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银发经济大致分为日用品经济、保健品经济和服务类经济等。
多地养老政策密集出台 撬动万亿蓝海市场
在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冲击,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情况下,包括上海、长沙、厦门在内的多地近期纷纷出台了养老服务相关政策。
各地养老政策大都起到政策性托底功能,能够补充养老市场‘保基本’的基础需求。但市场化、产业化的养老政策扶持力度仍旧较为薄弱,难以满足日渐普及化的中产阶级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未来,保基本的养老托底政策,需要与市场企业化的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形成更为完善的养老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养老需求。
有机构预计,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2025与2030年将分别突破12万亿元和20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养老产业有望迈入产业爆发期。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链较长,已延伸出包括养老用品、养老保健、养老医疗、养老娱乐、养老地产、养老金融在内等多个细分行业,而在政策利好和需求扩大的双重刺激下,诸多养老产业相关概念备受资本关注,企业纷纷抢占“银发经济”蓝海市场。
有需求就有发展,康养本身就是利国利民利他的刚需产业,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和磨合,已探索出健康管理、医疗照护、康养产品、复检理疗、养生旅游、家族定制等一系列的延伸产品线。以系统化、定制化、延续性的开展康养业务,是未来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已有不少企业的康养模式在不断优化中。随着康养、养老的鼓励政策更加清晰明确,相信不少深耕康养的企业有望迎来厚积薄发的机遇。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银发经济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老年群体常有三大需求:健康养生、关怀照顾、精神娱乐。老年人也怕孤独、怕没有成就感和价值感,所以提供老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银发经济”热度空前,尤其是“60后”群体越来越愿意为追求精神愉悦、提升消费品质出门旅游买单,可以说他们撑起了旅游的“一片天”。这群有想法、有生活的老年人,更懂科技、爱时尚、会享受、肯消费,显然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银发经济行业发展如何
银发经济绝不只是老年人的经济,也不仅限于提供养老服务。消费者除老龄人群外,也包括提前为老龄期做准备的潜在人群。业内人士表示,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养老市场优质供给依然相对不足,养老产业的供给内容仍然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尚未形成优质、精准的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也难以满足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此外,我国养老产业目前市场化程度偏低,相关政策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部分老年人依然持有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对于养老服务机构较为排斥,且消费习惯偏节俭,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银发经济的发展。
随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部署银发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养老相关企业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报道,当前已有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涉足养老产业,其中不少已进行深度布局,这些公司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切入,养老地产、医养融合、智慧养老成为这些公司布局的主要领域。
房企和险企成为养老社区主要参与者。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等险企均已涉足,相关项目快速落地。泰康健投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保险机构在全国34个城市布局养老产业,累计将超过13万张床位,国内布局养老的人身险公司比例达47%。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养老相关企业有19万余家。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新注册的养老相关企业分别约为2.8家、3.7万家、4.7万家,年度注册增速在33%至36%之间,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山东省及河南省。
面对广阔市场前景,业内专家建议,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精准把握老龄群体消费特点,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规范消费市场,保障老年人消费权益。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