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胡海东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铁路工程类专业为主干,以铁道运营管理专业及轨道装备制造专业为两翼,为社会培养高铁、城轨、公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栏目:处长专访
作者:张晓蒙
因铁路而建 倚铁路而长
中教全媒体:请您简单的介绍一下,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情况和特色。
胡海东: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国家优质高职学校、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全国高职诊改试点复核“有效”院校、教育部“百千万交流计划”中方项目院校。学校建有临渭、高新两个校区,占地1368亩,建筑面积4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亿元,学生规模2万余人,设有4个特色学院、8个二级学院、2个公共教学部、45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因铁路而建、倚铁路而长,秉承“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恪守“以学生为本,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弘扬“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形成了“校园文化融合铁路文化、开设专业紧跟铁路发展、实践教学强化铁路技能、工学结合依托铁路企业、毕业学生安心铁路事业”的办学特色。近九万余名毕业生遍布祖国各地,成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的生力军,被誉为铁路工程建设人才的“黄埔军校”。
中教全媒体:作为“双高计划”院校,学校是如何保障优势专业更优,质量稳步提升的?有哪些建设成果可以分享?
胡海东:陕铁院始终坚持围绕铁路办专业,建成了以铁路工程类为主干,以铁道运营管理及轨道装备制造为两翼的专业格局。在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学校面向高铁高端产业和城轨产业高端,依产建群、集束聚力,建设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等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覆盖线上线下,涉及站前站后,服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产业链,为铁路建设提供了“一站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专业群建设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通过“双高计划”建设,高铁、城轨2个专业群入选全国高职专业群竞争力排行“5★”最高水平,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等7个专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工程测量技术等4个专业位列全国第二。近五年培养的2.5万余名毕业生扎根铁路一线,薪酬等7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0强企业就业人数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呈现出“一年站稳岗位、二年技术骨干、三年独当一面”的职业成长态势,打造了铁路特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树立了“修高铁、建地铁、找陕铁”的良好口碑。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人才培养创新 以人才 创新 服务为新质生产力蓄势
中教全媒体:您认为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有哪些内在联系?职业教育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学校又是如何做的?
胡海东:新质生产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特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其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相连。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引导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的发展道路。同时,职业教育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为契机,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教师团队等方面提质升级,实现从“世界工厂”下的职业教育进阶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下的职业教育,通过人才供给、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展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担当和作为。
陕铁院坚持服务交通强国战略,深化产教融合,首批入选全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单位,发起成立全国工程智慧检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铁路智慧建造、先进装备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一是致力材料研发,破解轨道交通施工应用技术难题。依托高性能混凝土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组建铁路绿色建筑材料等4个科技创新团队,研发泡沫剂成套技术,在西安地铁6号线等地铁项目进行转化应用,成果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研发的二次衬砌充填材料成套技术等在银西高铁贾塬隧道等工程施工现场转化应用,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
二是聚焦智慧建造,推动轨道交通传统技术数字化升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创新团队,聚焦BIM建模软件的升级改造、BIM专项施工管理平台二次开发、BIM+GIS+无人机倾斜摄影模型协同管理平台搭建等开展研究。
三是续航员工成长,为轨道交通施工企业培训持续提供“加油包”。服务轨道交通企业员工技能提升,针对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安全员等核心岗位,定制开发入职培训“技能包”、技能提升“强化包”、终身教育“发展包”,组建结构化培训师资团队,形成企业员工入职准备—技能提升—终身学习的全过程培训体系,实现了“施工到哪里,培训就到哪里”“资源开放共享,随时随地随学”。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中教全媒体: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陕铁院在推进“双师型”教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胡海东:陕铁院通过实施大师名师领航、教师能力提升、人事制度改革、培育平台打造等举措,打造了一支“心中有爱、手中有技、脚底有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大师名师领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一是聚焦需求,实施精准引才攻坚战略;二是立足发展,提供广阔育才成长空间;三是强化服务,营造优质人才保障环境。
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为高水平成长注入充沛动力:一是推进教师团队建设,打造教学改革“助推器”。建筑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施工与维护两个教师团队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师德建设示范团队。推动教师进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二是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打造“双师”建设“加速器”;三是加大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力度,打造技术服务“孵化器”。与中铁二十局等企业共建BIM技术应用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与肯尼亚铁路培训学院共建培训中心,建设鲁班工坊;成立“渭南市乡村公路建设技术服务中心”等。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高标准激励提供稳定支撑:一是完善“岗位+职称”双线标准,畅通成长通道。修改完善全校各部门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形成部门职权清晰、岗位标准具化的权责工作体系。修订《职称评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为思政课教师单设组别、单设指标,使教师职称晋升通道更加顺畅、体系更加完备;二是实施教师素质多维评价,推动分层分类发展。聚焦“双师型”教师发展所需的信息化教学、双语教学、社会服务、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探索形成“四维度三进阶”教师综合执教能力评价体系;三是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下放绩效工资分配权力,扩大部门二次分配权限,形成多劳多得、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打造师资综合提升平台,为高效能教师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推动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以三级体系实现技能传承。出台《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方案》等3项专门文件,择优立项、年度考核、扶优扶强,形成包括1个国家级别、3个省级、9个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完善的三级体系;二是建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持续输出“陕铁经验”。与中铁一局等行业标杆企业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三是夯实教师发展中心服务职能,成为教师“成长之家”。制定《教师发展标准》等相关文件,明确中心服务标准,形成校院两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培训体系。
锚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助力职业人才高质量发展
中教全媒体:在人才培养中,学校一直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那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在教学模式上有哪些好的经验分享?
胡海东:为实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举措: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提升职业素养。学校将三全育人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和考核指标体系。搭建具有铁路特质的“三馆三廊三广场”,融通企业文化形成“铁军、精技、匠心”校园文化核心理念,实施文化熏陶、优良学风、榜样引领、传递温暖、心理阳光和公寓育人六大工程。
二是优化专业结构,匹配人才供需。建立校领导带队走访企业制度,通过走访分析研判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计划,优化专业结构,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准入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有效衔接,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三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深耕课堂主阵地,实施课程负责人制,构建了“岗位定向、能力分块、灵活组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岗位能力需求,面向交通土建类专业通开“五大能力”课程。服务涉外培训需要,建设60门双语教学课程。
四是变革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实效。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205门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52门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实施“过关式”技能考核,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技能竞赛机制,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开发“教学资源库+融媒体教材+在线开放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四位一体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实施订单班、现场工程师等分类教学,制定学分认定和学习成果积累转换制度。
学校创新形成的“依产建群 集束聚力”专业群建设模式、“产教合一 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全程贯穿 协同共育”职业素养培养模式、“项目贯穿 角色扮演 过关考核”实践教学模式、“四化”协同课程建设模式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
积极落实课程思政 全面提升树人成效
中教全媒体: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学校是如何落实的?
胡海东:学校对标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按照“校级统筹顶层设计、职能部门协调推进、二级院(部)全面实施”的思路,系统构建了“四融入八推动”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党建团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日常管理,从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教改立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课程思政实践活动、课程思政案例征集等八个方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一是构建“大格局”。建立党政领导班子“八个一”联系制度,建设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教务处课程思政建设科,出台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深挖每门课程思政元素,系统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二是搭建“大平台”。广泛开展课程思政理论培训和课程思政课题研究,将课程思政培训全面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教师培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交流,每名思政课教师联系一个专业教研室,教研室每学期至少开
三次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活动。每年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评选、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征集等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水平。
三是建好“大课堂”。充分挖掘学校铁路特色思政元素,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在各类课程中,夯实“第一课堂”。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管理“四大行动”等,丰富“第二课堂”。充分利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依托“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陕西省思政大练兵”等实践活动载体,将思政课堂搬到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等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厚度和广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稳定毕业生职业成长态势
中教全媒体:当前,对于学生就业观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又是如何去引导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形成的?
胡海东:学校始终将学生就业观、成才观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实施“价值引领、课程改革、智慧赋能、精准帮扶”四大行动,有效引导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一是“价值引领”导航行动,引导就业基层。结合铁路行业背景和工程专业特点,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省内外技能大师、优秀毕业生等来校作报告百余场,激励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6万余名毕业生中,87%服务于铁路施工建设一线。
二是“课程改革”引航行动,筑牢就业根基。将就业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深入推动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并修订相应教材。同时,加强就业师资队伍建设,遴选组建高素质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就业心理研究,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开展就业促进周及百日冲刺系列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就业观。
三是“智慧赋能”助航行动,提升就业效能。建成“就业管理系统+校园招聘服务+信息网站+微信服务号+微信公众号+就业QQ群”一体化就业服务云平台,实现了部省校平台三级对接和手机移动端招聘工作一站式办理,多渠道推送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实现就业信息全覆盖。积极开拓“空中双选会”“云端宣讲”“在线招聘”等多种线上招聘平台,实施服务国家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校园招聘行动计划,使用网上投递简历、线上视频面试、电话沟通等方式完成用人单位招聘全过程,实现就业云中服务不停歇、云中管理不打烊。
四是“精准帮扶”护航行动,彰显就业温度。面向家庭贫困、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残疾等特殊就业群体建立“1+1”帮扶台账,将学生就业帮扶列入与优质央企战略合作范围。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全体教职员工每年对接帮扶学生超600人,结合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意向,一人一策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近三年,学校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远高于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实现“保证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100%就业”的工作目标。
中教全媒体:陕铁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用人单位的评价如何?
胡海东:学校近三年毕业生人数平均超过6000人,就业率连续20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与45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在中国中铁等国有企业就业比重保持在80%以上,近70%服务于祖国西部。学生专业对口,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均超过95%。
合作企业普遍认为,学生能吃苦、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是企业的理想选择。据统计,用人单位年均提供就业岗位2.5万余个,供需比4:1。学校先后荣获“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渭南市优秀创业培训基地”等荣誉,形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陕铁院品牌”。
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陕铁模式” 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
中教全媒体:未来学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将如何突出学校特色?具体有哪些规划?
胡海东:新一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层出不穷,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迫在眉睫。学校将秉承“根植铁路、立足西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五金”建设。
一是对接轨道交通重点产业,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面向轨道交通国家重点产业智慧、高效、安全、绿色协同发展,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全面融入信息技术,优化调整智慧建造、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运维等专业群,为高铁高端产业、城轨产业高端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服务、科研创新,实现职业教育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陕铁模式”。
二是紧跟智能建造发展方向,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地处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关天经济区东部起点、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核心区域,是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功能组团之一。坚持以服务国家级新区和区域重大战略为己任,加快专业设置调整,促进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需求高度耦合、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精准高效,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学校坚持“教随产出,产教同行”,以中亚五国为核心,向西辐射非洲,向东扩展至东南亚,对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等院校,联合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走出去”企业开展境外合作办学、人员互访交流、国际铁路培训、技术标准输出、科研攻关与技术服务,带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推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推进国际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对接、制度链接和政策沟通,构建并逐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
四是聚焦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强基赋能。抢抓“一体两翼五重点”建设契机,汇聚政行企校多方力量,优化专业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机制,夯实职业教育新基建。探索创建职业本科专业,开展“中高本”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现场工程师培养,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为构建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职教生态提供方案支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