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申报工作线上说明会于1月6日成功举办
作者:    浏览:14083

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的《联合莱茵科斯特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申报的通知》,1月6日举办了“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申报工作线上说明会”。

中教全媒体 张晓蒙 / 北京报道

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的《联合莱茵科斯特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申报的通知》,1月6日举办了“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申报工作线上说明会”。

此次说明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指导,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华职业教育社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山东省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研究院协办,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深圳人才集团、东风汽车人事共享服务中心、中教全媒体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曾卫明首先发表致辞。他表示,人才交流中心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人才研究、人才培训、人才评价、人才服务、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专门机构,肩负着为“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服务支撑”的重要使命。莱茵科斯特是中心首批合作的产业人才基地联合建设机构,其独具特色的“产业学院+基地平台+研究院+产业园区”的产教融合生态发展模式,高度契合中心产业人才基地发展规划,双方已在北京联合成立了“人才赋能基地智能制造研发中心”。未来,双方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中心的平台优势及行业号召力,充分结合莱茵科斯特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优势及渠道资源,积极推广产业示范引领、特色优势明显的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让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始终与产业的最新需求保持同频共振,与更多有志于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将产业人才基地真正做出成效,形成品牌,共同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培训处处长曲来军以“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联合建设项目介绍”为题作了相关说明。他他谈到,产业人才基地是依托中心平台资源及品牌优势,整合行业机构在相关领域内的专业优势、技术实力和人才工作基础,并在基地体系内推动开展相关领域产业人才的研究、培训、评价、服务及国际交流等全链条人才业务的多功能多元化产才学研用基地。他希望,莱茵科斯特作为首批入围的机构代表,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继续聚焦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围绕智能制造等领域,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的产业人才。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教授、博导王春晖围绕“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助力制造强国建设”为题作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的相关背景。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王教授认为是三位一体。并提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根据与莱茵科斯特的合作经验,他提出以下三点合作参考建议:一是打造四个载体平台,包括多层次产业人才培养平台、技术推广与转移平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平台以及开放型区域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二是建立六个中心,包括产业技能与岗位能力评价中心、双师型能力提升中心、人才资本银行运营中心、4.0数字化工厂示范中心、技术咨询与技术改造工业服务中心以及高端国际交流中心;三是关注三个重点工作,包括进一步强化以产业院校为载体的新型产业学徒制、产业人才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工作以及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深圳人才集团总经理翟斌以“融通融汇融合——产教融合的深圳探索”为题进行了演讲。他介绍到,深圳提出产业、创新、教育、人才“四链融合”发展。深圳人才集团提出“人才X科技X资本”发展模式。他提到,当前产教协同不深、融合不足,产教融合存在诸多痛点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培养方向单一、课程设置脱节、师资力量匮乏、技能能力不足等方面。深圳人才集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猎+投”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二是积极进行产业对接,实现人才与资本的有机统一;三是围绕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打造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平台;四是组建人才科技公司,探索布局下一代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新模式。最后他提出要开发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并提到希望与其他地区进行深度合作,成立产业人才联盟——打造产教资源融合平台以及成立人才集团联盟——统一服务模式,整合数据资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监陈元智代表协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汽车组织(OICA)主席付炳锋围绕“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的主题进行了演讲。他提到,汽车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核心整车企业正从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科技型转变,生产方式也正向充分互联协作的智能化制造体系演进。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将从原有的上下垂直供应关系走向复杂的交叉互动关系。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一是用工荒问题普遍存在;二是行业职业人才结构供给矛盾突出,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三是新四化人才缺乏,部分专业技术岗位供给人数少;四是人才培养机制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五是行业期待职业教育形成生态。为解决以上问题,同时提出四点解决方案:一是深入研究产教融合的瓶颈问题;二是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三是重视投入企业的引领;四是支持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一汽集团国家级技能大师齐嵩宇以“红旗制造‘数智化’应用及发展”为主题作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红旗工厂的“数智化”应用情况,并提到,自动化是机器人替代人的“手”,是解决人类在物质和能源方面的困扰,帮人工作。而数字化与智能化是机器人替代人的“脑”,是解决人类决策困难,辅助人决策,指导工作。针对一汽员工“数智化”工作痛点问题,他介绍到,中国一汽打响数智化转型升级攻坚战,并部署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强化战队管理,以业务数智化为突破,敏捷迭代;二是全力推进四大工程、24项任务,夯实转型基础;三是全面提升数智化能力,全员培训和精英培养相结合。通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企业数字能力提升行动,从生产和培训两方面为核心突破员工赋能。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许朝山以“打造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产科教深度融合”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他介绍到,莱茵科斯特是专精特新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具有先进的德国智造技术以及双元制实践积淀。因此,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与莱茵科斯特共同筹建汽车智能产业线方面的产业学院。他认为,产教融合应做到六点: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密切行业企业创新校企共生合作模式,推动产教科深度融合;二是统筹专业、人才、平台建设,充分释放科教资源,有效实现产教科融合;三是打造“教研、育人、双创”多层次合作平台,推进产教科融合;四是围绕平台、模式、资源、文化共建互融共享,创新产教科融合育人模式;五是建立“技术超市+区域工作站”技术转化服务机制,形成“科技-人才-成果”良性互动格局;六是同步驱动人才,形成“科技-人才-成果”良性互动格局。

莱茵科斯特创新项目部总监王洪磊以“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建设指南解读”为主题作了相关解读。他从项目介绍、建设方案、项目支持和申报流程等四个方面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建设作指南解读。他提到,基地将着力构建“一体系三平台”,其中“一体系”是指:在校+在职全周期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三平台”是指智能制造多层次多类型产业人才培养平台、智能制造技术推广与转移平台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平台。其目标是利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全国性的基地网络和生态联盟,推动人才供给和技术服务供给形成规模化效应。

识别二维码 进入直播回放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38728.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