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汕头大学,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践行“以优质管理成就学术自由”的理念,进行全方位改革,为学者创造更自由的空间,以孕育创造性思维及创新性研究。
融入了私人基金会的公立学校是如何成立的?它与公立学校又有哪些不同?而它承载着哪些使命?对此汕头大学郝志峰校长给予了全部解释,他说到,汕头大学是由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它所建立背景是基于改革开放,并且也是当时汕头所需的,因此,它是一所融入了改革基因的公立大学。汕头大学成立的初衷是打造一所与国际接轨的内地大学,四十年来汕头大学在在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借鉴优秀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引进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学者创造更自由的空间,以孕育创造性思维及创新性研究。
汕头大学在办学方面一直走着精细化和国际化的道路,这也是其多年来的办学特色。在国际化方面,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境外交流活动,努力开拓国际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到境外学习、观摩、实践和竞赛的机会。目前,学校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大学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汕头大学本科生拥有大量的出国交流的机会,数据显示近三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有境外交流经历学生平均比例占当届毕业生的比例为60.1%。
在精细化方面,汕头大学的生师比一直优于国家教育部对本科院校评估的优秀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保证学生的生均资源,使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就有充分的资源进行各项科研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汕大每年组织近200场各类文体活动。其中,汕大户外教育的特色可圈可点,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设置本科生最高奖项-体育精神奖章,建立以高级户外项目为主,初、中级项目为辅的多元化户外教育体系;每年开展户外教育活动逾30场,受益学生近3000人次,获省部级奖项和出版刊物近二十项。自200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校内定向越野”、“希夏邦马峰登山科考”、“香格里拉高原、神农架原始森林、可可西里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徒步科考”、“南极科考探险”、“海洋划艇横渡大西洋”等户外教育项目,形成独特的体育精神培养模式。2021年,汕头大学组织师生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开展“重走长征路”党史学习教育,考察红军“芦花会议”遗址,寻访红军后代,徒步翻越雅克夏雪山并开展现场党课。同年11月开展了“学党史、迎亚青,海洋划艇寻访红色交通线”活动,在传承划艇精神的同时,以党的奋斗史激励学生报效祖国。
汕头大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较为灵活,郝校介绍道:“小而精的办学特色让我们在教师、企业合作中都是比较灵活的,因此在视觉处理、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方面,应该说是有一个很好的基础。汕大主要依靠本硕博培养体系,并辅以学校各个重要的科研平台,形成一个完备的不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方面,和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几个系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这些专业相互交叉,开设的课程覆盖了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机械工程系已经开设了智能制造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正在申报人工智能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正在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些新专业的设立,将进一步增强学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本科生培养水平。另外,生物医学工程作为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联合建设的专业,采用全英文教学,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大量的专业课程和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目前,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入选国家一流本科生建设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工程专业已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生建设专业,这些都将为汕头大学在人工智能相关类专业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研究生培养方面,电子信息工程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并拥有一个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个省重点实验室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信息类的省重点实验室,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就就是上世纪由戴汝为院士援助汕头大学时牵头建设的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省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或产业实践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果。另外,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也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拥有二级学科硕士点,这些学位点每年都培养大批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硕士生毕业。
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目前工学院已有的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正在协同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学科的博导联合培养博士生。另外,电子信息工程和机械工程都在积极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有望很快取得突破。除此之外,工学院还拥有一个智能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学校“文理医工融合、鼓励学科交叉”的整体战略指引下,智能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在和学校的其它重要科研平台一道,联合培养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
汕大的人工智能专业领域在理论研究、课程应用以及产业应用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郝校介绍到,汕大参与了《2030人工智能计划》中,并在因果推断方向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认为,想要超车必须要换道。何为换道?换道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变局中开新局,超越更高层次的院校。当然,这不是说整体超越,而是选择一个方面突出自己的优势,我想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我们必须抓住也正在抓住。
汕头大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人才培养上学校重视交叉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人工智能+X”的增长点,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创新能力。郝校介绍道:“汕头大学本身是学部制,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学科交叉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我们本身就是进行学科交叉的。事实上,交叉融合领域是最容易产生创新突破的领域,也往往是社会经济急需发展的领域。目前我校已经形成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两个重点发展领域,下一步将结合我校在海洋科学和医学方面的传统优势,着力打造智慧海洋、智慧医学这两个重点领域。一个具体举措是,我们准备联合几个具备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包括数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共同组建几个交叉学科博士点,提升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培养水平。另外,‘军民融合’战略也是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一个重点。近年来,学校已获批多项中央军委科技委基础研究项目,并在积极申报二级保密资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将在‘军民融合’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进一步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创新能力。”
除创新人才培养外汕大也主持了广东省滨海智慧城市的建设。工学院整合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各学科的力量,获批了“滨海智慧城市”这一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拥有广东省滨海智慧城市重点建设学科,在智慧城市这一领域进行了聚焦,获得了一批新的成果。
对于未来发展,郝校说到,汕大要逐渐回归到冲击“双一流”高校的进程中,因此要持续做学科交叉工作,进一步整合学校各相关学科的优势力量,建设人工智能学院及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院。未来的主要发力点是智慧海洋和智慧医疗。举例来说,汕大医学院拥有5个附属医院,是粤东地区的医疗中心,存在大量的科研问题需要应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解决,也拥有大量的数据和高水平的医疗专家可以支持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医学院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由感兴趣的老师全力推动,正在形成规模产生合力。未来汕头大学将抓住这个发力点,并不断发现并调整新的发力点,在人工智能方面真正做到“文理医工”融合,不断推动各学科和人工智能方向的共同进步。
文 / 中教全媒体 张晓蒙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