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发展新思路 |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以新政为发展动力 拓宽眼界迎接继教新发展
作者:    浏览:14408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

随着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文件,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继续教育政策文件逐渐出台,高校继续教育将面临新变局。为此,中教全媒特别开设《继教发展新思路》专栏,特邀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书记畅谈新政下继续教育的新发展、新思路。

本期中教全媒体特邀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分享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新政下的具体举措。

作者:张晓蒙

新政下达 积极落实

自2021年起,教育部连续出台了多个关于继续教育领域整改和规范发展的文件,而系列文件的出台,也充分体现了主管部门对于继续教育的重视,也预示未来的继续教育对于高质量、特色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生存法则。

据缪院长介绍,文件出台后,苏州大学由校领导牵头成立专门工作组,做到了三个“第一时间”,即第一时间对照文件梳理整改,重点针对合作情况及管理体制等全面排查、跟进落实;第一时间调研并结合学校实际,形成新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全员学习研判,将全体条线工作人员的认识统一到对新政策的理解和新体制的认同上。

对于非学历教育规范发展的政策,缪院长介绍到,学校继续教育在新政下达之前所实行的就是总体“管办分离”的机制,但由于历史原因,继续教育处(继续教育学院)兼有继续教育管理和非学历示范性办学的职能,因此有一定的不妥。通过充分调研,我校已撤销继续教育处,保留继续教育学院,同时将原有非学历教育的管理职能划到教务处。因此,从各项继续教育业务来看,其管理部门和办学部门都是严格分开的。即,学历继续教育由继续教育学院统筹管理、各二级学院办学;非学历教育由教务处进行管理,各办学单位在学校现有体制下发挥专业特色,有序发展、差异化发展。

关于合作办学,学院也进行了全面梳理。涉及合作办学的共有两个类别,五个项目。缪院长提到,其中一类是传统培训,如管理培训班等,个别项目涉及合作单位参与招生、办学的,新政下达后已与其终止合作。第二类是自考助学项目,存在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技能延伸培养,改革后我们充分研判,将其作为教学设计和辅助环节进行引入和补充,不断强化高校的办学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

根据新政的指导思想,学院将目光聚焦于“做什么” “谁来做” “如何做”三个方面:

关于“做什么”:目前,从事继续教育的社会机构很多,对高校而言“应该做什么”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话题。从外部环境来看,学院要立足长远做好调查研究和品牌凝塑,凸显特色化、减少同质化。从学校内部来看,我们自身要不断向内探索符合苏大“气质”的高层次、高水平继续教育新发展,践行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责,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好保障。

关于“谁来做”:继续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大平台,在苏大,各个二级学院都可以参与其中,学校也非常鼓励二级学院利用自身专业学科优势,通过继续教育投身到社会服务中,通过社会服务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更好地服务社会。但是如何在确保“百花齐放”的同时做到“各美其美”,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我们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

关于“如何做”:通过学校层面对新政进行研究落实和统筹规划,明确了教务处从非学历教育管理层面做好监督,继续教育学院发挥好协调、示范和服务二级学院的功能,并遵循“三服务”+“三办”+“三不办”原则。其中“三服务”是指:服务全校层面的办学领域开拓、服务队伍建设、服务硬件及基地建设。“三办”是指:办二级学院不办的项目、办需要统筹多个二级学院的综合性项目、办体现社会效益和公益属性的项目。“三不办”是指不办二级学院已有项目、不办二级学院规划中的项目、不办与二级学院有交叉的项目。

新政下的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教育

在制定学校继续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时,我们就已经明确了“规范学历继续教育、优化非学历教育”的总体原则。具体而言就是:

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和治理体系,根据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有关政策要求,立足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和我校办学实际,针对重点环节逐步形成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制度体系和流程;针对文件及流程进行广泛宣贯,健全条线工作人员研讨和培训机制,并辐射到校外点;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调整,加大网络助学辐射广度和“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度,促进学历继续教育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健康发展和创新发展。

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增强非学历培训发展动能和特色优势,通过示范引领和服务支撑,引导各二级学院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信息化、在地化、专业化、国际化、终身化五个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整合资源,深耕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在线培训、出国留学等领域,研究和实施凸显行业特色的培训体系和项目,探索校、政、企深度融合与共享发展;通过调整校内考核机制,鼓励二级学院开展有利于体现学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教育培训,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相关行业领域,为长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危”中见“机”

一项新的政策出台,是需要有“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而阵痛是这个过程中最常见和显著的症状,也是适应和成长的标志。对于学院而言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是,自身的生长能力。在个别项目上,过去学院或多或少会有“依赖”心理。大家更习惯于做有基础的工作和熟悉的领域,补短的工作甚至是新领域的工作开展的还不够;更习惯于做知识传授性的工作,对于学生(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运用还不够。

二是,自身的特色凝练。过去学院做的多、说的少,重复的工作偏多,凝练提高的工作偏少。在新政体系中,无论是学历继续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对于高校特色的体现和差异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注重以互补的方式让整个继续教育供给体系更加多元丰富。这需要学院在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中就要有所考虑。

三是,自身的界限突破。继续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就必须注重社会的多种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目前,从苏大的实践来看,学院在疫情的挑战下,虽然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基于在岗、转岗人员职业技能提升的定向项目制培训,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要走出“象牙塔”拓宽发展视野,改变惯性思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新政策催生新使命、新时代孕育新机遇”,以上几个痛点本身也是我们想要攻克突破的发展点,新政给了我们压力,更给了我们动力,改革对于继续教育而言,短期来说是存在“危”的因素,长期来看更多是新生之“机”。

缪院长坦言,新政对于苏大的影响是积极的,首先一直以来学院在管理方面较为规范;其次,学院所做的主要项目是委托培训,所以外部合作的市场推广较少。另外,学院目前也在做服务地方的培训项目拓展。在拓展过程中发现,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打破界限,适当借助“外脑”和“外力”,因此,学院将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引入校外优质课程环节、主动寻求专业咨询服务等。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格局。当然,所做的工作都要在符合新政的前提下进行。

一起向未来

未来,学院还将继续以服务二级学院,做好示范引领为目标。在学校的统筹规划和主管部门的引领下,推动建立各专业化培训学院及继续教育平台的搭建,帮助各学院找准发展定位、发挥自身特色,让每个学院都成为自带动力的“动车组”,实现“1+1>2”的发展。通过继续教育的融入,将苏州大学变成辐射周边的文化中心,学习充电的开放平台:

在服务“双一流”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开发一流项目,提供一流服务,将继续教育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协同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以科教融合生态经济需要为目标,培养创新创业以及国际复合型高层次科技人才,为科技工作者搭建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平台,提供高端化、高质量的继续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中实现特色化发展。一是服务国家战略。将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相结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如依托人社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点,为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开设数字经济方面的继续教育服务,加快长三角地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二是服务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地方高校提供各种办学资源,我校继续教育可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升、知识更新提供模块化的教育教学服务;三是服务区域产业。立足区域板块内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等优势产业,为企业及员工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特色化的产业课程,面向区域产业建立规范化、动态化、灵活化的继续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也可针对性地将专业学科资源有序对接产业发展。

在严格内控体系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与新政相适应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文件。加强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在项目开发、课程设置、教师遴选、办学过程控制以及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加大对继续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力度,促进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具体有以下四项工作将要开展:

1.调整内设机构。缪院长介绍,首先学院将增设事业发展研究部门。他提到,随着国家层面及各部门、各行业陆续发布继教新政,学院需要对政策进行总结、梳理和研究,以便精准对标、科学规划项目。其次,将增设校内服务中心,对于学校自身,继续教育也同样有所需求,作为“双一流”高校的继续教育部门同样有责任服务于“双一流”建设,为苏州大学各个领域提供培训服务。另外,持续强化学院的媒体宣传与推广工作。目前学院建立了专职团队维护官网群及官微矩阵,未来要加强与同行媒体的沟通交流,扩大宣传矩阵,增加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畅通的信息获取与互动交流渠道。

2.服务本地发展。原来学院的培训项目更多地聚焦于干部培训、师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未来学院将把目标聚焦于苏州市的培训项目,特别是国家对于技能人才培养非常重视,出台了诸多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这对于继续教育学院而言也同样是责任与机遇。2021年,学院获批工信部多个重点领域的产业人才基地,今年又成为人社部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首批培训单位,如何依托培训基地做增量和品牌,也是今年学院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学院今年计划建立数字人才实训基地,力争经过两年的发展可成为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

3.服务江苏省“银龄学习中心”建设。“银龄学习中心”是面向老年群体,主要有两方面工作:一是根据本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开设相关专业。二是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设相关兴趣培训班。多维参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4.服务苏州市民。学院与苏州市总工会合作,建设了苏州工会网上学院,仅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公益讲堂8期,吸引23,000人次线上观看。不仅为学习型城市建设赋能助力,也很好地宣传了苏州大学继续教育的品牌和师资。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3659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