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书记专访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炳烛:沉淀百年之办学精华 传授实业培养新时代行业人才
作者:    浏览:12792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炳烛

回首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河北化院)的历史过往,与民族命运共浮沉,与时代脉搏同起伏是其主旋律。作为新时代的职业院校,河北化院融汇了百年历史精华和历代前辈智慧辛劳,奋力潮头,勇于开拓,不断进步,现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北省“双高计划”高水

传承百年职教文化 办特色鲜明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中教全媒体:谈论起河北化院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可谓是百年院校。那河北化院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沿革?发展至今又形成了哪些办学特色?

张炳烛:河北化院至今已有114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于保定设置的“直隶补习学堂”,直隶提学使司委任省视学张良弼先生为第一任堂长。1912年,按照民国《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学堂更名为“直隶甲种工业学校”,是直隶仅有的一所中等工业专门学校。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学校遂改称河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34年定名为“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保定沦陷,学校被迫停课并迁址河南省新安县石寺镇、陕西省周至、西安等地艰难办学。1946年在天津新开河法政桥北(原天津商职旧址)复校,成立“河北省立保定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时在西安的“河北省立工业职业学校”在校生和部分教职员工并入,之后恢复校名“河北省立保定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从天津迁至石家庄,定名“河北省工业学校”。1982年更名为“河北化工学校”。2002年5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升格改建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跨入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几度废兴、几经迁徙,融汇了百年历史精华和历代前辈智慧辛劳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探索、砥砺前行,现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悠久、校园环境优美、办学实力雄厚、就业岗位优质、成长空间多元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北省“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

在办学特色方面,学校创办初期,以“简易教授实业所必须之知识技能,并补习小学普通教育”为办学宗旨,直至从中职升为高职,学校一直传承着实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精神和文脉,秉承“学以进德,工以养技”的校训,沉淀下浓厚的百年职教文化,形成了沿袭职教之路,传授实业技术、培养行业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职业院校需要依托行业,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校名中带有“化工”字眼的多数都已经更名了,在普通民众眼里化工就代表着高污染、高风险,我们也曾讨论过更名问题,但最终我们咬牙坚持下来了,始终秉承“学以进德 工以养技”的校训,坚持走依托化工医药行业培养人才的特色之路,抱朴守拙,砥砺奋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较好发展,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中教全媒体: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目前产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调整,这也让职业教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发展,河北化院是如何识变、应变、求变?

张炳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同时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现实中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学校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一是要准确识变,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看清发展形势,在变化中抓住机遇。要准确识别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和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适应学校发展新环境,把握学校发展新机遇。
二要积极应变,跟上发展形势,顺势而为、应时而变。在改革中开拓进取,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要主动求变,勇于突破创新,在适应中占据先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要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要顺势而为,还要主动作为,要超前谋划、抢抓机遇,在高职院校新一轮竞争发展中跑出“河北化院”加速度。

今年五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先后考察了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了解企业研发生产和石家庄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情况,给河北省生物医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希望。学校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以化工医药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凭借药品生产技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的专业特色和突出优势,依托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牵头院校,联合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专科、中专学校等院校,以及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108家单位,组建了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下一步,学校将积极发挥牵头院校作用,推进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并依托联合体,大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河北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化院贡献”。

强能力 重应用 建基地 育双师 创新“政行校企研”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中教全媒体: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意味着对学生来说除了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求具备高水平的动手能力。学校中开设了45个专业,涵盖了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医药卫生、装备制造、能源动力与材料等11个大类。那学校是如何平衡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呢?有哪些举措去支撑学生成为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张炳烛:面对化工医药行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企业(浙江中控、河北正元、华北制药等)、园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等)共建“全真实体+虚拟仿真+云平台”三元融合教学工厂,构建数字化育人新生态,重构“岗-课-赛-证-创”五元融合教学内容,构建了 “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技术、技能课教学中,将课堂搬到三元融合教学工厂等岗位工作环境中,实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中锤炼,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创新多元育人模式等措施,积极推进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引育留培”四步并进,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学校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师资引育留培机制。源头上,加大了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培养上,以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教师教研、实践基地;激励上,以职称评审改革为抓手,定量定性相结合,分类评审破“五唯”;管理中,实施了现代产业导师特聘计划,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通了校企专兼职教师“旋转门”,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生态。学校打造了一支数量足、结构优、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双师型”教师占比65.14%,长期聘请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三三三”人才1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

“政行校企研”五方协同,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紧紧围绕区域化工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对接职业能力,建成了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大赛、科学研究、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实境化、智能型、开放式的多功能实训基地。现建有九大校内实训基地,其中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1个,化工行业高级技能人才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化工过程综合实训中心入选国家示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与青霉素钾盐实训中心一并获评全国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应用优秀案例。

“岗课赛证创”五元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真实情境,将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有机结合起来,“政行校企研”五方协同为基础,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任务要求、构成要素和工作过程转换为课程项目,实现岗课融合;引入专业技能竞赛,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基于“X”的技能证书重点考核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精神等,实现课证融合;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将双创意识和技能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实现了学创融合。

中教全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每一个专业除了对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外,对于信息技术也同样有了较高要求。学校是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鸿沟问题的?

张炳烛:第一,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服务于化工、医药、生物、食品、机电、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对开设专业进行“对接新技术岗位、对接新职业岗位、对接新业态岗位、对接市场化需求、对接“卡脖子”难题、对接智能化生产、对接智慧化管理、对接精准化服务、对接数据化应用、对接数字化技能”十个对接的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第二,基于企业标准,利用VR与智能技术,研发虚拟仿真智能化实训工厂,通过“真实生产环境+虚拟工厂+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将现有实训空间开发建设成虚拟仿真智能化实训工厂,满足医药智造的新发展与新要求。

第三,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了结构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并面向学生、教师、企业职工、社会学习者,开发了“教培一体、开放共享”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训基地教学云平台,打造了“云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化工过程综合实训中心和青霉素系列仿真实训中心完成了数字化,开发了云工坊和虚拟漫游平台,荟聚了网络学习平台与虚拟现实交互的学习资源。

中教全媒体: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是现代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培养行业紧缺型人才也是学校的任务之一。那河北化院是如何与企业深度互动进行人才培养的?目前合作所进行的培养模式有哪些?毕业生与相关合作企业是否建立了就业合作?目前情况如何?

张炳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河北化院始终秉承“学以进德 工以养技”的办学理念,始终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依托化工、医药行业培养人才的办学优势,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政行企研,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牵头组建了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河北省化工医药职教集团和全国化工医药职教集团,“政行校企研”五方协同,初步构建了化工医药职教命运共同体。

学校依托产教联合体和职教集团两大平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作用,以资源信息整合为基础,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集团相关企业承接学生实习,共建就业网络系统,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搭建集团内部交流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携手石药集团、石家庄四药、烟台万华等企业,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相关成员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共商培养方案、共组教学团队、共编特色教材、共建研发平台,学校成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个,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3部,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企共建河北省手性药物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试点现代学徒制、实施订单培养,多元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检验检测产业学院”,联合开发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设检验检测智慧职教云平台,构建了全周期数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是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业务覆盖全国的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和潜能,积极开展“学生+学徒”双身份、“老师+师傅”双导师、“学校+企业”双主体、“医药+电商”双领域育人,突出行业特色,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与沧州临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设立订单班,招工与招生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园区政府提供学费补贴和奖学金,政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

学校深耕产教融合多年,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近年来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奖13项,其中一等奖3项,荣获中国“互联网+”国赛铜奖3项、“挑战杯”国赛铜奖1项。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8%以上,截至目前2023届毕业生实际就业6052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89%。

毕业生与相关合作企业建立了就业合作,能够按照合作协议到合作企业就业。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多人多次荣获任职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员工”“岗位标兵”等。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等单位连续多年发来喜报表示感谢。

聚焦“两高地”做好“三大文章” 为打造强国作出“化院贡献”

中教全媒体:对于职业教育,社会上的认可度有待提高,这是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的部分之一。同时,教育部也提出了要推动重构职业教育生态,营造崇尚劳动和技能、尊重和认可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在此方面,河北化院是如何让自己的学生进行自我认可?又是通过哪些方式去使社会、家长对职业院校有了新的认识?

张炳烛: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高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在我们中国尤为严峻。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需要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发力,系统解决。作为职业院校,我们在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增强学生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学校通过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为学生出确立初步的职业认知;通过企业文化浸润工程、优秀校友讲堂、职教活动周等系列主题活动,确立学生的职业自信与自觉;通过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广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确立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通过大量真实场景的实习实训,增强学生的职业身份认同。

通过毕业生双选会、暑期大家访、社会实践、校园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职业教育和学校的办学成就,引发社会和家长对职业院校的关注和认可。我校建有省级科普示范基地——中药博物馆。学校积极发挥基地服务社会群体的功能,向大、中、小学生及社会群众开放,利用基地实物资源、信息化资源广泛开展中药科学知识、传统文化、科学方法、工匠精神等科普宣传;深入开展我是“中药匠人”“中药小药师”“中药质检员”等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和家长、社会大众了解职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

中教全媒体:站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起点上,河北化院未来有哪些重点规划和重要工作要做?

张炳烛: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双高计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三个“计划”,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两个“高地”,做好“产教协同育人”“科技创新服务”“技能人才培养”三篇“大文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化院贡献”。
引领改革、优化类型,做好产教协同育人大文章。我们要牢牢把握产教融合这条主线,与政企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进作为牵头单位的全国化工医药职教集团和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产学研一体运营。整合多方力量,建立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驻企工作站、技术协同创新研究室等校企合作新载体。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

服务国家、融入区域,做好科技创新服务大文章。我们要围绕国家战略,着力打造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助力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服务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联合龙头企业建设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数字能力提升培训。深入开展继续教育助力全民终身学习,将学校建成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助推器、全民终身学习加油站、创新创业孵化园。

匠心筑梦、匠艺强国,做好技能人才培养大文章。我们要深入推进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改革,大力实施思想道德育人、劳动育人、企业文化育人三项职业素养培育工程,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强化新路径。深挖114年办学历史中的职教文化基因,打造崇尚劳动和技能的校园文化,强化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对接高端产业、产业高端,打造一批行业认可度高、职业教育特征鲜明的高水平专业群。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深化岗课赛证融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化工、医药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4056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