人更重要,没有什么比这个方面出问题更危险。

在人才培养的路径上,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我们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格,其中品格是最高层次,这样才是适合每个学生的高质量教育。

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力量上,更要持续加强。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建设一流大学就缺乏根基,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是以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为主要标志。我们的校长要当学生的校长,我们的教授和最优秀的教师要给本科生上课,让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真正成为大学的“底色”和“第一使命”。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明确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目标。您认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何短板?面向未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杜玉波: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战略资源,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双一流”建设高校当前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希望依然是人才问题,特别是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必须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重点培养一批、大胆使用一批、及早储备一批”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及早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精准引才,面向海内外重点引进享有学术盛誉的战略科学家和极具潜力的青年才俊,让高端更尖端,让青年更拔尖。坚持精心育才,从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给予关心培养和特殊支持,使他们能够安心、热心、舒心地在学校工作。坚持精细用才,按需设岗,以岗聘人,放手培养,大胆使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让他们在一线历练成长。

在人才培养和集聚方面,要特别注意以学科为主体,学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引进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单凭名声和“帽子”来引进;以学院为主责,倡导“学院办大学”,而不是“大学办学院”,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授的作用,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意见;以学校为主导,学校要管师德、管结构、管政策,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既鼓励“全能冠军”,又支持“单项冠军”,尤其要注重学科团队建设,由“钓鱼式个体”向“捕鱼式团队”转型。

坚持学科建设特色发展 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有学者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面临着“千校一面”的弊病,“双一流”建设正是对高校过度综合化的重塑。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相关高校应如何布局学科建设?

杜玉波:学科体系的建设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根基,在高水平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在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一所能够覆盖所有学科专业。学科建设不是张开巴掌拍下去,而是攥紧拳头砸下去。针对学科专业盲目布点、重复设置和“多而散”的功利性现象,必须痛下决心建立预警机制,把就业状况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中,统筹好学科专业的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工作。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

“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学科有选择性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要把一流和特色学科做强,以此带动、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具体来说,要把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做实,不断强化学科高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增长点。

进一步讲,“特色+优势+水平”才是真正的一流,才是持久的一流。“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的积淀和努力,没有坚实的基础,短时间内想实现一个较高的目标,往往不现实。“双一流”建设的一般规律,应该是稳中求进、进中求特、特中求优、优中求强、强变一流。说到底,“双一流”建设重在内涵和质量,绝不仅仅是规模和数量上的比拼。一流大学未必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精而专、有特色的学校同样可以办成一流大学。

除了要坚持学科建设特色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还应有哪些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考虑?

杜玉波: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这不仅是对清华大学的要求,更是对所有“双一流”建设高校赋予的重要使命。“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对接,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作出大贡献,切实担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要通过调整学科结构、搭建合作平台、创新育人载体、建立协同机制,与国家发展布局同频共振,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与国家主体功能区高度耦合,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从根本上讲,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更是人才培养水平的竞争。从服务“四个面向”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学科建设的底线要求,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科设置、调整的前提条件,努力办好前沿性、引领性学科专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提升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当前制约我国发展的很多“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我们说,搞基础研究“急不得”,要坐“冷板凳”;搞技术转化“断不得”,要做“长链条”。“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这方面要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考虑。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着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程,未来依然任重道远。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哪些体制机制应一以贯之,哪些方面又该进一步改革创新呢?

杜玉波: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大学发展的根本指引,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大学育人的独特优势,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大学领导体制的核心坚守,把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大学治理的基本依托。对于这几点,我们不用怀疑,不能动摇,要一以贯之落实好、执行好。

适应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多点发力,以攻坚克难激发办学活力。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教育目标上,要更加注重“导向”;在教学内容上,要更加注重“更新”;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注重“互动”;在教学管理上,要更加体现“灵活”。二要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把社会资源转化为学校发展资源和育人资源,实现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三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完善,努力培养一批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四要深化质量保障机制改革,着力构建约束激励机制、经费投入机制以及教学水平长效提升机制。五要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树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价值导向,不要仅仅围绕一些大学排行榜和指标体系转,更不要只在这里面找“兴奋点”,而看不到短板。

您刚刚提到教育评价,众所周知,建立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难题。我们该如何科学地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怎样看待“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之间的辩证统一?

杜玉波: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坚持综合评价的原则,特别要强调破立结合,以立促破。2021年印发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我们说的“破五唯”,破的是“唯”而不是“五”,“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不是完全不要,关键要从实际出发,不要作为唯一的指标,要凸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的实际贡献,彰显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追求。构建“双一流”评价体系,要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标准;产出一流成果,把对国家社会贡献度和国内外公认度作为重要考量;发挥一流影响,把形成的重大影响力作为最高评价;办好一流本科,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基。要将评价内容聚焦到“四个能够看到”:能够看到培养一代又一代为国解难、为国分忧、为国尽责“国之大者”的卓越贡献;能够看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能够看到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责任担当;能够看到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大国情怀。

从建设进程看,着眼世界一流就是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大学的成功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坐标系,同台竞技,不是“自说自话”,不做井底之蛙。世界一流的建设,要坚持正确方向,服务国家急需,坚持内涵特色,保持战略定力。着力中国特色就是要立足国情,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一流大学应该为社会解决诸多实际需求,为国家培养大批栋梁之才,为世界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不是“自娱自乐”,不能东施效颦。中国特色的体现,实质上是贯彻“四为服务”的方针,在“四为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3470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