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高校的科研和教育都应该拥抱AI
作者:    浏览:12756
大众还在热烈讨论AI大模型究竟会如何改变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时候,复旦大学已经为全校师生安排上了一款“神器”。

6月27日,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科研智算平台CFFF(Computing for the Future at Fudan)在复旦大学正式上线。

据介绍,这台为发现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而建的科研“超级计算机”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中国电信等共同打造,其以先进的公共云模式,提供超千卡并行智能计算,可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这不仅在国内高校中尚属首例,也领先于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

虽然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究竟是喜是忧,各界还在争论之中,但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掌握了AI技术就像人类学会了发电,AI也是这个级别的技术和工具,会非常深远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因此,复旦的定位非常清晰,AI这个技术来了,我们就要去拥抱它,虽然其负面作用也需要考虑,但我们认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先具备了解AI和用好AI工具的能力。”金力表示。

AI如何改变科研?

要从科研范式变革的角度去理解AI价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在当下的AI时代,一台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无疑是能让科研工作如虎添翼的“大科学装置”,是科研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

据介绍,复旦大学的CFFF平台由面向多学科融合创新的AI for Science智能计算集群“切问一号”和面向高精尖研究的专用高性能计算集群“近思一号”两部分组成。从其开始建设的第一天起,就收到了来自复旦不同院系的多种研究需求,不仅涵盖生命科学、大气科学、材料科学领域,也包括金融系统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

目前,CFFF平台上的第一个科研成果已经诞生。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李昊团队近期发布了45亿参数量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预测效果在公开数据集上首次达到业界公认的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集合平均水平,并将预测速度从原来的小时级缩短到了3秒内。

“基于CFFF平台的千卡并行智能计算,这样一个规模的大模型只用一天就完成了训练。用传统的计算平台是很难做到的。”李昊说。

而且这也是CFFF平台上孕育出的第一个大模型。金力透露,未来复旦希望基于CFFF平台建成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科学大模型,如生命科学大模型、材料科学大模型、大气科学大模型、集成电路大模型等。

“以CFFF平台为代表的智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科研超算架构,将成为科研的重要支撑力量,极大提升科研效率、降低科研成本,加速科学原理发现和技术突破,并有力推动科学大模型的落地。”金力表示。

除了让复旦的师生都用上“超算”,金力还进一步认为,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已经需要从科研范式变革的角度去看。

据金力介绍,传统科研范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化发展,一是通过实验描述自然现象的“经验范式”;二是通过模型或归纳进行研究的“理论范式”;三是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解决学科问题的“计算范式”;四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事物内在关系的“数据范式”。

但随着大数据资源的不断增长和需要求解的科学问题日益复杂,引发了对于科学研究“第五范式”的探索,即在数据范式的基础上,引入智能技术,强调人的决策机制与数据分析的融合,将数据科学和计算智能有效结合起来,这就是“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时代的来临。

“面对AI大模型引发的广泛讨论,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环境中赢得主动,在关键领域取得创新突破,是时代给予教育的新命题。这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也关系到未来的国际竞争。”金力强调。

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也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王坚来自产业界,但他也曾经是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此次阿里云与复旦大学联合打造CFFF平台,也正是源于双方的一个重要共识:云计算的普惠价值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王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让高校拥有和科技巨头一样的计算能力,将会助力产学研协同创新。“当下,很多研究都依赖于计算,但即便在美国,高校也不具备今天很多企业所具有的研究计算平台。很多国际知名高校还停留在用大型机或者个人PC做研究的阶段。”他说。

AI如何改变教育?

以“产教融合”摆脱“天坑”专业的困惑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也再创历史新高。

1291万即将进入大学的年轻人,面临着志愿专业的选择,他们害怕进入“天坑”专业,学得辛苦却就业艰难;1158万即将进入社会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职业的选择,他们害怕成为人才“废品”,知识能力无法匹配社会需求。

他们的迷茫和困惑,无疑也是教育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金力表示,这也是复旦一直探索的重点:如何让大学摆脱“天坑”专业的困惑?如何让大学“生产”出的人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高校培养学生已经有一套多年形成的体系,但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现有的体系遇到了很大挑战:一是不断产生新技术,二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金力说。

金力以复旦的创新探索为例,目前,复旦大学的“2+X”本科培养体系已基本完善,在弹性学制下,学生在完成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的同时,可以自由修读各类课程,获取各类学习资源。

在金力看来,一所学校里培养的学生,就像是学校的“产品”,如果很难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我认为高校避免‘天坑’专业的困惑,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是产教融合。这种产教融合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转移,而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上的密切互动和合作;二是人才培养上面密切互动和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应该是双向赋能的关系。”金力表示。

“企业能够更多看到社会需求,所以企业可以帮助高校设定目标和方向,从而帮助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面目标更明确。同时,我们经常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在中国目前真正能够担负起创新主体责任的企业还远远不够多。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企业也可以通过与高校密切合作,获得更多创新所需的人才。”金力说。

金力还强调,AI作为重要技术和工具,也将会改变创新的文化。因为AI可以把比较困难、比较麻烦的工作变得容易和高效。随着原来不懂和不会用AI的人学会使用AI,并且能用上最好的AI工具,会出现创新的爆发。

王坚也表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创新,可以创造出很多很美妙的东西,特别在计算以及通信领域。比如,IBM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合作,诞生了计算机专业;MIT跟贝尔实验室的合作,让几乎每个大学都有了通信专业。企业和大学的合作,也将会带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更多可能。

“在数据和智能技术驱动的‘大科学时代’,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环境中赢得主动,在关键领域取得创新突破,是时代给予的命题,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协力作答。”金力说。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41003.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