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 | 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6月23日在京召开
作者:    浏览:13489

6月23日,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牵头,中教全媒体支持。此次共同体大会成立大会共有来自院校、行业企业、医疗机构、行业组织等130余家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中教全媒体 6月23日 张晓攀 北京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等要求,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生态、校企合作迭代升级新路径,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6月23日,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由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牵头,中教全媒体支持。此次共同体大会成立大会共有来自院校、行业企业、医疗机构、行业组织等130余家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由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党委委员、副院长(副主任)王丽娟主持。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党委委员、副院长(副主任)王丽娟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邹文开首先致辞。他指出,由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共同牵头成立的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行动,是促进健康养老康复产业布局的高度匹配,是服务校企对接,支撑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发挥专业优势,砥砺办学初心的重要见证。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依托产教融合的新型组织形态,进一步拓宽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途径,不断提高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成效,更好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将加强各层协调,密切务实合作,与各方一道,把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好、发展好、运用好,促进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推进技术协同创新,服务产业升级,增强康养与康复行业人才支撑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共赢发展。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邹文开

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一方致辞指出,由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共同牵头成立的“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载着中国建设发展康养与康复行业的重要使命。同辉佳视秉承着圆满的人生要幸福到最后的愿景,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将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应用于康养教育,并整合上下游资源,成功打造“标准教材—专家引领—人才培养—仿真实训—就业服务”的康养人才培养闭环,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未来,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从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展开工作,实现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需求的紧密衔接,实现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高度协同,努力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一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虹致辞表示,康养与康复行业作为重要的民生行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养和康复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一时代主题,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推动康养与康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不仅是对康养与康复相结合这一未来养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和积极响应,更是对康养与康复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天津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中医药领域的高等学府,始终秉持“进德修业,继承创新”的校训,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作为共同体的一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将充分发挥在中医药领域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与康养与康复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康养与康复行业的创新发展。

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虹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讲话中指出,康养与康复行业是民生事业,是经济蓝海,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康养与康复行业在产教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康养与康复行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工作,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以及高素质康养和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高水平康养和康复相关专业建设,提高康养与康复人才培养质量,相信在共同体的推动下,我国康养与康复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共同体的未来发展,王金华司长提出了四点建议和期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四是坚持公益属性,推动社会参与。他表示,希望各方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推动康养与康复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把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成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

本次大会上隆重举行了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启动仪式。由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郑远长,全国民政行指委副主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邹文开,全国民政行指委秘书长、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副院长(副主任)赵红岗,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一方,天津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虹共同为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成立仪式。

全国康养和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启动仪式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党委委员、副院长(副主任)王丽娟介绍了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筹备情况。她介绍,同辉佳视(北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自2023年底以来,三方进行多次深入交流探讨,共同提出筹备成立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和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共同体筹备工作于2024年3月正式启动,4月10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成员单位邀请函。在全国民政行指委的指导下,在中教全媒体的支持下,共同体得到了 150余家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的积极响应。共同体决定成立至今,三家牵头单位多次召开筹备会议,研究草拟了共同体章程和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办法,初步提议了理事长单位、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制订了共同体建设方案和2024-2025年工作计划。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党委委员、副院长(副主任)王丽娟

大会对《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和《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办法》进行了审议表决,表决一致通过了《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和《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选举办法》。同时审议表决通过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包括理事长单位、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单位。

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现有成员单位128家,其中理事长单位4家,常务副理事长单位10家,副理事长单位20家,常务理事单位30家,理事单位34家,会员单位30家。大会为共同体理事长单位、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授牌,并为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单位颁发证书。

理事长单位授牌

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授牌

副理事长单位授牌

常务理事单位颁发证书

常务理事单位颁发证书

理事单位颁发证书

会员单位颁发证书

会员单位颁发证书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康复工程学院院长李高峰介绍了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规划及2024-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建立健全实体化运行机制,推进年度工作任务落实。二是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组织工作专班,通过政策研究、调查问卷、走访调研、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等方面的调研。三是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提升康复治疗类、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四是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建设康养与康复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五是有组织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由行业专家、院校学者、企业专家等组成的共同体师资库,打造一批职教名师、建设一批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等。六是强化支持保障力度,共同体内企业要发挥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把共同体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考核;共同体内学校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共同体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康复工程学院院长李高峰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励建安围绕“康复辅具的概念拓展与大健康产业的关联”进行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康复医学是医学领域最大的蓝海,辅助器具即可以直接改善人体功能的器具,辅具的范畴远超过当前的思维,而智慧康复辅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提出了智慧辅具的新赛道,智慧辅具值得高度关注的新趋势包括ChatGPT、数字化健康画像、康复设备的智慧可穿戴趋势。其中ChatGPT、SORA可引领康复和健康领域思维和行动模式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画像可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促进健康管理的方法研究和优化,为智慧辅具的发展提供条件等。训练器具的可穿戴和智慧化趋向面向肌力训练、关节训练、足底压力治疗、人机接口控制的可穿戴式步行机器人、人机接口控制的可穿戴式上肢机器人、智慧化可穿戴的功能性电刺激、智慧化的坐立训练、智慧化的直立训练等。

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励建安

6月23日下午,大会组织参会代表进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康复工程学院实训室参访活动。参会代表们深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康复工程学院智慧康复实训室、运动治疗实训室、临床康复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康复辅具洗消实训室等实训室进行实地参访,并逐层参访了康复辅具加工制造中心、智慧康复辅具配置中心、康复辅具校企合作中心、康复辅具研究设计中心等区域。在参访过程中,通过现场康复工程学院老师们的理论讲解、实物操作、现场互动体验等活动,参会代表和嘉宾们对康复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对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康复工程学院在康复领域的研究成果连连称赞。

参访现场

此次成立大会的召开,意味着全国康养与康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量。共同体将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使命,不断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生态、校企合作迭代升级新路径,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促进康养和康复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4413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