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打造数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市场
作者:    浏览:14188

1208万个!这是截至7月25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下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去重后累计汇聚的岗位数量,比3月末刚上线时的岗位数量接近翻了两番。

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在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更多新招、硬招、实招。

新上线的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创新举措,也是教育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是在教育部原“新职业网”和“24365智慧就业平台”基础上升级而成,旨在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24小时365天“全时化、智能化”就业服务。

数字化转型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利用平台建设契机,加快就业工作数字化进程,实现就业供需更精准?就此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

24小时365天不打烊

面对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新上线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有哪些考虑?

王辉:教育部党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把就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抓手。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数字化升级,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对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全国统一人力资源大市场建设、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实现就业资源供给的全域化。以数字技术整合教育系统、有关部门和社会就业资源,着力打造全国层面数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市场,对于促进就业资源共享、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有利于实现就业服务全时化。数字化平台可以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一站式”、不断线就业服务,缓解因疫情影响线下校园招聘受阻,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就业活动提供便捷的支撑保障。

三是有利于促进人岗匹配精准化。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毕业生和岗位进行精准匹配,利用推荐算法加强精准推送,进一步促进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提高供需匹配效率。

四是有利于政策决策科学化。充分利用就业数据统计分析,对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形成及时反馈,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深化。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有什么服务功能和特点?

王辉:平台致力于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战线和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面向高校毕业生,平台提供包括求职登记、简历填写、职位检索、简历投递、去向登记、网上签约等求职服务,还有求职辅导、职业测评、风险防范等就业指导服务,以及重点领域、国际组织、基层就业等就业引导服务。

面向用人单位,平台提供职位发布、简历筛选、面试通知、网上签约等招聘服务和毕业生生源、学历等查询服务。

面向就业战线,平台提供就业数据报送、动态监测、就业形势调查等统计调查服务,以及工作任务派发、课程信息推送等就业管理服务。

面向公众及所有用户,平台提供动态资讯、政策文件、质量报告等政策资讯服务,以及各地各高校就业服务网站、主要社会招聘平台等链接导航服务。

相比当前国内已有的各级各类就业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信息真实。高校毕业生信息基于学信网学籍数据,招聘单位信息利用政务接口等信息库比对核验,确保平台信息真实。

二是互联共享。与12家社会招聘网站联合推出“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与11家网站实现岗位信息共享;与各省级主管部门及2100余所高校就业网站实现了信息共享。

三是一站服务。为毕业生提供从就业意愿登记、就业指导、查询信息、简历投递到网上签约等一站式求职服务。

四是扁平管理。实现全国10万名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全覆盖注册,各类工作部署一键直达。

五是监测反馈。通过高校毕业生全口径就业统计、100所布点高校统计、毕业生就业进展网上调查等三个维度进行统计监测,毕业生本人可上网查询核验高校报送的就业信息是否准确。通过就业统计和调查数据分析为高校反馈就业状况分析报告。

应用为王 信息共享 确保安全

请问高校学生司采取了哪些举措吸引各方积极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王辉:平台坚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总要求,上线以来,外功、内功齐发力,使平台的使用率明显增加,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方面,通过印发文件、部署调度、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平台推广,使平台的用户总量和浏览量、访客量持续增加。

截至目前,2022届毕业生注册人数已达519万,比上线时增加223万;注册和使用平台的用人单位55万余家,比上线时增加15万余家。在今年4、5月求职旺季,平台日均浏览量为204万次,比上线前增加了108%;日均访客量为87万次,较上线前增加128.5%。

另一方面,通过开拓各类岗位资源、健全互联共享机制、强化网络安全保障,让平台提供就业服务的质量更高,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黏性更强。

岗位资源上,我们会同国资委等部门单位举办“国聘行动”,汇聚国资央企岗位资源;会同工信部举办“中小企业百日招聘”,汇聚专精特新和中小企业岗位资源;会同工商联举办“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汇聚民营企业岗位资源;会同民政部加强与各行业协会的合作,发挥行业协会汇聚行业内岗位资源的优势。

截至目前,平台面向2022届高校毕业生,已举办邮政快递行业、医药卫生行业等79场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专场招聘活动,比上线前增加34场。平台还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陕西、吉林、上海等地举办专场招聘,提供岗位超过29.9万个。

健全共享机制上,我们通过数据接口和嵌入方式,持续推动平台与社会招聘机构、各省级和各高校的就业网站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已与各省级大学生就业机构和2100多所高校开展岗位信息共享。目前,平台在全国所有省份开展试点,强化资源拓展应用,健全平台运维模式。

强化安全保障上,我们与第三方专业安全机构合作,持续强化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的核验,确保供需双方信息真实有效。平台升级上线以来,总体运行安全稳定。

整体推进大学生就业数字化转型

高校就业工作数字化转型下一步有哪些思路?

王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会加快推进就业工作数字化进程,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是坚持平台服务定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把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作为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着力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统一部署,科学谋划、整体推进大学生就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大力推进政府、社会、高校、企业之间形成合力、良性互动,以数字化促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广泛汇聚就业资源。依托数字化平台,发挥地方、高校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就业资源,实现优质岗位资源充分互联、共建共享。不断建设和完善就业指导优质师资库和职业案例库等就业指导资源,以数字化资源赋能就业工作。

四是促进供需精准对接。通过精准算法、大数据画像和智能推荐等技术,将供给侧的高校毕业生信息与需求侧的用人单位岗位精准匹配和有效对接,提升就业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是确保信息安全准确。通过全国学籍信息库联动学生信息,与有关部门和第三方平台联动用人单位信息,实现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的信息可信可靠。

六是加强数据分析反馈。通过大学生就业数据统计,分析人才成长规律、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就业与产业的匹配情况,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安排等提供决策支持。

七是提升高校就业战线数字化工作能力。通过试点推广、专题培训、典型示范、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战线数字化应用能力,助力提升教育治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

来源:《瞭望》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3704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