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让更多“千里马”奔腾于新时代
作者:    浏览:12910

当前,我们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任务。但就高校而言,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缺乏,亟须培养更多创新型国家的“领头雁”人才;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存在断层,存在优秀后备青年人才不足,在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方面存在断层隐患等。所以,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我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到2035年、2050年时,今天在校的大学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是推动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战略力量,“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心怀“国之大者”的拔尖人才。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总体而言,我们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还比较欠缺,需要攻坚的“卡脖子”科技难题还非常多。要通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动学科“大交叉”,承接“大工程”“大项目”,把“大团队”组建起来,为实现重大战略性高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我们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关键一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党中央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我们要打通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工作“全链条”,坚持机制创新和环境支撑“双轮驱动”,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竞争等机制方面下大功夫、出硬举措,让更多“千里马”奔腾于新时代。

要进一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要主动对接党和国家的人才战略布局,鼓励校地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之间、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开展人才队伍的协调合作,更好地实现跨学科的人才资源共享和有机整合,加快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

要进一步聚焦攻克“卡脖子”技术,探索开展联合攻关的人才使用机制。打破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科技人员的归属壁垒,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跨单位组建重大科技课题的研究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打造高水平的开放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国际合作新路径。围绕国际学术前沿热点以及全球重大问题,联合多国科学家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要进一步突出“破五唯”,把重心放在“从0到1”重大问题的解决上。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合理设置和使用论文、专著、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实行差异化分层分类评价。要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等评价考核周期,引导人才自觉对标国家战略急需。要探索实施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解决习惯“单兵作战”的做法,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发扬团队精神,增强重大课题团队作战能力。

要进一步打通青年人才成长“立交桥”,完善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政策。持续打造青年人才学术交流平台,为各学科人才提供创新性灵感碰撞的机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高端人才资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共享机制,促进高水平科研反哺教学。加强创新团队文化建设,探索建立创新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加大长期稳定支持的力度,让浮躁的氛围“冷下来”“静下来”,为青年人才深入“无人区”潜心耕作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优化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生态。要实行“一站式”受理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建立领导干部“1+N”联系人才制度,不定期与引进人才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掌握人才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状况。尤其要进一步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解决海外引进人才在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购房安家、子女入学入托等多方面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得下心、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使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来源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36413.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