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校长专访 | 金陵科技学院副校长张燕:以“五融两化信创”为特色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作者:    浏览:13479

金陵科技学院副校长 张燕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下大胆创新,构建以融标准、体系、模式、机制、系统于一体的具有信创特色的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以实现国际化优质教学资源本地化、全过程教学资源数字化方式使专业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从而为江苏省信创人才的输送提供有力保障。

栏目:校长专访

作者:张晓蒙

与企业从标准到体系深度融合 提升人才社会需求度

中教全媒体: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离不开高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如“五融两化信创特色”中的“五融”就是在产教融合的深度融合下所融合的标准、体系、模式、机制、系统。那在该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中,软件学院主要是与哪些企业进行了合作?主要是汲取了企业中的哪些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张燕:金陵科技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江苏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主要合作的企业有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与企业合作的内容包含:一是共同研制信息技术服务从业人员能力评价标准;二是共同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三是共同实施产学三级联动教学模式;四是构建双投入、双培养、双管理的“三双”机制;五是实现“教学-研发-创新”的系统融合。对接软件行业最新技术,引入企业技术和人力资源,建设了鸿蒙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应用等专业方向课程群,实施专业实习、软件工程项目实践、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强、复杂度高的综合实践项目,以提高毕业生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以“五融两化信创”为特色 赋能软件工程领域人才培养

中教全媒体:据悉《“五融两化信创特色”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是具有系统思维、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特色化、创新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所谓的特色化具体是指什么?创新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燕: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具体表现为“两化”:一是国际化。软件工程专业完成了“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是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获批江苏省中澳高可信软件质量保证联合实验室和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本专业吸收澳方OBE教育教学理念,融合转化辐射度强,构建了“解决真实世界的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二是数字化。软件工程专业创建了融入“课程思政”的高品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构建了基于课程目标达成的过程性在线评价体系,支撑工程教育认证年度报备。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所在就是“五融两化信创”。“五融”和“两化”不再赘述。“信创”是为了服务南京市打造国内领先的软件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实现“国产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多规格培养。专业自2014年超前布局信创操作系统领域的人才培养,将校企合作的研发任务作为实践项目选题的真题真做实践,形成了适应操作系统产业化需求的“能力本位+产出导向”的本科层次创新课程体系。毕业生就职于华为、龙芯、麒麟软件、江苏润和、南京翼辉等国家信创龙头企业。

中教全媒体: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中,您认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模式等是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具体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如何去打破?

张燕: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根本保障。产业技术的创新发展要求高适配度的人力资源,这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面对挑战,教师群体表现是参差不齐的,如躺平与自我更新、重理论研究与轻工程能力、重工作量与轻工作质量等。加强绩效考核,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可以有效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紧抓AI发展机遇 打造全栈信创技术 满足地方产业落地人才需求

中教全媒体:培养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帮助?

张燕:学校所在的南京市是全国第一个软件名城,我校已成为软件名城建设的重要人才基地,建有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南京软件研究院、南京市信创软件产业学院等人才培养平台,为南京市建设国际知名的软件名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教全媒体:在当前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您认为对未来软件工程领域有哪些影响?将会朝着怎样的路径去发展?

张燕:AI大模型的应用对软件工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体现在AI工具在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作用,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解决更大更复杂软件工程问题。二是体现在软件生产模式的变革,“软件工程师+AI助理”的应用促使传统软件企业重构人力资源。三是智能软件系统将全面替代传统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师需要能获取高质量数据和应用高效率的AI方法。未来的软件工程师更需具备系统观和宽领域知识,具备统筹多AI助理协同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

中教全媒体:未来学校在软件工程领域有怎样的布局与发展?

张燕:要主动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和AI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一是科学实施“软件工程+AI+数据技术”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二是引入各项开源技术应用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加快教与学的数字化变革,实现专业建设的全面数字化。三是引入从操作系统、数据库到平台软件的全栈信创技术,积极响应国家信创和开源战略在江苏的产业化落地需求培养人才。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44038.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