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发表题为《共迎全球挑战 共建亚洲家园》的主旨演讲。
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人工智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定位、方向、方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在2025年3月5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就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明确了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其中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关键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在联组会上发言,并围绕“如何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如何打造教育智联新优势”等,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2025年初,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聚光灯突然转向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初创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这家企业凭借一款名为“DeepSeekV3”的大语言模型引发全球轰动。
2024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全球高等教育进入“智慧教育元年”的概念。
当前信息时代正加快进入智能计算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上的突破层出不穷,逐渐深入地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12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鼓励高校在教师备课、教学辅导、作业批阅、教研分析等方面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造体系化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注入新内涵、提供新动能。
近日,2024年北京市数字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正式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明确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规范,指导学校、师生稳妥、有序地开展应用实践。
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七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围绕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听取企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
11月13日,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主持会议。
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场景,将各领域人工智能最新发展和应用融入专业课教学,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甚至重构。
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吴岩、王光彦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吴岩表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教育部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颠覆性作用。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频迎政策利好。接下来,国家将协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数字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示范应用,构建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新生态,经过高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论证,北京市教委遴选出首批12个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焦点,对我国人口素质、就业市场、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于2024年4月至10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习近平谈到,中法两国双方将促进双边贸易向上平衡,扩大农食、金融等领域合作,推进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领域联合研发和创新,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第三方市场等新兴领域合作。
“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解锁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擘画未来教育蓝图。
面向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在育人理念、办学路径、教学模式、学习范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变革,塑造“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
怀进鹏说,未来将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具备数字素养的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来研究它的有效性、适应性,让青年一代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及其技术已从专业人员的实验室和研发论文报告等开始发展到产业化应用,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怀进鹏表示。他进一步指出,要想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积极地拥抱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主动拥抱智能时代。
怀进鹏指出,中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即将进入第三年,将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
郑庆华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在有无形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校的“管”。
香港科技大学是全港首家积极鼓励采用生成式AI的高校。汪扬说,生成式AI大幅降低了许多专业领域的学习门槛。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已进入快车道,数据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国资委举办“智慧国资 数字央企”大讲堂,搭建平台、学习互鉴,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赋能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于英杰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全面引领推动科技成果创新,持续支持北京智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开展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大模型算法等前沿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
张国清指出,国资央企在新征程上肩负新的使命责任,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发出四点倡议,呼吁我国学术界与产业界加强研发合作,通过开源形成繁荣的大模型产业生态。
5月18日,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开幕式上表示,教育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素质素养,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中教全媒体作为大会的策划者、发起者、主办方,一直以来以国家政策为指引,将触角延伸至行业、高校,通过多方沟通,充分发挥媒体力量,深入了解各方所具备的优势以及迫切的需求,为其搭建合作桥梁,构建交流展示平台。