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邓毅
新政出台后,各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都对此作出了调整和整改。目前也已有了初步的落地,形成了新的发展路径。为此,中教全媒体请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邓毅,讲述华师的继续教育发展特色与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以新时代继教要求为引领 打造具有“华师”特色的继教品牌
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于1955 年学校高等函授教育,1981年成立函授部,1987年在函授部的基础上成立成人教育学院,1999年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2002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成立网络教育学院。2022年12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结束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2〕6号)相关文件精神,推动学校继续教育统筹规划,学校撤销原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独立建制,两院合并组建为新的“继续教育学院”,全面负责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开放学院办学、相沟通办学、自学考试助学、各类非学历培训。
经过68年的办学实践,华南师大继续教育已形成多种办学形式、多种培养层次、多种专业设置、多种培养对象的综合办学体系,与学校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相互补充、彼此促进的办学格局以及“教师教育、区域辐射、实验研究、教育帮扶”四大特色,并在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构建、高等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非学历培训、数字化资源建设、移动学习技术开发与应用、服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成绩,在全国做出了较好示范,树立了“华师继续教育”品牌。
针对教育部近几年出台的新政策,各个继续教育学院都在积极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并且深入落实政策内容。对此,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也同样作了相应调整。邓院长提到,近两年教育部相关文件出台后,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及时停止了网络教育招生,并根据政策内容及时召开了校外教学点工作会议,稳妥处理与校外教学点的合作,保证在籍学生正常教学与服务。
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促进我国的继续教育走向规范、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基于这两点考虑,新成立的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了原两个学院的人才队伍、平台资源、办学优势,统筹规划、综合改革,努力举办具有华师特色的高质量继续教育。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保证继续教育教办学质量方面,重点做了六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规范办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规范、规模、质量、创新”办学方针。按照文件要求落实思政课程学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继续教育全过程,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二是调整专业设置,修订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按照“聚焦特色、控制规模、保证质量”的原则设置调整继续教育招生专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三是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办学督导队伍。从招生、教学、收费等方面对校外教学点进行定期检查考核,促进教学质量与管理,并定期发布质量数据监测报告。
四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提高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合作的校外教学点设为继续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探索知识+技能、线上+线下、学历+非学历、学习+跟岗的继续教育混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五是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建设新时代继续教育融媒体教材。学院一直重视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建设,其中《毕业论文》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新华网优秀案例,教材《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第二版)》获全国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2023年1月,全国百校千课共享联盟为学校颁发“继续教育教材研究与评价中心”匾牌。
六是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衔接沟通的学分银行机制,为学习者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一方面,参与学院教师培训、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资格证考前培训的学员报读学校学历继续学教育,减免一定的学分;另一方面,鼓励学历教育学员参加学院组织的企业培训、资格证考前培训,并享受优惠价格。将教师、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资格证书类培训课程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大幅提升专业课程实践性和实用性。
发挥自身优势 赋能地方教育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以及地方上也同样做了诸多工作。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地位,学院提出以面向行业(教师教育)和地区(珠三角、港澳)为重点,大力开展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推动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化发展的继续教育,全面提升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对新理念、新技术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建立以职业导向、为行业发展服务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体系和服务模式。
自1985年开始在澳门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0年起举办非学历培训“澳门教师师范专业文凭课程”,2018年起举办“澳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至今,继续教育学院与澳门合作办学培训澳门学生逾万人,为澳门社会培养了大批建设型人才,对促进粤澳两地文化教育交流、社会经济发展和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满足新时期粤澳区域教育合作交流发展、澳门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等深度需求,学校与澳门业余进修中心等有关方面继续深化合作、精诚团结,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趋势,思考未来澳门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要求,制定长效合作办学机制。在学校现有办学模式基础上,拓展更多办学项目,探索更新办学模式,共建“华南师范大学澳门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为澳门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尽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试点工作已结束。但它也为今后的继续教育工作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依托此平台在助力地方基础教育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依托学院研发的“手机教育云平台”,积极扶持教育发达地区与广东粤东西部地区以及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方式,开展联校网教,城乡双师教学,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递给乡村师生,通过打造“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远程诊断中心”远程“问诊”一线乡村课堂,探索常态化、可持续的中小学“移动互联网+”跨区域协同教研模式,探索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机制,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规范高质量发展 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
为打造华师非学历培训教育品牌,学院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培训管理规范化。华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非学历继续教育规范化办学,将非学历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章程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关重要决策纳入学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会议议程。严格按照“管办分离”原则,明确非学历继续教育归口由学校职能管理部门——社会服务处(处级单位)管理,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全过程质量管理,对项目立项、招生宣传、财务收支、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结业审批等环节实施严格规范的管理与监控。
二是体现教师教育特色。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培训对象大多数是来自基础教育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与管理人员。在培训实施中,为体现“研训用”一体化的理念与特色,我们建立了一批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精品培训教材及数字化资源,“码书码课”以及培训体系、证书体系、评价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构建了“师范大学——区域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简称“U-R-S体系”),大力拓展面向县区的教师培训项目,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以校长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在实践中形成教师培训特色与品牌。
三是线上线下相结合,按需施训。为增强教师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教育学院自主设计,组织专家打造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六脉神剑”课程,开发了国内首创的“教师发展力测评工具”。在培训模式上,采用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岗位实践与跟岗学习相结合,个性化学习与团队合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发展能力。
伴随着继续教育新政策实施与落地,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又踏上了新征程。站在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邓院长介绍,未来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新政策、新要求,充分发挥已有平台资源与办学经验,加强统筹协调,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
为此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举措:
一是稳步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稳定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聚焦主业办好特色专业与本科层次继续教育,推动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毕业论文质量。
二是发挥毗邻港澳地域优势,探索区域辐射机制。继续实施澳门合作办学与教师培养项目,探索立足南粤,服务大湾区的继续教育发展与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加强与港澳台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师教育和继续教育理念、技术与课程,探索与港澳台合作的有效机制。
三是充分发挥在线在教学平台与学习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在学院继续教育各类办学过程中,尽量发挥继续教育学院已有线上教学与课程资源的优势,探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继续教育教学及支持服务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常态化开展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动态监测工作。进一步推动在线教育资源研发和共享力度,为新时代成人终身学习提供更有利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服务。
四是维护华师继续教育办学品牌,学历与非学历培训协调发展。坚持规范办学和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规模与规范的关系,维护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品牌,进一步突出学校特色和亮点。充分利用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基础和远程教育平台的优势,在已有非学历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以线上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各类培训项目,达到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协调并进发展。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