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文件,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有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政策文件逐渐出台,高校继续教育将面临新变局。为此,中教全媒特别开设《继教发展新思路》专栏,特邀高校继续教育院长、书记畅谈新政下继续教育的新发展、新思路。
本期中教全媒体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福胜,分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继教新政下的相关做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王福胜
2021年底,教育部关于继续教育新政策陆续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也迎来了制定的第一个发展规划的收官时刻。2022年,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全面停止了学历教育的招生,踏上了全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新征程。学院以此为契机,制定了2022-2024三年行动方案,落实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学院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等。王福胜院长介绍到:“聚焦主责主业,倡导‘学无止境,医路继续’终身学习理念,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流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桥梁和窗口,成为医学终身学习的进修基地,打造与一流医学院相匹配的内涵式、专业化、高质量的医学继续教育品牌。”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规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组织多次的讨论和研究,要求严格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医学院自身特点,走新型继续教育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归口管理到管办分离转变。王院长介绍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原来实行的是由继续教育学院归口管理。根据教育部新文件要求,重新修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其中明确实行管办分离。在上海交通大学相关机构指导下,医学院层面成立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挂靠院办,继续教育学院及其他二级学院负责办学,实现管办分离。
二是从少量合作到全部自主运营转变。自主运营进意味着非学历教育短期内会出现阵痛,这也是新政出台后一些继续教育学院所面临的困境。对此,王院长也向大家介绍了学院的一系列做法,他说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非学历教育开办初期,由于面对市场办学能力低下,运营经验欠缺,引入了少量合作团队开展高级研修班项目,但同时也在重点发展自营团队。经过了三年多的成长和历练,同时根据新的文件精神,2022年学院决定全部采用自主运行模式。对于之前合作的团队,学院也经过评估给出了三种整改模式:第一是采取整体引进模式。按照学院要求和规范开展既定项目,在个人自愿、流程规范、合作项目结束和书面承诺的前提下,以学院人员招聘的形式整体引进;第二是个别引进模式。针对合作方个别人员,在征求原负责人意见后,按照流程引进学院项目团队中;第三是中止继续合作。根据协议规定,合作到期后,不再继续合作,项目不再运行,但是要稳妥处理好后续工作。”
三是从规模效益向内涵高质量发展转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经过继续教育思想大讨论认为,继续教育办学能力要适当留有余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涵质量提升方面,推动办学项目品牌建设。同时要更加重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保障机制,将师德师风、教学过程、信息化平台、质量监控等纳入学校总体办学质量保证体系。为何说“继续教育办学能力要适当留有余地”,对此,王院长给出了解释。他说:“文件中提到继续办学要和学校的办学能力相互匹配。我认为继续教育要明晰发展定位,在发展过程中,以规范为要,以质量为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规模一定要适度,不能把学校全部资源和品牌用足,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继续教育发展壮大后,规模效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从经济学上来看,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在这时候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战略定力,要总结和反思走过的路,还是要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眼光长远,留有余地,不可追求持续扩大规模。”
四是从注重市场导向向风险防范转变。王院长提到,非学历教育具有更加强烈的市场属性,必须重视市场机制在办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但是往往会走向极端,那就是过于注重市场机制,注重产值规模的不断扩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项目运行、薪酬体系等全方位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导致风险不断地扩大。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一步明确了除保证社会效益、公益属性之外,要求不断完善以制度为基础的风险防范体系,规范项目平稳运行,保证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同时,王院长也介绍了具体的三点做法:首先是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他认为,管办分离就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办法,学校层面通过方向性的制度化推动和引导办学单位走特色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学院层面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其次是要规范全环节的管理流程。在发展非学历项目过程中,要建立从项目设立、市场推广、项目执行与实施及监管等各个环节的风险防范流程;再次是要建立各类服务标准化。非学历项目实施是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条,要把服务链条的每个服务项目标准化,例如建立教师薪酬标准备案制度,推动文印、车辆等后勤服务商招标等标准化流程。
明确定位是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从源头上界定高校非学历教育的生存空间。王福胜院长介绍说,上海交大医学院继续教育在发展定位上要更加明晰“三化”:
一是立足医学,推动专业化发展。立足大健康领域,聚焦主责主业,面向市场办学,但不被市场热点所迷惑,不被经济效益所诱惑,举办项目必须姓“医”,要么内容和医学健康领域紧密相关,要么人员和医疗健康领域相关,明确发展界限和发展思路,在专业领域内深耕和挖潜。
二是强化管理,推动规范化发展。医学院党委在2020年对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了内部巡查。继续教育学院通过落实整改举措,坚持以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控,持续推动规范发展。
三是打造品牌,推动特色化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健康领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需求为动力,整合资源,系统集成“名师、名课、名项目”,充分发挥交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科教研管的优势,形成办学特色,塑造交医继续教育品牌。
发展路径则是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规范化轨道上的前进方向。王院长指出,上海交大医学院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上要体现了“三度”: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的高度。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在医学继续教育发展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并落实教师承诺书制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推进培养有温度、有情怀、有仁心的大医和良医的意识和责任。
二是推进规范管理的力度。以修订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为契机,全面梳理非学历办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强化立项审查、招生和过程监管、财务监控等核心和关键环节,经常性总结和反思风险防控和应对措施,构建招生、运营、服务、监管的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规范保证体系。
三是挖掘教育项目的深度。整合优势资源,把市场需求和医学院优势学科专业资源有机整合,拓展核心项目,推动项目向纵深发展,形成项目集群。如包含公立医院院长、后备干部、信息化治理等领导力的项目集群;打造首席、在岗、初任等卫生监督员培训项目集群;策划基于器官系统整合课程PBL教学规范化、课程思政、临床师资教学、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医学教育项目集群等。
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要以顶层设计推动发展,清晰的路线图有助于继续教育学院“心中有数、脚下有路、眼里有光”。王福胜院长重点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制定了继续教育三年行动方案中的目标,提出要力争在办学体系、基地平台和机制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性进展。
一是医学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建设突破。持续推动致力于大健康领域党政机关干部、企业家、医院及医学院校管理干部等领导力提升的高端培训;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进阶、专业研修和行业技能发展的职业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医学培训;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医学教育培训;迎接老龄化社会,创建具有健康特色的全新的医学老年大学等。
二是医学继续教育基地平台基地建设突破。主动谋划、申请国家部委及上海市等相关医学健康领域的培训基地;落实上海市卫生监督培训中心及专业培训、VR模拟培训两个基地建设;整合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优质资源,打造“交医在线”终身学习云平台;建立师资库,分类管理,完善信息,储备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精湛、认真负责、结构合理、为我所用的师资蓄水池和专家库。
三是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突破。定位公益属性,但也要发挥市场机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协调好质量、结构、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理顺医学院内部及附属医院推动继续教育的运作机制,形成了协同办学的新局面;育引并举,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市场型、研究型、学习型、服务型的运营队伍,锻炼一支精细、精准、精干、精明的服务保障队伍。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王福胜院长不无感慨地说:“我从事继续教育领域20多年了,经历了继续教育的风云变幻和分分合合,但对这领域始终有很深的情感。” 2001年他开始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前身之一),从基层的学历教育岗位做起,2010年作为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拓展非学历教育,一晃也有10多年了。2018年初到现在岗位上,积极布局谋划推动转型发展非学历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明确了新三年行动方案,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但是受到疫情影响,刚刚起步的非学历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重创,不得不放慢脚步乃至停滞。但是,王院长坚定地认为,继续教育在规范发展的轨道上,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曙光,未来一定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他充满信心地说到:“虽然征途漫漫,但是每一位继续教育从业者必须承担使命,责任在肩上,路在脚下,我们要以教育部新政策为契机谋划发展,努力总是进行时,星光不负赶路人,推动新型继续教育学院建设舍我其谁!”
文 / 中教全媒体 张晓蒙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