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农村薄弱学校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牵头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中心中学
单位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中心中学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探索农村经济薄弱学校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可行性和发展途径,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荆家镇中心中学是山东省中部地区一所义务教育段农村初中学校,经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差,生源流失,优秀教师流失,学校发展面临瓶颈。自2013年9月开始,学校教师自发组成数字化教学实验团队,通过动员家长,采用BYOD方式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两年多来,项目团队积极引进优秀网络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开展互联网学习实验,解决农村资源的短缺问题;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实验研究,培养农村孩子21世纪技能;坚持开设线上课堂,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在国内初具知名度。
项目负责人: 李栋
项目背景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域条件的限制,教育不公平现象是长期困扰中国的大问题,而发展互联网教育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在典型薄弱学校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探索农村薄弱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路子,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从而改变农村孩子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教育技术研究,建设技术支持下的农村教育新生态,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
项目实施具体情况
1、明确了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思路和办学方向,以数字化学习为特色和突破口并写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建立了一支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主体的有强烈自我发展意识的学习型团队,培养具有信息时代教育教学能力的新教师,服务农村教育。
2、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培养学生21世纪能力。现参与实验的班级达6个。
3、整合优质网上教育资源,弥补农村教育短板,实现教育公平。农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尝试互联网学习。今年1月,来自澳洲的外教开始给我们的学生从网上上课了,这是我们当地农村中学的第一次外教课!3月,来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张嵩老师专门给我们2013级孩子开设了英语公益课堂。
4、探索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平台、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新的学习条件下,画思维导图成为学生必备技能,获取网络资源成为常规手段,网络学习、网络教研成为常态。
5、开展翻转课堂课题研究,助推课堂模式转型。通过实验总结出的“学看找测展评”翻转课堂六字诀简单易用而又成效显著。
项目成果
1、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偏僻农村说服家长,通过学生自带设备(BYOD)开展一对一学习,没有可借鉴的先例,难度大。北京大学汪琼教授的MOOC课程第五章案例(时长6分钟)是我校事迹,影响全国数万学员。
2、4月25日,学校师生受邀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Life为生活重塑教育”首届教育创新峰会,李栋副校长和学生孙家政分别作嘉宾分享,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全程听取了演讲后给与肯定。
3、2014年8月,我校教师6人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比赛(NOC),5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连续两年均有学生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中获奖。
4、开设线上课堂一年多来,参与学生达2万余人次,仅在沪江社团发帖达8096个,浏览量十几万次。
5、桓台电视台、鲁中晨报、淄博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我校的数字化教学情况。上海沪江网把我校事迹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巡讲,一年来共接待全国各地观摩学习者800余人次。
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介绍
李栋,男,1969年7月出生,一级教师,项目组织及教育技术研究,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副校长
王菲,女,1982年9月出生,二级教师,教育技术及语文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刘曼,女,1985年1月出生,二级教师,英语学科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罗召娣,女,1986年12月出生,二级教师,数学学科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石金钰,女,1988年3月出生,二级教师,美术学科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刘晓琳,女,1987年2月出生,二级教师,政治学科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王蕾,女,1986年8月出生,二级教师,数学学科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刘宝山,男,1982年12月出生,一级教师,物理学科教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王亮,男,1979年1月出生,一级教师,数学学科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伊丕景,男,1983年9月出生,二级教师,英语学科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孙雪,女,1988年3月出生,二级教师,化学学科教学,大学学历,荆家镇中心中学教师
联系我们 | 网站动态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中教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