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汤鸿
近年来,继续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与提质增效成为重要议题。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上海市建设类培训的重要基地,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近日,记者专访了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汤鸿,就办学特色、AI赋能教育、职教出海及未来规划等话题展开对话。汤鸿副院长分享了学院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并展望了人工智能与国际化合作带来的新可能。
栏目:院长专访
作者:张晓攀
深耕建设领域 打造“一体两翼”办学格局
中教全媒体: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继续教育办学至今,学院形成了怎样的办学特色?有哪些办学优势?
汤鸿: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创建的上海市业余土木建筑学院,较早开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等相关建设类岗位的培训,深厚的行业背景为其奠定了独特的办学优势。目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上海市住建委重点委托的建设类培训单位,也是住建部国家一级建设类的培训单位。上海城建职业学继续教育学院主要开展建设类岗位培训和建设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如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培训)。
中教全媒体:请您介绍一下继续教育学院当前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办学情况?
汤鸿:在办学模式上,我们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一体”指学历继续教育,目前专科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规模达2500余人。同时我们学院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专升本校外教学点,并计划申报发展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包括上海市内外的重点高校的专升本校外教学点。
“两翼”则指非学历教育培训,包括建设类培训和应急管理类培训(如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和维保培训、特殊工种培训等)。
学历教育作为承担社会教育、社会服务的重要角色仍需坚守,同时我们将重点发挥建设类培训、应急管理类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培训。
中教全媒体:随着继续教育的改革,大多数院校都将工作重心调整到了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您对此有何看法?继续教育学院是怎么做的?
汤鸿:学历继续教育已进入稳定期,增长速度放缓,但作为高校,我们仍需承担教育育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历继续教育仍是帮助基层员工学历提升和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而非学历教育方面,我们聚焦行业需求,如建设类和应急管理培训,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岗位紧密结合。
从一区一点合作培训到国际化布局 打开职教出海新赛道
中教全媒体: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对外合作模式有哪些?取得了哪些合作成果?
汤鸿: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秉承着合作办学、开放包容、适当把控的三大原则,开展对外合作。作为上海市住建委人才与考试办的主要委托单位,我们在基层员工的培训过程当中,重点扩大同上海建工、中铁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培训合作。另外,考虑到基层员工进入市区学习的现实困难,我们也会和具备一定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合作,组织老师送教上门,在教育机构当地进行办学,共享培训成果。
在对外合作过程中,我们秉承学历教育一区一点、培训教育一区一点的合作模式。经过近几年深入探索,目前办学成果成效显著,培训已经突破1000万人,在建设培训行业里面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基本上完成了一区一点的部署,均衡布局教育资源。所以,在我们整个培训版图里面,想参加上海城建学院相关的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就近培训的效果。
中教全媒体:继续教育学院未来将重点在哪些方面寻求同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
汤鸿: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区河南北路301号),交通便利,具备独立办公环境,适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未来我们将重点围绕出国留学等职教出海项目积极寻找一些外部合作伙伴,成立出国留学服务中心,打开一条职教出海新赛道。
探索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 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教全媒体:当前,DeepSeek的爆火再次引起各界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关注与热议。针对AI如何赋能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请谈谈您的看法?
汤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继续教育必须主动拥抱变革。我们正在探索AI在多个场景的应用。例如,在论文检索中引入AI工具,由人工智能检验学生的论文,减少人为评价的主观性,提高评审效率和公平性。此外,在职业培训方面,针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开展培训,我们计划从两个维度切入:
一是培训建筑企业员工使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研究智能机器人(如四足机器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并结合培训课程,让学员掌握新技术。
目前,上海建工已在施工中试用四足机器人进行抹灰、灌浆、浇水等作业,虽然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普及,AI将带来颠覆性改革。学院正积极准备应对数字化冲击,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迎接人工智能对学历继续教育和培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教全媒体:站在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未来继续教育学院有哪些规划?
汤鸿: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永恒话题。针对继续教育创新发展,我们有三点规划:
一是创新教育方式,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人工时代的教育模式。
二是引入人工智能平台和工具,创新学生服务方式。
三是保留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计划在“一体两翼”基础上,拓展国际化合作,通过“职教出海”项目与东盟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对接,为学生提供学历提升(如专升本、硕士)和技能输出(如中国标准工程师培训)的双重路径。
学院地处上海市中心,具备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开放的合作态度,愿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拓继续教育的未来蓝图。
结语
从行业深耕到AI赋能,从本地化培训到国际化布局,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正以创新为驱动,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汤鸿副院长表示,学院将继续拥抱技术变革,探索更灵活、更高效的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