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领奖台的南工院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专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爱武
作者:    浏览:11903

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2016年全球大会在巴西盛大召开,会上宣布了2016年度卓越奖获奖名单。中国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从全球55个国家的高等职业院校(机构)、应用技术大学中脱颖而出,摘取了2016年度全球职教界的最高荣誉——“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这所万众瞩目的高职院校便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工院”)。

提及“创新”二字,国人似乎总有些底气不足,对类似“创新乏力”“惯于复制”的标签也并不否认。然而,在此次职教领域的全球盛会上,南工院何以获得“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

有人说,南工院获奖实至名归。要知道,在2012-2015年连续四届的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上,南工院共获得一等奖80项,占全国一等奖总数的五分之一;近四年南工院师生申请的专利高达1000项;在校期间成功申报16项专利的高职“科创达人”云曙先,目前创办的公司2016年意向订单额已超过7000万……

南工院,这所在国际领奖台上备受瞩目、在国内职教圈首屈一指的高职院校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带着这份疑问与好奇,记者采访了南工院党委书记孙爱武研究员。


她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

十月的南京,已经褪去了夏日的灼热,秋姑娘悄悄地送来一抹清爽。坐落于南京仙林大学城的南工院也迎来了一个美丽的季节——银杏树的金黄渐渐取代了梧桐的苍翠,松山湖的水似一面明镜映射着天空的蔚蓝,优雅的白鹭在校园的丛林中悠闲地散步……漫步在依山傍水的南工院,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走到松山湖广场时,一座人物铜像映入眼帘。“这是我们学校的创始人黄炎培先生,” 孙爱武书记介绍说,“他在1918年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南工院最初的校名),开创了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南工院走过了四个发展时期:从最初的中华职业学校时期到上海机械学校时期,再到南京机电学校时期,直至目前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时期。1980年,南工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学校,2006年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目前,南工院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了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主干专业,及飞机制造、航空机电、智能通讯等特色专业共计53个。

“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一直是我们独特而宝贵的财富,‘敬业乐群’的校训就是由他确立的。”孙书记指着广场上矗立的校训巨石说道。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倡导“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黄炎培在上世纪初便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等一系列大职业教育思想,在百年后的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发挥这笔宝贵财富的指导作用,南工院对黄炎培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并渗透到教学及实训中。不仅如此,在今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南工院吴学敏院长还向学生们系统阐述了黄炎培的爱国事迹及职业教育思想,将“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育人理念渗透到每位学子心中。

厚重的办学历史令南工院人自觉身兼重任,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则为其办学提供了源头活水,这是其他职业院校无法企及的。那么,仅凭此,南工院便能在国内1300余所职业院校中独树一帜,进而在世界职教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吗?在记者看来,非也!随着对孙书记的深入采访,南工院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她是激发师生创造力的神奇殿堂

“这次获得世界职教院校联盟颁发的‘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对我们学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种认可和鼓励。南工院的创新创业氛围比较好,办学也很有活力,这离不开三大因素,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基础好、老师能力强、学校机制到位。”谈及此次获得世界大奖的感受,孙书记笑着说。

学生基础好?对这个观点,记者有些不解。因为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职业院校的生源多是高考的“失意者”,按照传统眼光来看,学习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另外,近年来不少职业院校疲于应对“招生荒”“生源大战”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南工院怎么能够从容不迫地将“基础好”的学生“收入囊中”呢?

孙书记似乎看出了这份疑惑,便解释道:“南工院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连续八年在省内名列前茅,连续12年在省内超过本科线。今年在江苏省普通类专科录取分数文科302分(高于本三20分,低于本二23分),理科301分(高于本三36分,低于本二14分)。”学校在全国20多个省份招生,据统计,2015年的文理科招生分数线在十六个省次超过了本科线,今年实际招生5072人,比去年还多了254人。孙书记说,“南工院一直以来注重内涵建设,苦练内功,自身办学水平提高了,自然能够受到学生的青睐。”

他坦言,尽管学生们的高考分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线,但入学之初的确有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定位为“高考失意者”,挫败感很深。对于这一现状,孙书记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学生群体的内部差异了如指掌。

“通过对口单招入学的学生,他们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曾经在中职接受过系统的技能训练,因此技术水平最好,但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春季高考自招入学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比较好,对各类竞赛项目的参与热情很高。相比这二者,参加夏季高考入学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综合学习能力方面是最突出的。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多套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而师资的打造则离不开健康有效的机制。南工院现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比例达到42.6%,硕、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76.5%,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高达86.1%,兼职教师数与专任教师比超过1:1。为了激发教师们的创新活力,南工院鼓励老师开展“立地式”科研。

“所谓‘立地式’科研,”孙书记说,“是指教师们立足于生产加工一线,提供技术研发、工艺改进、流程再造,进而解决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在机制方面,南工院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也有细化的要求,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四大板块分别占据不同的比重。对于科研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会进行奖励。另外,学生的发明创造也会计入相关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内容。

记者还了解到,南工院从2016年起,对部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并不拘泥于一般意义上的论文形式,学校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周期的专利申报。“从创新点的迸发,到具体细节的改进,再到专利申报书的撰写,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锻炼。”孙书记补充道。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被调动起来,南工院近年来的科技发明呈“井喷式”爆发——

2016年,截至目前南工院师生申请专利总数328项,学生申请总数157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除了科技发明硕果累累,南工院学子在市级、省级、国家甚至国际职业技能大赛、高校创新创业大赛中捷报频传:

近五年(2012-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7项;

连续两届入围“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国赛决赛,共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以及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连续两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南工院师生的非凡表现引得无数企业向学校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目前仅世界500强的合作企业便有25家,他们纷纷把南工院作为自己的人才储备基地。

南工院师生的创新活力如此蓬勃是否与其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关呢?作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孙书记说:“我所理解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精髓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

目前,南工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在探索中。学校逐步建立起了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各个专业中,并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值得一提的是,为设立创新后备人才库,南工院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等学生常规建制成立了精英人才学校,开设了“创新精英班、创优示范班、创业先锋班”三个类别的班级,营造出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育人氛围。

她是真情洋溢的温馨家园

今年是孙爱武书记到南工院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曾经在南京理工大学任职的他,最初接到调令时许多同事都对他表示“同情”,认为从重点大学到职业院校无异于一种“下放”。但他却不这样想,“尽管许多人存在刻板印象,但我觉得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而非低等的办学层次。”“当我看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自信满满地走上就业岗位,就愈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孙书记坦言,在南工院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不光因为学校培养了大批技术精湛的应用型人才,更因为这是一个温馨洋溢的大家庭。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张毫不起眼的明信片,但上面娟秀的字迹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尊敬的孙书记:德容天地,情系桑梓,勤业勤公勤奉献,从来勤为天性;爱生爱校爱教育,总之爱是源泉。您的关怀与帮助,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谢谢您,孙书记!我终生感谢您!”

原来,这是一位今年的毕业生给他的留言,这位学生的父亲因车祸差点变成了植物人,孙书记带头为她捐款,鼓励她努力学习,并积极为她联系工作单位。“我完全没想到学生会给我写这样的话,这张简单的卡片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感恩之心和我们培养学生的成功。”孙书记欣慰地说。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南工院比比皆是。今年9月,学校电7909班的39名校友为母校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们集体捐资100万元,以自己的班主任刘凤云老师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刘凤云奖教基金”项目,用于奖励母校具有高尚师德的一线教师。

“刘老师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却用平凡的温暖感动着我们。”追忆过去,班长张建文感慨万千,“当年,我们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18岁,多亏了刘老师的悉心照料。”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孙爱武书记以24字寄语新生,“希望同学们坚守行善尽孝、健康快乐的为人之本;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为学之道;敬业乐群、自立自强的为业之志,在这里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

后记:采访当天上午,因为早到了半小时,便独自在校园里慢慢散步。初升的太阳温暖地照耀着大地,小草头顶的露珠晶莹剔透。林荫路的梧桐树下,两位女生在朗读英语,标准的发音、流畅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学生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走向教学楼或实训楼,将我误认为老师的外国留学生面带微笑地喊了一声:“老师好!”……今天,他们是南工院积极进取的阳光学子,或许明天,他们就是在各行各业发挥聪明才智的优秀人才!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405.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2

评论前必须登录!

 

  1. #0

    刚看到,今年毕业,那就祝母校更加繁荣昌盛吧~

    匿名2016-12-29 09:50
  2. #0

    好文章,内容气势磅礴.

    止水带2016-12-29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