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推行教育信息化要“帮忙不添乱”
作者:    浏览:12650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郑庆华教授

2017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颁奖典礼将于5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届时,百余位获奖人将带着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走进荣誉的殿堂。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背后,有哪些睿智的思考、动人的故事?为寻找这些闪光的珍珠,我们分赴全国各地,深入教育一线,特推出此系列报道。

——编者按

他,两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他,打破了美国、以色列的技术垄断;他,摘取的国际、国家发明专利超过50项。

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是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也是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领头人。

计算机专业出身,在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他却把目光投向了更大更广的教育领域。过去20多年,他一直从事教育信息化的研发、推广工作。虽然技术能力广获赞扬,他却仍然时刻告诫自己,要“帮忙不添乱”。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此次,荣获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优秀个人”称号之际,郑庆华分享了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朴素愿望和切身感悟。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接受中教全媒体专访

打造世界一流“智慧云校园”

记者:西安交大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了哪些实践?

郑庆华:这些年来,我们正努力打造校园信息化4.0版本。我认为,互联网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利用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的互联网教育,到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随后又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教育资源时代。那么到了今天,要朝着智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精准化、个性化地推荐呈现这些学习资源,这是一个新的趋势和动态。

西安交通大学应该说处于数字化网络化教育向智慧、智能教育转型升级的阶段。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把传统资源不断地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同时让教师、让学生能够真正方便、智能地获取所需资源。再一个,就是提升管理水平,朝着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服务方向发展。我们打造了课堂教学质量大数据平台,能够实时精准地评价每一门、每一堂、每一位老师的课程,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去哪儿了,喜欢听哪些课,喜欢哪些老师。这些大数据对我们的教学管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另外,学校的各项管理业务正朝着综合集成、数据融会贯通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为学校的智能决策以及大数据基础上的效益分析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所以,这个时代最根本的任务是怎么样让资源、让数据真正融合,再通过关联分析挖掘上升到智能化决策应用的水平。

记者:您主持完成了西安交大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都设立了哪些目标?

郑庆华: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人人可以上网,时时可以上网。下一步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三大基础设施,同时促进智能化的综合应用。第一,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有线、无线,实现全面高速大容量的覆盖和应用。第二,打造一个集中的云平台,使得学校的核心资源都能够在这个云平台上统一管理,共享集成,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第三,就是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这是世界一流大学标志性的基础设施。我们现在已经建成了230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这应该是中西部地区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平台。那么很多院系的科学研究,来自不同学科的计算需求,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我们正推进这三大设施建设,有的已经初步建成,可供大家共享。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智慧校园的建设。目的是提供从管理到科学研究,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从智慧后勤到对师生的综合服务,实现统一的智慧化、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记者:关于西安交大的教育信息化,您心中有怎样的愿景?

郑庆华:我心中的愿景是,让我们交大的师生能够共享全世界各方面最好的教育资源,不用再去行政楼办事,能够通过手机和电脑获得的知识、解决的问题,都能够以最精准的方式、最高的效益来实现。

着眼教育大需求,锐意创新克难题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投身教育信息化实践?

郑庆华:我本人是计算机科学研究者,但我觉得,任何科学研究,如果能跟大的载体和需求相结合,无疑对会产生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而通过这个结合点,可以把自己的理想和科学技术创新应用到实际当中,从真正形成对国家对民族有意义的生产力。教育就是非常好的载体,我从做博士论文开始,就研究网络多媒体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后来,学校又让我去网络教育与学院工作,这个使我更好地把专业技术应用到互联网教育当中。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记者:您主持研制了天地网远程教育系统,打破了美国、以色列的技术垄断。在此之前,我国在这方面有哪些技术瓶颈?

郑庆华:这是当时教育部的一个重大项目,目的就是突破卫星传输和地面互联网传输两者互联互通的核心关键技术。当时互联网的传输速度非常慢,还难以支撑大规模课堂的同步直播和大规模用户的课堂点播学习,所以需要借助卫星的广播发送技术。但两者在传输模式、数据格式、协议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所以,解决这一难题是实现大规模远程教育的基础性关键。这个技术当时只有美国和以色列掌握。我们就是解决了互联网传输和卫星传输之间互联互通、协议互认、以及数据格式实时转换这样一些核心难题,使得远程教育不仅可以在城市实现,还可以渗透、推广、延伸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范围、全方位覆盖和共享。

记者:您还主持承担了高考舆情监控系统Legoo的研制和应用,为高考安全保驾护航。不知您对去年的考生徐玉玉事件有何评价?

郑庆华:这是一件令人深感痛惜的事情。其实我们做的全国高考舆情监控系统,它的主要目的是,在高考前和高考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对全国家长、考生、老师等社会各方有关高考的舆论场进行监控,主要是为保障高考安全用的。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不法分子借助高考这个机会坑蒙拐骗我们的考生,说他能找到答案,他能够帮你代考的,或者有作弊的工具和手段等等。这些实际上会对社会安定和高考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

我们这套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互联网上出现的这种苗头性问题。只要网上出现这样的贴子或信息,我们在两分钟内就能够捕捉到,并及时上报给相关的主管部门进行后续的处理。这个系统已经实战了三年,应该说每年都能够帮助主管部门发现数以百计的线索,为及时处理这些线索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新形势下,对互联网舆情的关注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做好安全保障、净化互联网环境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手段。

记者:引领教育部和陕西省重点创新团队,获得数十项国际、国家发明专利,您认为这些创新和成就的源泉是什么?

郑庆华:最根本的来源是需求,需求是最好的老师,需求也是最好的问题。只有面向需求,才有不竭的创新动力和压力。来自技术和应用层面的需求源源不断,有的是一线老师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提出来的,比如说手写板书技术、知识图谱技术、知识地图技术等。“如果你能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功能,我的上课效果就会大大改善,知识展示就会更加精准。”所以,我觉得需求是最大的动力。

教育信息化要“帮忙不添乱”

记者:当下教育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郑庆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给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乃至思维都带来了改变。比如,怎么把自己理解的东西透彻、直观、深度地展示给他人?如何将面对面的共享传播通过互联网手段同步共享给异地学生?支持的组织方式也正发生重构,从原来的书本、线性化组织发展为现在的超链接、跨媒体链接技术。另外还出现了虚拟机器人、智能答疑机器人等。从宏观到微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内容到形式,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记者: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者、实践者、推进者,您认为推行教育信息化有哪些需要注意?

郑庆华:推进教育信息化,我们始终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那就是帮忙不添乱。信息化是工具,是手段,它要帮助其他业务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更加规范。所以搞信息化的技术同志也好,管理的同志也好,一定要清晰地定位自己,你是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去阻挡别人,去改变别人。

同时,教育信息化,或者任何的信息化,都是一把手工程,要自上而下,要顶层规划,但是它又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因为最后使用的人是全体师生和管理人员。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统一目标,形成共识,要相互配合,这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另外,信息化不可能一夜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老的系统还在运行,新的系统又要去重建。此时,相互支持和协调,保障两套系统平稳过渡,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整个过程中,最根本的是领导自身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将带来的重大改变,从而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量,自上而下自然推动。否则,基层有积极性,领导不重视,或者说只靠领导重视,基层不配合,都很难成功。

记者:这么多年的信息化实践,给您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郑庆华:最大的改变,我觉得就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始终觉得,技术是推动我们一切科技进步,推动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效益提升,提质增效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创新驱动发展,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树立这样一个理念。

采访手记:

当日,与郑庆华副校长的访谈在西安交大钱学森图书馆进行。在摄影师准备期间,他静静地阅读着墙上关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展览介绍,眼中的那种有如初见般的专注让人难忘。

一直以来,钱学森不顾美国政府重重阻挠、艰难回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国人。突然想到,郑副校长是哈佛大学博士后,便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之后为何没留在美国。他笑了,“他们派我去的。也不该留在那里。”如此简单而直接的回答让我不禁一笑,却也实实在在记到今天。

郑庆华副校长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质朴的。他的办公室除了必需的桌椅、书橱,几乎再无可活动的空间;他说他的愿望是老师学生“不用再去行政楼办事”;他说信息化要“帮忙不添乱”,并几十年如一日努力践行着……与这种朴素相对的是他那一项项耀眼的崇高荣誉。然而,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并存,关于郑副校长的,也关于众多和他一样的科研人员的,才有了各领域科技的不断进步,才有了中国的不断前进。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5144.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