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朝滋司长表示,教育数字化已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在5G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强力支撑下,智慧教育实现从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的升级跃迁。今年年初,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并通过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进智慧教育试点示范工作等积极探索智慧教育发展新形态。他表示,发展智慧教育一定要坚持应用为王,要坚持从应用的角度推动教育数字化,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的引领作用,并就智慧教育发展谈了三点意见。
01 提高站位 深刻认识智慧教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启迪人的智慧,培养栋梁之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教育需要智慧,建设教育强国更需要智慧。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新的发展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是教育在信息时代的新升华,是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变革的最高追求,强调利用新一代新型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善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沟通、善于分析、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型智慧型人才,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02 扎实推进探索 智慧教育的发展新形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应用,使数据驱动的教育变革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我们立足新技术,在智慧教育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今年年初,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抓手,有效积累快速集成、整合各级各类优质资源,把“珍珠”串成“项链”,汇聚成为教育系统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公共服务产品,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可以说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发展智慧教育意义重大,必须下力气建设好、发展好、应用好。
此外,教育部还积极推进智慧教育试点工作,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列为八大行动之一。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连续遴选了两批共18个创建区域。今年2月教育部与工信部联合公布了109个“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在5G+智慧教育应用的新赛道上持续发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试点项目积极推动,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如深圳市云端学校打破传统学校有形边界和物理空间,探索出1+n共同体学校新形态,主讲加辅讲的云端双师教学新模式,跨校主班的个性化学习新方法,嵌入式同研同培的教研新方式。
深圳大学着力打造基于5G+算力网络构建的国家级半导体材料虚拟仿真实验互动教学示范项目,教育部考试院积极推进5G+云艺考实践,电子科技大学已完成5G+虚拟仿真实验、5G+4K超高清直播互动教学两个应用场景建设。各地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不断追求有智慧的教育,探索教育的智慧,这必将带来教育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
03 锚定方向 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的引领作用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们要以智慧教育为目标和引领,准确把握关键环节,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1、服务立德树人,发展智慧教育。我们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始终关心回应和解决师生家长的需求和困难,所做的一切探索一切努力,最终都要切实归结到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上。
2、推动数字转型,发展智慧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通过伴随式采集记录和分析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数据,优化教学服务供给与学习需求的匹配度,实现教师差异化的“教”,学生个性化的“学”,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走向数据驱动,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走向协同治理,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走向主动服务,以教育素质转型来支撑智慧教育的实现。
3、促进融合创新。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特别是物理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从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的升级跃迁。
4、坚持应用为王,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智慧教育一定要坚持应用为王,要坚持从应用的角度抓教育数字化,把广大师生的应用需求摆在优先突出位置,以应用驱动数字技术与学习资源、办事服务、管理业务的有机融合,让师生切实感受到教育数字化带来的效益和效果。
最后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智慧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