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校长专访 |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聂宗瑶:紧跟时代发展变革 着力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能人才
作者:    浏览:12716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聂宗瑶

“立足安徽、服务城市”是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办学理念。一直以来,学校主动对接安徽地区的创新链与人才链,打造与安徽省地方经济产业相契合的专业群。精准定向服务“一老一小”主赛道,专业布局从老年到康复、从护理到学前,为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障。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健全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集团内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学院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栏目:校长专访

作者:张晓蒙

以城市建设和民生服务为特色 立足安徽 培养高质量职业人才

中教全媒体: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办学历史悠久,那至今学校经历了怎样的办学沿革,目前又形成了哪些办学特色?

聂宗瑶: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前身为中共安徽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1981年成立的安徽省直机关业余大学,1988年更名为安徽省直职工大学,2003年转设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现有新站、经开、新桥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969.8335亩,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超亿元。

学院秉承“厚学、笃行、奋进、创新”的校训,遵循“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立足安徽、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城市建设和民政民生服务类高技能人才为特色的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安徽省首批“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安徽省首批“三教”改革示范校,安徽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和“技能大赛标杆校”,安徽省党建工作示范校,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工信部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中教全媒体:学校地处“长三角”地区是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做产教融合工作的呢?

聂宗瑶:地处安徽,我们学校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全方位对接。我们围绕“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共同体、联盟等。例如在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和发展方面,学校与杭州地铁、南京地铁、合肥地铁以及方上海政务管理局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这都体现了我校的区位优势。

精准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努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中教全媒体: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飞猛进,目前产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调整,这也让职业教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如何识变、应变、求变?

聂宗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面对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思考、实践,不断地尝试,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正在探索阶段:

一方面坚持围绕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学院深耕办学特色,坚持“立足安徽、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主动服务“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七个强省”奋斗目标,紧跟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需求。主动对接安徽创新链,着力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大数据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2个特色专业群,统筹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物流、财务金融、文化旅游等与安徽省地方经济产业相契合的专业群。主动对接安徽人才链,精准定向服务“一老一小”主赛道,专业布局从老年到康复、从护理到学前,为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障。目前学院有43个招生专业,70%招生专业符合我省十大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坚持产教融合,创新政校行企共建共享模式,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院一直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牵头成立了安徽现代城市职业教育集团,着力打造安徽省婴幼儿照护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对接安徽特色产业,采取订单培养、联合办学、顶岗实践等形式,将合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与科大讯飞、合肥比亚迪、江汽集团、蔚来汽车等多家企业签定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校地融合发展,省民政厅和省直机关工委在学院挂牌成立安徽民政学院,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省直机关工委在学院挂牌成立安徽退役军人教育学院,通过校政合作共建,开启学院服务社会发展新模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目前学院积极开展学院因地制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调研,认真梳理学院各专业服务新质生产力情况及相关工作规划,开展支持“大黄山”建设六大高端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师生情况调查摸底。这些都是我们做的努力和尝试,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规划、边发展、边探索、边创新,把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办学质量提上去。

中教全媒体: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您认为对职业教育有了哪些新要求?学校在整体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哪些调整?

聂宗瑶:我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从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都要强调基础性课程的智能化普适教育。从技能培养上说,就要对接新兴的产业,对接产业来做专业,在实训、实践上,要更多的强调产教融合,在教育教学上要互相的融合嵌入。从目前学校2024的人才培养方来看,在新质生产力方面都做了修订。我们现在43个招生专业,每个专业都制定了当前行业较新的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整改方案。在原有的、固定的教育部颁布的教学标准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其中在实践环境、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上做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以岗位需求、课程学习、技能竞赛和证书认证为路径 着力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教全媒体: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意味着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那学校是如何对人才进行动手能力培养的?又是如何平衡理论+技能双向培养的?

聂宗瑶:在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技并修”,始终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首位。学院党委坚定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着力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

一是对接岗位需求,学院将岗位实践作为核心环节,以职教集团、产业学院为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共同设计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实践机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标准,掌握核心技能和知识,提升职业竞争力。

二是强化实践课程,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强化实践性教学,确保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不得低于总学时的50%,遵循“技能认知实践→基础技能实践→专题技能实践→综合技能实践”的递进技能线,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职业技能课为载体,促进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三是狠抓技能大赛,学院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构建面向全体学生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校赛-省赛-国赛”三阶段递进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紧密对接职业技能大赛竞赛内容与竞赛标准,按照“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科技竞赛训练→拓展能力训练→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梯级递进的实践教学新思路,逐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近五年来,我校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职业技能大赛奖项600余个,技能大赛总分在全省名列前茅,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

四是推进书证融通,开发“X”证书接口课程,坚持内容融入,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探索课证转换,积极开展“学分银行”建设,通过等级、课程支撑度、考核通过率的量化转换,推进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近年来学院“1+X”证书通过率达95%以上,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升。

通过岗位需求、课程学习、技能竞赛和证书认证四个维度的紧密融通,合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环境,在综合育人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实践,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

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做学生职业发展的“引路人”

中教全媒体:对于职业教育,社会上的认可度有待提高,这是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的部分之一。那学校在育人过程中是如何提升学生自信的?又是如何让家长放心的?

聂宗瑶:正如您所说,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强调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特别是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是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自信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一直以来,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以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坚持把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入学教育、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环节中,通过企业参观实践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己的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对产品、服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品质。大力开展技能竞赛月系列活动,在校园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争当新时代“大国工匠”的职业目标,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

与此同时,学院扎实推进学生的就业服务,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学院将思政、劳动教育融入创业教育,开展各类创业沙龙、讲座,与蔚来、京东方、合肥市殡仪馆等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增强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和热情。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多次承办专场人才招聘会,扎实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精准对接用工需求,优化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做好学生职业发展的“引路人”。

接下来,学校也将继续围绕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和为地方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深入改革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办学体系,打开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奋力办好让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

中教全媒体: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要将“补短教育”变成“扬长教育”您是否认同这句话?

聂宗瑶:我比较赞同这句话。“扬长教育”是90年代前后提出并实施的,它是以个体的长处为核心,通过“以长促长,以长促全”的教育方法,可以说没有差生,只有专长生。“补短教育”则与之相反,往往是以个体的短处为核心,发现学生的短处,并试图通过教育,把学生不擅长的短处补齐、变长,让学生齐头并进平衡发展。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不足,学生和家长、企业和社会认可度不够高。职业教育要发展,首先就要破除认知层面的偏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可见,职业教育是“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展尽其才”的教育,“扬长教育”的内核与之不谋而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扬长教育”的关键是扬长,而不是补短,它能充分适应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差异化成长,通俗的来说,不求人人是全才,但求人人都成才。从这个层面上讲,学生的自信心就培养起来了,学生可以充分地意识到、看到自己的长处。自信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太重要了。我想,“扬长教育”是符合职业教育的初衷的,也是充分尊重了职业教育的规律。职业教育的初衷是什么?就是为社会国家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技能型人才,这就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专长、优势。

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及内涵建设 增加需求专业布点 打造技能型职业本科层次高水平大学

中教全媒体:站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起点上,学校未来有哪些重点规划和重要工作?

聂宗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升级,对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与能力需求不断“升级”。国家提出了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发展目标。这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战略规划正在落实落地。学院十四五时期的目标是将学院建设成育人能力获得社会认可、治校水平处于“特色鲜明、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办学水平达到职业本科层次、服务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健全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培养机制,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新增部分与行业需求大、就业前景好、服务城市管理和现代服务业的未布点专业,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鲜明、适合安徽地方产业发展特点的品牌专业和示范性专业;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集团内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学院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4468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