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重点师范大学须先行
作者:    浏览:14549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杨宗凯教授

2017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颁奖典礼将于5月1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届时,百余位获奖人将带着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走进荣誉的殿堂。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背后,有哪些睿智的思考、动人的故事?为寻找这些闪光的珍珠,我们分赴全国各地,深入教育一线,特推出此系列报道。

——编者按

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古朴素雅的建筑在丛林掩映的桂子山上诉说着百年历史,平直纵深、两翼对称的教学楼、图书馆折射着传统的光辉,遍布校园的“博学·博爱·博雅”或旗帜或匾额让人感觉一位位学贯古今、德行兼修、温暖慈爱的老师正敞开胸怀迎接天下学子。

沉浸在浓厚的传统底蕴中,不觉随着人群走进教学楼,看到的却是完全另一番景象。灵活可移动的桌椅可按需组合,学生们三五成组围坐在一起,有的甚至是背对老师,移动学习设备和多面墙上的显示屏确保了实时课堂互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师学习中心,类似的智慧教室吸引了不少高校老师前来参观学习。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有着华中师大“师为先、生为本”、敢为人先的远见魄力,更有着学校领导层对教育变化和信息技术的精准把握及积极探索。2016年华中师大通过“教育部首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验收并入选“教育部优秀试点单位”。

学校杨宗凯校长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学生培养和教师培训,大力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作为国家督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他对教育又有着更为宏观的把握。他承担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编制工作,为攻克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做出了贡献。

此次,荣获在线教育奖励基金(全通教育)突出贡献奖之际,杨宗凯分享了有关教育和信息化的心得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接受中教全媒体专访

师为先”——华中师大引领教育信息化

记者:华中师大是培养老师的学校,这个身份对于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有哪些影响?

杨宗凯:既然是老师,就要师为先,生为本,所以在信息化过程当中,老师应该先行。培养老师的学校,更应该先行,这是我们的共识。当然我们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面临着挑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鼓励甚至要求中青年老师往这个方向走。年纪大一点的老师有时候一下子转不过来,我们也需要让他们慢慢地适应。总的来说,还是要以人为本。

记者:华中师大设立了“先进教师,数字教师,未来教育”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为此进行了哪些实践?

杨宗凯:信息化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也不是简单的慕课办学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流程再造和组织再造,形成新的教育系统。

华师这几年,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理念的再造,就是从过去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也就是说,要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我经常说,是给学生一堆的知识,还是给他一定能力,让他面对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我们认为能力先于知识。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理念要转变。第二个,到底是以教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我们觉得应该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这些理念都是在办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的。我们还进行了顶层设计,2013年就实施了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以学生的“4C”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

在具体实施方面,第一个是环境创新,实现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的有机结合。过去都是排排座、很僵化的教室,现在我们的桌子椅子可以进行任何的教学组排,支持不同的教学模式,支持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和小组探究式学习。第二个是内容再造。不仅有教材,还有广大的数字资源,形式更加多样,更加的富媒体。再一个,我们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不是以教为主,而是要启迪智慧。教师更是一个导学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不仅要有基础知识,还要有能力、素养。另外,我们更注重过程评价,现在有的学科已经做到平时成绩占80%。

记者:这么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给您带来了哪些改变?

杨宗凯:我觉得对我的理念改变很大。我最早的专业是信息技术,原来觉得信息化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十几年前,这个想法发生转变,认为信息化关键在于“化”,就是教育教学的重组实现,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为应对信息化进程中的诸多困难,我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包括领导力、组织能力等。此外,信息化也带给我们很多机遇。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我们正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我们有两个国家级基地,一个是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有最近获批的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此过程中,学校得到了发展。我觉得这些都是教育信息化给我和学校带来的新变化。

创新引领未来教育

记者:回顾二十多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您认为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杨宗凯:我觉得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一个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现在叫数字原生代。现在的孩子,都是拿着手机或者玩电脑成长起来的,他们获取的知识是碎片化的,他们的自我认同跟我们过去也不太一样。第二,现在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大家利用互联网来获取知识,通过慕课等形式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再一个就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可以看到“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促进了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化推动了国际化,国际化又加快信息化,两者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国际化视野。另外,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速度也正加快。过去,知识变化很慢。工业社会要几十年才能变化一次,农业社会要几百年才能变化一次,现在可能三四年的时间就要发生变化。那么,在这个时代,我们到底该给孩子什么?学科,知识,还是更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的这些变化,对学校也好,教育机构也好,老师也好,都是巨大的挑战。

记者:教育不断变化,仍旧存在问题却是不变的事实。当前中国教育主要有哪些问题?

杨宗凯:有些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存在的程度发生了变化。公平就是一个问题,它实际上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一直存在的,我们也一直在试图解决,但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现在通过信息化基本在农村学校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而此时城市学校已开始用信息化来变革传统教育方式,这一点是农村地区跟不上的。知识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新的公平问题又出来了。所以,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解决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在今后通过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而破解当前的一些困境。当然,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涉及到的不仅有技术,还有教育政策、教育环境、教师能力等,有很多需要我们一起来努力解决。

记者:能否描绘一下您心中的未来教育?

杨宗凯:我认为,未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一定是开放的教育,包括教师在内的资源全部开放,支持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地学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基础和学习环境来定义自己的学习计划。第二,我觉得在这种环境下,更加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可以在线学习课程,而在课堂中,在跟老师的接触中,在跟同伴的互动中,更多的是训练和培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

另外,我觉得未来的教育将是更加终生化的教育。有了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建立学分银行,什么时候学,在哪学,都由学生来决定。他可能学了两年,然后去创业了,也有可能去实习了,之后再回来照样可以拿到学位。

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现代化

记者:您承担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未来教育信息化有哪些阶段和特征?

杨宗凯:教育信息化跟其他的信息化,基本上都有同样的规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起步阶段或建设阶段,需要投资建设设备、网络、环境。第二个阶段,应用阶段,将信息技术用到课堂之中。第三个阶段,融合阶段。在当前应用阶段,信息技术或许可用可不用,但到了融合阶段你就离不开了。最后是变革阶段,进行教育教学重组和再造。十年规划针对中国的信息化情况,将这几个阶段做了一些合并。截止到2015年,我们以应用驱动,在中小学义务教育实施了三通两平台,鼓励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从2015年到2020年,我们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变革,为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记者:您认为信息化能从多大程度上解决当前教育问题?

杨宗凯: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浅层次的:如果只是把信息化当作技术途径,它的作用是有限的。比如,运用信息技术将优质资源从资源较丰富的学校传到资源欠缺的学校,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光有资源也不行,还需要老师、评价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持。第二个层面,我觉得深层次的,信息化关键在于“化”。通过系统的改革来再造适合这个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可能很大程度解决,也可能会彻底解决教育存在的问题。

记者:作为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如何评价云计算、VR、3D打印等新兴技术进入教育领域?

杨宗凯:我觉得这些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是势不可挡的。首先技术的渗透性很强,它们不光渗透到教育领域,也渗透到其他所有领域。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已经进入到几乎所有领域,这是一个事实。关键是,我们不能唯技术论。不是说用的技术好,关键是要把技术用好,要让技术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这是我们衡量的标准。

采访手记:

面对教育领域根深蒂固或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不难理解人们对技术,尤其是新兴黑科技的无限期望。但正如杨宗凯校长指出的那样,不是要用最好的技术,而是要把技术用好。究其根本,无论互联网、信息技术,还是未来其他任何技术形式,都只是教育的实现途径和手段。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当前的最佳方案,那么一直寻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知识、技能的高效传递还是惠及学生一生的科学培养?想清这一点势必能协助各方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技术和设施,切勿一味求新求先进而丢了根本。

本文作者:

1、本文是中教全媒体原创文章,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中教全媒体)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www.cedumedia.com/i/5273.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教全媒体报道,请发邮件到 new@cedumedia.com告诉我们。

来源:中教全媒体

参与讨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